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城(今沈阳),实际控制这里的汉化高车人鲜于修礼,正站在城墙上,看着已经打造好了攻城器械的高句丽人军队忧心忡忡。
“长安那边还没有消息吗?”鲜于修礼沉声问。
后方站着一个年轻人,对着摇了摇头:“长安现在自身难保,太子更是入蜀,九镇还在打柔然,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坚守,等!否则高句丽人杀进来,我们都得死。”
鲜于修礼沉默了一下,进而摇头说:“高句丽人……但凡汤国不乱,岂容他们如此嚣张!”
“起因还是段氏。若非段氏趁着太子在长安被拖累,进而偷袭了辽阳城,将这辽阳变成了他们家的私产,我等也不用在这里艰难的度日。”
年轻人长叹一声:“只希望九镇总督能快点反应吧。”
“就不能是长安来人吗?”鲜于修礼的话,也暴露了他的想法。
“别想了,长安没有兵马北伐,你难道想要看长城内的二三线兵马支援我们?他们能打吗?现在唯一能救我们的就剩下九镇了。长城内的兵马,根本不足以跟高句丽人交战。就算有心北上,可是山遥路远,等他们跋山涉水过来,我们怕是都坚守一年了。”
年轻人看鲜于修礼还是挣扎,便说道:“就算你侥幸占据了辽东又如何?等南方的太子重新打回来,他可不会管你是不是听话的人,但凡你身上有劣迹,就很难在他手下做事。你也不想一辈子都呆在冰天雪地里,不去长安看看吧。”
“……”
鲜于修礼看了一眼高句丽推着走出来的攻城车,忍不住说:“或许你是对的。当年太子一战,横扫千军,整个辽东诸部无不闻风丧胆,这才短短几年,又有人不长记性了。”
“无非就是趁火打劫罢了。若是李作德权限很高,或许就能打过来。最好是将这该死的高句丽灭国!家父……家兄……也能大仇得报!”年轻人咬着牙,死死盯着东边。
“孝友贤弟,节哀。”鲜于修礼拍了拍年轻人。
他叫郦孝友,郦道元第三子。
没错,就是那个写《水经注》的郦道元。
郦道元祖先为东汉诗人郦炎,五胡乱华的时候涿郡郦氏分家,形成南北两支。
太祖开国之后,北支拆分,从涿郡迁出,形成了辽西、关陇两支,南支依旧在南方任官。
历史上这位大佬一生除了当官,就是着书,将中国早已流传的《水经》、《禹贡》、《汉书·地理志》等内容进行增补,最终走遍山川地里,将《水经注》这一部具有极强影响力的地理书籍写了出来。
自从汤国建立之后,郦道元历任蓟县县尉、辽西郡守、少府主簿、会稽郡守、交趾郡守、衡阳相、鲁阳郡守、青州别驾、冀州别驾、豫州别驾、蜀州从事、凉州从事、西凉镇守、西域典属国、吏部侍郎。
他从二十岁举孝廉,二十二岁守孝结束入仕,一直干到五十岁结束,履历拉出来你就会发现,简直就是一个超级大佬,从地方干到中央,一直到他五十岁生了一场病之后,养好身体选择挂印封官,自己出去走山访水,开始写《水经注》。
相较于历史上原来的《水经注》,则是进行了很多层次的修改。
主要是受到了应昭的影响比较多,老实说应昭还见过郦道元,只不过因为理念不契合,郦道元选择不理他,后来又生病索性就挂印离职了。
不过郦道元还是接受了应昭的邀约,就是每年将书稿送到东宫来,由东宫刊刻出版。
这就是为什么呆在东宫的徐畅能找到郦道元的书,这些书可都是货真价实的原稿,拿出去一本就是千金不易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