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敦煌遗书写经 > 第21部分(第1页)

第21部分(第1页)

“树洞?在哪里?立即带我去看!”

大夏领他到善爱帐篷外,指着旁边一棵大树,说:“在这上面!”

胡杨树很粗,树干被流沙埋去很多,依然显得雄伟高大。尤其是坚如骨骼的白色树丛杈和躯干,虽然枯死多年,但依然顽强地挺立空中,昭示着当年繁荣茂盛的风采。

斯坦因眯着眼睛看一阵,问:“是谁首先发现文书在上面的树洞里?”

“是我,大人!”善爱说。

“你怎么知道上面有文书?这棵树很高,可别说你好奇地爬上去玩耍时无意间看到的。”

“老爷,自从在这棵树下扎下帐篷后,第一天晚上梦见空中有尊玉佛;第二天晚上梦见大树变成巨大的象牙,有人在上面雕刻佛像;从第三天晚上开始,每个夜里都听见上面有很多说唱声和乐器响动,好像在演戏。昨天晚上,我果然梦见壁画中那样的美丽舞台,帷幕刚拉开,就被贾船的尖叫声惊醒。”

“你有同样的梦吗,娇娇?”

娇娇摇摇头。

大夏见斯坦因满脸疑惑,进一步解释:“今天早晨善爱讲了她的梦,我觉得是神灵在昭示什么,很好奇,就上到树顶,在枝杈间有一个树洞,正好遮挡住阳光和风沙,我伸手试探,触摸到了文书。大人,事情在您看来有些离奇,但确实是真的。另外,还有个原因使我想爬上树看看究竟。”

“快说说,是什么?”

“这座故城还有一个突厥语名字……丹丹乌里克,翻译成汉语,就是‘象牙房子’,您应该知道的。”

斯坦因恍然大悟:“……‘丹丹乌里克’……‘象牙房子’……对啊,我怎么没想到?”

他爬上树,拍几张照片,然后回帐篷,全神贯注,研究半天,证明这是《弥勒会见记》的突厥文译本。斯坦因只在加尔各答霍恩雷藏品中见过梵文本《弥勒会见记》,内容与这本书完全相同。在以前研究中,他读到过关于公元八世纪中叶圣月大师依据印度原本译成突厥文的记载。而古代和田地区的人们信奉弥勒佛,僧人们经常演出这个戏剧,《弥勒会见记》译本在情理之中,可是,关于文书的来源,真像他们说的那样吗?

他取出从和田人手里得到的“古书”,对照着看。“古书”的纸质显得似乎更古旧,而文字完全不同于突厥文、佉卢文、波斯文、梵文,当然,也根本不像汉文,就是说,完全陌生,找不出与其他文字有任何联系的蛛丝马迹。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在互相影响中发展变化,怎么可能有独立形成的文字?再拿过突厥文《弥勒会见记》,一眼就可以看到,它的装帧、成色、文字都从容不迫,自然而然。它作为古代僧人排演宗教戏剧的脚本使用,文书共分二十八幕。第一幕为序幕,宣讲佛教教义,第二到二十六幕为正文,主要描写未来佛弥勒不平凡的一生。而且,每幕前的演出场景都用红墨标写,说明人物神情和动作。造假者会对利润并不很高的“伪品”如此精心、细致地下功夫?不大可能。斯坦因用手指蘸上水,向红墨、黑墨字迹拭拭,没有掉色;而以同样的方法在“古书”上轻轻一摸,劣质的黑色就粘到手上。可是,霍恩雷收藏的神秘古书却与突厥文《弥勒会见记》一样,都不掉色。这又是怎么回事?

第十三章 欢喜(4)

斯坦因脑里一片混乱,理不出头绪。走到外面,大夏还同民工谈论刚刚的发现,喊过来,说:“你知道这是什么文书吗?”

大夏摇摇头。他会说突厥语,但不懂突厥文字。

“这是古代突厥文的宗教戏剧的演出脚本,也许,在某个偏僻的寺庙里,如今还在上演那个着名的戏剧……《弥勒会见记》。我相信,这部书是古代留传下来的,不过,它怎么会藏在树洞里?我没有看到过有关这方面的记载。”

“这很好解释。以前,人们为了争夺水源和绿洲,经常发生战争,或许,这本书是一名虔诚的僧人在城市遭到毁灭前把文书藏到树洞里,通常情况下,敌人不会爬上树搜寻财宝。”

“这种描述在学术上无法立足。”

“先生,您来自欧洲,我来自亚洲,但是,不管在任何地方,把我俩扔进猴群,是不是很容易区别开来?我不知道,你还需要什么样的证据。”

“当然要真实可信。”

“如果我不是出于对古代文化的兴趣而抱任何商业目的,何必要到大沙漠里出生入死?在和田,富商给我的工钱远远超过潘大人的年俸。”大夏似乎受极大侮辱,义愤填膺,“或者,现在我就离开考察队。我虽然是下等人,但从不愿意被怀疑。”

“我相信你,只是怀疑那两个任性的女人。”

大夏说:“善爱也值得信赖!她不可能虚构神圣的梦境。在和田,有个传说,约特干以前是片荒漠,玄奘回国时带着稀世珍宝象牙佛,轰动绿洲上各大寺院,所到之处,纷纷祈求供养。经过和田时,国王专门按照神谕在这里建造了一所美丽宽敞的房子供养象牙佛,信徒们从四处涌来,修渠植树,建造寺庙,后来,形成这座城市,并蔓延到整个约特干。”

“难道这里不是玄奘当年经过的和田古城?”斯坦因问。

“不敢断定。我只知道那个传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