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萧衍意料之外的。
翰林院里的官员,对于让民开智这个问题,一直有冲突。
甚至可以说,基本上现在所有的思想普及问题,全是在这里开打的。
比如: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三句话,因为标点的普及,于是断句的意思就发生了变化。
第一句:对于老百姓,只要让他们按照我们的意思去做就可以,不用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
第二句:老百姓认可的由他们去做,不认可的就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这么做。
第三句:老百姓可以去做的,就让他们去做,不可做的,告诉他们知道不能这么做。
其中头两句,一个代表愚民思想,一个代表开智思维。
而第三句就是典型的法家思维,主张要建立一个规矩来整顿国家,但是也并没有提及开智内容,而是由国家意志凌驾个体。
这三句话,就是整个翰林院关于开智思维的辩驳重点,三方不同意见,吵得是不可开交。
萧衍也在其中,不过他内心还是困惑。
因为他不知道开智之后老百姓会怎么想。
但是现在看来,这群人已经开始威胁世家存在的意义了。
知识平民化,带来的必然是礼崩乐坏。
孔子毕生虽然在坚持教育世人要尊崇周礼,却忘了他其实也是在推进知识下放的人。
因为他的坚持,在战国时代,儒墨成为显学,除了好处天下非儒即墨,但坏处就是更多平民开始进入知识传递的行业,也开始进一步打击世卿世禄的思潮。
直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出现。
彻底宣告就算想要世卿世禄,也得想办法把自己包装得更好。
比如经学,玄谈的出现,就是包装的结果。
然而应昭的侧重已经偏向开智派了,他让百姓学习《大汤正音》,先识字,然后启蒙读本《大同书》,灌输一定的大同思维,并且推崇历史,亲自编纂了个人意味很浓的《华夏历史小识》,这是启蒙读物。
上追伏羲三皇,下尊五帝尧舜,尤其是侧重讲了华夏分离出去的游子们跟秦始皇的一统天下功绩,进而强化天下这个概念一部分来自血缘,剩下的全是文明认同。
像陈二狗这样的人,萧衍是第一次见,若是放在江南,很可能会在某个地方没头没尾的消失。
可是蜀州,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多,他们掌握的知识源自《大同书》,传递给后代的学识也会是这个。
“久而久之,定然深入人心,世世代代,无穷匮也。陛下这是在给后来者,埋祸呢!”
萧衍感慨着,对一头雾水的兰钦说:“算了,死后哪管这些,洪水滔天也轮不到我们操心,我还是再观望一下,毕竟佛改还有时间。休明兄,此去一别,只怕经年,若是有需要,小弟会在成都看护休明兄家人。”
兰钦正色,赶紧还礼:“正有此意相托,那就多劳烦叔达了。”
“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