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朝堂。
“这就是你们的治理水平?”
应晏将奏章砸在了地上,煌煌大殿之上,衮衮诸公全都跪坐在地上。
垂眉的垂眉,假寐的假寐,仿佛事不关己。
应晏看得那叫一个气。
“难怪皇兄要将你们赶尽杀绝!”
应晏直接破口骂道:“如此禽兽,居然侮辱尸体,这就是崔氏推举出来的?”
“也难怪《大同书·新序》骂你们: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为任一方,独霸朝堂,尸位素餐。独好以正君王,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应晏没什么可以害怕的。
再不骂,他娘的更离谱的事情随时可能爆发。
现在渤海高氏要扛不住了。
他们要抽走高欢去镇压叛乱。
那谁去顶着随时可能冲出蜀州的皇兄?
“高欢一走,皇兄东出,谁能阻挡?啊!朕问你们谁能阻挡?是想着全族被清算,世世代代,男为奴,女为娼,这才肯善罢甘休吗?”
应晏的怒吼。
无数的沉默。
但大家已经在打鼓了。
高欢算是能拿的出手的了,而且还在应昭身边干过活,算是最懂应昭军的将军。
如果他被抽走,先不说应昭什么时候东出,但这个风险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陛下,此事……老臣因为廷推为上。”
崔淼举起朝笏,算是给了应晏面子。
要知道,他和李作德,虽然都坐在地上,但已经获赐剑履上殿,赞拜不名的资格。
只不过他俩没人敢。
因为这是把他俩架在火上,充当关东和关陇矛盾的挡箭牌呢!
如果他俩真敢这么干,回头应昭如果打回来,他俩的家族至少九族起步。
咋地:想学董卓还是曹操?
因此,怂一点,降低一点存在感,才是有用的。
应晏的怒火,在崔淼这般恭敬之下,稍稍也降低了不少。
他也知道自己现在也就骂骂过瘾,权利还不在自己的手上。
“那就说说吧,如何解决此事?”
“陛下,此事易耳,不弱由西凉军镇出兵,现在他们聚集与金城郡,随时可以受命东走,有他们在,区区僧众造反,也不过手到擒来。”
李天赐拱手道。
“随公所言极是。”应晏颔首表示赞同。
“陛下,若是要西凉精锐东征,就需要经过雍州。这些军镇军纪败坏,在凉州已经造成大量百姓伤亡。若是经行雍州,伤了一人,亦或践踏一禾,雍州都司可不会坐视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