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我就是要当贼 > 第187章 升迁路堵死 王琛之藏拙(第2页)

第187章 升迁路堵死 王琛之藏拙(第2页)

历史上的朝代还有征辟、察举、纳言等等办法给民间贤人提等级。

可是汤国的九品中正制将察举和纳言变成世家的玩物,他们给自己的晚辈和想要提拔的人,使用了察举跟纳言的政策,并且取消了察举连坐的影响。

是的,你没有看错。

地方官员推举出来的官员,一旦这个官员犯罪,是需要进行连坐的。

这项制度始于秦汉,在汉代尤为盛行。

比如汉文帝刘恒的宠臣邓通,他推举了两人,第一个出事,按律邓通应该要连坐,但是汉文帝卖脸保下来了。

第二个后来也出事了,刚开始汉文帝要保,可惜邓通自己做大死,弄得汉文帝最终选择放弃,于是邓通遭到连坐受罚。

而察举制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对贵族阶层以外的地方人才提供的升迁通道。

并且察举之后入朝也不是马上为官,而是要进行一场考试,也就所谓的问策,策论。

算是最早的科举雏形之一。

科举的发展也只是补充人才的多种方案之一,但应昭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

因为除了科举,他没有办法进行思想上的凌驾和部分改造。

当然科举肯定不止策论一项,还有许多诸如明经、明法、明算等科目,其中进士也是一科。

一直发展到了宋朝,确定了进士为主科,彻底将其余科目变成副科或者干脆取消,渐渐就变成了后世常看到的科目。

好处自然是能尽可能的选拔出一批有智商的读书人,让他们内卷,困死在科举之中,不至于他们胡乱想歪,然后在民间造反。

虽然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但读书人在王朝末世的时候,你总能看到一群读书人辅佐君王争夺正统的剧集。

君王需要统治的地方,也需要这样的读书人。

虽然有些丝毫没有德行,但不代表他们没有本事。

因为能考中的,基本上都没有傻子。

明清两朝暂且不论,但唐宋两朝的科举举子,还是给王朝初期带来了很高的社会活力。

而征辟制度。

这个在汤国玩的更坑。

为了保证世家们的世卿世禄,文宗初年,征辟制度被改成了需要连坐的制度。

他们以“名与器不可假人”为引,以防止地方官员胡乱鬻官卖爵为借口,对征辟的幕府进行改革。

没错,幕府一词,就是出自中国的,指将帅办公之所。

日本的幕府,也是征夷大将军的幕府。

一样都是属于将军办公的地方。

而征辟制度,确实多在地方主官和将帅之间运转。

通常找一群自己用的惯的人,或者到一个地方治理的时候,你征辟一些本地德高望重的家伙帮你治理地方,梳理本地关系网。

但文宗初年,征辟制度的幕府,各级制度全部完善。

比如车骑将军幕府,正二品家族武将担任,名下幕府配备长史、典章、参赞、郎中四个佐官,这四个佐官全部由朝廷指派。

然后下边的辅佐者,则由文书、判书、文员、差役配合。

并且这些人没有品级,也就是所谓的吏员。

吏员用度由佐官们出钱,车骑将军并无资格调整吏员。

等于,车骑将军这个职位算是废掉了,而且就算你在军中威势很大,能压着朝廷世家给你安排的四个佐官,但你安排的人是吏员,等于合同工,随时可以被开除的那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