“你们跟我来吧。”女人只说了这么一句就转身往外走,态度冷淡到让穆小枣跟粟桐面面相觑。
在东光市,无论什么宗教都希望信徒众多,即便不能大马路上传教,也会跟自家亲戚扯两句“我这几天去某某寺里拜了拜,立刻就腰不酸腿不疼了,你们要不要也去试试?”
但这里的信徒就很随意,你愿意加入当然好,以后会有共同话题,不加入也无所谓,也不会因为你正在信仰边缘徘徊,就想着推一把,甚至于给人一种态度不大好的感觉。
香堂里人就少了很多,这里没有供奉神像,所以容纳的信徒不算在那三十个贡品里,想耽误多久都没有问题。并且要花钱的时候,大家都不怎么痛快,里面的法器挑挑拣拣,如果钱包不允许,就会在手串与福囊之间犹豫很久。
而大块的花窗玻璃算是其中最贵的几样物品之一,能狠下心掏钱的人不多,除非是真的遭遇了一些事,急需心灵上的寄托。
“这就是你们想看的东西。”女人指了指贴墙放着的花窗玻璃,“不要用手摸,在我们这里,用手直接触碰神器,是对神的不敬。”
粟桐在此之前已经留意到了,就算是手串跟福囊这种贴身的东西,在买卖时双方都不能直接经手,要么带着手套,要么用衣角或纱巾做阻隔。
这里面的严苛程度,令粟桐啧啧称奇。
香火堂中的花窗玻璃不多,一共还有五面,全都立放着,只要稍稍蹲下,就能看清全貌。
玻璃上的图案都大差不差,唯一导致画面有差别的是品控问题,这批花窗玻璃的制作工艺稍显粗糙,切边都不大平整,跟琳达妈妈家的那一块相比,简直像残次品。
“我有朋友在良妲村,她在这里请过神器,似乎与我们眼前的……不大一样?”粟桐尽量措辞婉转。
女人想了想:“如果你的朋友是一年前请的,那就不是同一批。”
外角南这些人对神器非常尊重,粟桐还以为他们会否认制作工艺之类的事,坚称花窗玻璃是神的恩赐,并非工厂产出,可得到的答案却是毫不忌讳,女人甚至道,“之前的销路很广,但是你也看得出来,这玻璃并非消耗品,人人请回家都会万般呵护,好几年都不需要替换。何况能请的、想请的,早就请回家了,也不会等到现在。”
粟桐:“……”
她觉得自己也算伶牙俐齿,这会儿却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幸好女人并没有看出粟桐的尴尬,她继续往下道:“既然没有人愿意请,这玻璃又很费钱,我们就重新换了厂家,你要是想找原先的那种,我可以把厂家地址给你,你定做好后来庙里开光。”
“给我们一个地址吧,”面对这种情况,还是在外角南呆过一段时间的穆小枣率先反应过来,“还是原先那种更好。”
女人也很爽快,她找来纸笔,写完之后又提醒道,“你们单独定做一块他们兴许不会接活儿,不过这家工厂也承接不少外来的货单,你们运气好的话可以搭上便车。”
像这样的寺庙,在整个外角南不可能是独一家,而开过光的花窗玻璃,也就是所谓“神器”,当然也不会只有这里能请,所以工厂不会因为一家庙宇没有货单了就停产。
除此之外,穆小枣还打听到这家工厂隶属于外角南最大的外贸公司,所以部分货单是要出口的,之前粟桐在琳达妈妈家观察过那块花窗玻璃,跟市二中用的那种实在太过相像,做工、一些边角上的细节,可以说只有尺寸不大一样。
想一想也难怪,外角南不是个正当生意的沃土,玻璃厂这种类型的制造业又是全年无休,招纳工人方面根本没有竞争力,能发展到这种规模,又有不错工艺的少之又少,几乎能达到垄断的地步,所以这不是巧合,而是必然。
“谢谢。”穆小枣双手接过地址,之后也没有让对方觉得吃亏,尽管她跟粟桐不需要,还是一人买了一只手串和福囊,这些开光后的畅销品庙里还是花了点心思的,不至于像角落里的花窗玻璃,感觉放两天就会从中间四分五裂,这些小东西当成纪念品也说得过去。
穆小枣当年在外角南是为了卧底任务,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去过很多地方,也有很多地方只是听说,此时握在手中的地址就仅限于“听说”的领域。
“我之前告诉过你,当年我在外角南时,老饕也算一家独大,但他经手的生意不多,也跟郑光远一样,可以受雇保护毒枭,甚至沿路为毒品交易清除障碍,自己却从来不碰这门生意。”穆小枣道,“而‘校长’在外角南就是以毒品起家,老饕之外,他是整个外角南最有势力的人。”
粟桐点了点头,即便穆小枣不告诉她,当年她在东光市对校长进行彻查,也已经搞得清清楚楚。
“校长算是老饕最大的主顾,这也是两人和平相处,没怎么爆发过重大冲突的原因,”穆小枣没有停下来,她继续道,“也因此,除非接到任务指派,我们不能擅自进入校长的领地……而玻璃厂的地址就在校长原本的地盘上。”
校长是什么样的人,粟桐的认知兴许比穆小枣更为深刻,她当初跟校长直接交过手,这一身褪不去的伤痕大半都是拜校长所赐。
如果玻璃厂在校长地盘上,以他物尽其用绝不浪费的态度,玻璃厂甚至是它所在的贸易公司,应该都跟毒品有千丝万缕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