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教员,您这招真是高啊!”李位拿着一份销售报表,兴奋地赞叹道,“咱们的工艺蜡烛,现在可是供不应求,订单都排到下个月了!”
“是啊,吴教员,这工艺蜡烛,不仅好看,还实用,而且还为我们南泥湾赢得了好名声!”赵连长也附和着,“现在,谁不知道我们南泥湾的‘光明’牌蜡烛啊!”
“哈哈,这都是大家的功劳。”吴龙沉思了一会儿:“我一直在思考,我们南泥湾的农产品种类很多,除了烟草,还有粮食、大豆、各种蔬菜等等。我们不能仅满足于销售初级农产品,还要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是啊,吴教员,我们还可以再开发一些新的产业。”赵连长提议,“比如,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大豆,生产豆腐、豆浆等豆制品。”
“好主意!赵连长,您这个想法很好!”吴龙眼睛一亮,赞同道,“这大豆浑身都是宝,不仅可以榨油,还可以制作各种豆制品,营养丰富,老少皆宜。”
“吴教员,我以前在老家的时候,就经常吃豆腐,那味道真是好极了!”一个战士回忆道。
“是啊,吴教员,我也喜欢吃豆腐,特别是那刚做出来的豆腐脑,浇上一点卤汁,撒上一点葱花,真是人间美味啊!”另一个战士也随声附和。
“哈哈,看来大家都喜欢吃豆腐啊!既然如此,我们就开办一个豆腐坊,专门生产豆腐、豆浆等豆制品,满足大家的需求!”
“好!吴教员,我们都听您的,开办豆腐坊!”
说干就干,吴龙立即组织人员开始了豆腐坊的筹备工作。
在吴龙的带领下,南泥湾的军民们开始了紧张的豆腐坊筹建工作。
“吴教员,我打听到附近村子里有一位做豆腐的老师傅,手艺很不错,要不我们把他请来?”李位建议道。
“好啊,李哥,这事就交给你了!我们不仅要请他来指导,还要虚心学习,把做豆腐的技术学到手。”
很快,李位就请来了一位名叫王有福的豆腐师傅。王师傅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人,身材瘦小,但精神矍铄,做豆腐已经有三十多年的经验了。
“王师傅,您好!欢迎您来到南泥湾!”吴龙热情地握着王师傅的手。
“吴教员,您太客气了,能够为南泥湾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是我的荣幸!”
“王师傅,我们南泥湾的豆腐坊,可就全靠您了!”
“吴教员,您放心,我一定把我的手艺毫无保留地教给你们!”
在王师傅的指导下,豆腐坊的建设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
大家利用现有的房屋,改造成了豆腐坊,并购置了石磨、大锅、滤布、模具等设备。
“吴教员,您看,这是我们新购置的石磨,比我们以前用的石磨大多了,磨起豆浆来也更快更省力!”李位指着一台崭新的石磨介绍道。
“嗯,不错,这石磨看起来很结实,应该能用很长时间。”
“是啊,吴教员,这石磨可是我们跑了好几个地方才买到的呢!”
“哈哈,这都是大家的功劳。现在,设备都准备得差不多了,我们就开始学习做豆腐吧!”
“好,吴教员,我们都等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