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本打算只是在湖广小范围实施的“纳银充吏典”,会扩张到整个南方地区。
还向军队、官员、阴阳医学僧道等行业波及。
可以预料到,朝廷会从中获益颇丰,同时也会招来大量的骂名,还有地方官员的大力抵制。
但是会得到大量民众的支持,肯出钱抢职位的人,只怕会挤破头。
谁不想抓住这百年一遇的“鲤鱼跃龙门”机会?
以前这事上不得台面,大家只是偷偷摸摸把这些银子装进自已口袋。
可现在这些银子突然被朝廷拿到明面上,还把银子全部拿走。
而且这些吏典、官员、军队武职,也都是在地方任职,水平参差不齐,到最后,出了事还得地方上兜着。
这种亏本的事,地方官肯定不肯干。
那些在当地得势的世家大族,也不愿这事成功实施,损害自已的利益。
因为吏典、军队武职,也都几乎是世袭,阶级固化,社会阶层基本没什么流动。
这下好了,那些善于经营的富裕人家,也可以花钱买个官做做。
凭他们的聪明才智,或许能把那些尸位素餐的世袭之辈给挤下去。
在原本体系中受益颇大的世家大族,怎么肯新政落实,损害他们的利益?
王氏本是金陵人,家族与江南的世家大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这事也持反对意见。
苏晚晚并没有顺着王氏的话往下接。
当初王氏拿两广、湖广之事逼陆行简封嫣若为妃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她才不想被王氏拿来当枪使。
苏晚晚面色凝重:“太祖皇帝曾立下祖训,后妃虽母仪天下,然不可俾预政事。”
“至于嫔嫱之属,不过备职事,侍巾栉。”
“皇后之尊,止得治宫中嫔妇之事,即宫门之外,毫发事不预焉。”
“臣妾忝居皇后之位,却不敢违背祖训、妄议政事。”
王氏眼底闪过一丝愠怒。
臭丫头!
当年周氏把持朝政,怎么不见你这个小丫头片子抬出太祖皇帝训诫周氏?
现在哀家只是说几句政事,你倒挤兑起来了。
王氏瘪了瘪嘴,语气变冷:“这事也不全是宫门外事。”
“现如今皇帝不管政事,全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柳溍在推动此事。”
“太祖皇帝也曾立下祖训,太监不可干政。”
“皇后,你身为国母,也该尽一尽劝诫之责,让皇帝不可总宠着那些佞幸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