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我拍个照片儿 > 第5章 是要米饭吗(第1页)

第5章 是要米饭吗(第1页)

钟志远坚持先回教室,哪怕“女娃子”说他去帮他收拾好书包拿下来。

“你不晓得我要带什么书回去!”

钟志远只能这样解释,手机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手机里有许多东西对现在来说是个炸弹,会将自己炸死。

和女友啪啪的录像,以及《肉蒲团》、《灯草和尚》、《金瓶梅》这样的禁书,如果被发现了,肯定会被判刑,甚至吃花生米。

手机对钟志远来说,也是个宝贝,里面存的海量资源:诗歌,小说,歌曲,财经,军政等资料,近现代、以往主要朝代、各主要国家的。

钟志远收拾好书包,拒绝了“女娃子”和佟生要送他一程的好意,在同学的注视中,背着书包,拖着脚走出了教室,经过医务室时,有意无意地朝里看了眼,像个视死如归上刑场的地下党员,慢慢地昂首走了过去。一拐弯进入视线死角,就迈开了八字步,走得六亲不认,跑得比狗还快。

钟志远走出校门,穿过横在门前的厚德路,走进贺家坪,在羊肠小巷里一路插到大公路。左拐沿大公路走了一段,右拐进了健康路,一直的走下去。

街上没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放眼望去都是三、五层高的楼房,阳台上晾晒着各式衣服、被子,挂万国旗似的。

城市的天空显得辽阔,蓝天高高在上,飘着几朵淡淡的白云。

双车道的柏油路,没有隔离栏的视线扰乱,没有黄色中心线和白色标线的分隔,一眼能望到头,给人宽阔的即视感。路上少有车辆,偶尔才会开来一车轿车或过去一部卡车,多的是骑单车的人,时不时响起叮铃铃的按铃声,城市很安静。

商店里没有“清仓大甩卖,最后三天”的虚假广告声音扰民,进来出去的人,有的穿着厚厚的蓝布棉袄棉裤,有的披着棕色加绒领的蓝布棉大衣,还有穿军大衣的,都不紧不慢,或空着手,或拎着东西,悠闲地走着,冬日的阳光暖暖的,让人觉得很安逸。

一条街的路边停着几辆拉煤球的大板车,拉车人有男有女,脖子上都扎着条肮脏的毛巾,脸上、手上黑黑的尽是煤屑屑,他们坐在板车把手上歇息,谈笑风声,安天乐命的闲适。

这一切,让钟志远产生浓浓的年代感,这就是他印象中的老家。

现在,赣州老城人口仅有20来万,未来,城市的街道宽度没变,人口却有100多万。道路加了隔离栏,画了黄白线,路上总是密密麻麻塞满车辆,偏偏狭窄的街道,两边楼房升高了,整个城市给人拥挤不堪的感觉,天空变得狭长,支离破碎的,很压抑。

钟志远左拐上了和平路,远远的看到绿荫上标准钟的尖顶。

标准钟在阳明路、和平路和解放路的三岔口,是一座禇红色民国时期的砖砌钟楼,这时候是赣州地标建筑,后来的世界第一高的机械钟塔——和谐钟塔要到21世纪才有。

标准钟周边是赣州八十年代的cbd,赣州公园、卫府里、红旗商店、工人文化宫、新华书店、邮政局等都在这片区域。来这里逛公园,看电影,买东西,十分方便,各色人等都在这里找到该去的地方。

钟志远拐进健康路,折进南京路,到了卫府里。

卫府里是个市集,因明朝时设立的赣州卫署而得名。两边店铺林立,中间一个大棚,有许多摊位,卖五金、南北杂货。

卫府里和赣州公园后门同在南京路上。从卫府里到赣州公园后门那棵高大的古榕树,南京路这一段街是有名的早市。从水东、水西挑菜来卖的菜农,从南门外骑车来卖鸡鸭的老表,三轮车上支个油锅炸米果的老妇,路边煮粉干、沙河粉的回城知青,箩筐扁担,鸡笼鸭笼,桌子椅子,炉灶煤球,将一条街摆得满满当当,鸡鸣鸭嘶和着摊贩的叫声,人声鼎沸,一派烟火气。

赣州公园正门前是北京路,人们也叫它“衣裳街”,一长溜的摊位叫卖着从广州进的货,引领着赣州的服饰风尚。

钟志远人生第一次逃课,并不为来游玩,他各处转悠,只为寻找赚快钱的机会。

钟志远书读得好是出了名的,家境贫寒也是众所周知的。虽说家里像阿q说的祖上曾富过,他家回赣州前日子过得很富足,但眼前贫困却是不争的事实。

钟志远摸摸自己身上所剩无几的毛票,很感慨,一分钱压死英雄汉。

他不想去卖苦力,觉得那是对他穿越者这个身份的羞辱。

穿越者应该干些高大上的事情,最不济不能去干苦力。

衣裳街衣服鞋帽琳琅满目,女人的大嗓门此起彼伏地吆喝着,甚至看到女人身上挂着装钱的皮包,站在自家的摊位架上,冲着过往的人大喊,“最低价,最低价!”可惜过往的人不多,今天不是周末,生意并不好。

钟志远信步从赣州公园走到和平路,进了灶儿巷。

民以食为天,钟志远暗忖:这里总该能找到赚快钱机会。

灶儿巷宋石明砖清瓦,飞檐花楣雕窗,鹅卵石铺就的巷路,蔷薇花藤爬满院墙,有历史的沧桑感,在21世纪,是赣州有名的餐饮街,充满烟火味。

可惜,现在是条荒巷。

钟志远很失望地在灶儿巷走了一圈,想想也对,自己前世天天上下学经过都没听说过灶儿巷。

他从标准钟下经过,走到解放路,一路的下去,到了章江边,进了中山路。

中山路在城墙脚下,向北经过建春门往前就是廉溪路,和章贡路交汇,头上是赣州远近闻名的八境台。建春门是个古城门,水东人进城,都要从浮桥上来,打建春门的城门洞里进城,是很热闹的市口。那儿有高档酒楼——望江楼,有许多饮食店、副食品店,有菜场,还有好几家狗肉店,赣州人喜欢吃狗肉。

钟志远沿着中山路走啊走,感觉找到些商机。

这个时代交通不畅,信息闭塞,餐饮文化还没有融合。赣州一个无辣不欢的地方,竟没一家火锅店,水煮鱼、辣子鸡之类的川菜也没有。江南的风味小吃,诸如生煎包、锅贴之类见不到踪迹。只有赣州当地特色小吃,沙河粉、粉干,其他诸如包子、馒头、水饺、蒸饺之类的,品种有限。

钟志远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差异,赣州的水饺真叫水饺,饺子是泡在汤碗里的,不像北方和江南,饺子是捞起来沥干,盛在盘子里。

钟志远走在街上,脑子却在飞转。从中山路走到大公路,往前就是赣江路,这里是个丁字三道口,人口密集区,沿街商铺林立,是个好市口。

他在三道口走了又走,发现两家有意思的店,蓉李记和张记两家饮食店门对门,隔着大公路遥遥相望,蓉李记在中山路头上,张记在赣江路口,同是饮食店,却像是欢喜冤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