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叫做淳于诞,在蜀州汉中一带为官十五年之久,两年前太子为了安排人手前往汉中,就把他升官弄到了京城来。
淳于诞现在为少府主簿,官职只有正六品,并不高。
但是不代表他不敢喷人。
毕竟老祖宗都被胡诌了,岂能放过对方?
“诶!你也是淳于氏的人?那就好,走,跟我去把你们淳于氏里的不孝子孙骂一顿。什么玩意儿,居然投靠柔然当丞相,还亲自给柔然酋长张目。要我说,你这个淳于氏的官儿,就该去信淳于覃家族,让他们将淳于覃开除族籍!按太子的话说,这种人就是汉家奸细,叫做汉奸,就该死全家!”
长孙道生当即开喷:“败坏家风,你家淳于氏怎么还有脸看着他逍遥?”
淳于诞脸色越发酱紫,内心里无法压制的愤怒,已经能说明一切了。
淳于覃,真的败坏了淳于氏的名头。
“灵远,你便改任鸿胪寺卿,主持此事吧。”崔淼对淳于诞道。
“多谢丞相!”
淳于诞起身,接着对长孙道生拱手:“接下来就有劳长孙将军带队了。”
“诶,我就是个看戏的,到时候你们唱,要打架我来。”
长孙道生粗俗的话,引来不少人摇头,不过他本人并不在意。
反正现在他是长安内唯四的军事力量,比不得雍州都司和李天赐的西凉军队,也比得上崔淼的长安县尉营。
跋扈一点没什么,要是他不跋扈装傻充愣,第一个防备他的绝对不是崔淼他们,而是应晏。
你都带兵来了京城,还小心翼翼的,是不是有什么图谋?
骄兵悍将要有骄兵悍将的气势,回头要钱要粮,表现得好打发才能让上边的人安心。
长孙道生深谙此道。
因此该说说该骂骂,顺心而为,被人也就只敢在背后骂骂咧咧,可不敢正面找他麻烦,多爽!
“行了,既然有人了,那就你们安排,淳于……嗯,反正是你们家事,你去按着那个叫淳于覃的打一顿,打不过喊我。”长孙道生打了个哈欠,伸着懒腰转身,“上国要有上国的气度,太子就做得很好,你不服那就打到你服。你看看北方各族,一听到太子和汤国的名头,哪个不是瑟瑟发抖的?就算稍微硬气的骂两句,可又有谁敢叩边的?”
“太子说: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如天朝施恩,其言病弱,屡屡进犯。若叩边者死,伤我一人则族诛,使夷狄畏其威;再言施恩,编户齐民,待之如国人,而使其怀德在心,莫能勿从。”
长孙道生走了,留下现场文臣们一个个脸色难看了起来。
这哪里是告诫,分明就是嘲讽他们不会治国。
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
是应昭用了《资治通鉴》里的话。
但是后边的化用来自《国语》,是战国的时候左丘明写的。
原文为:民畏其威,而怀其德,莫能勿从。
大体的意思就是,百姓会敬畏君王的权威和感念君王的仁德,但如果能做到平衡,那么就算有人想要叛乱,百姓也不会跟着他们去做。
结果现在太子提刀,百姓应和,整个雍州名义上是长安朝廷在,但实际上就是太子的地盘。
太子很好的实践了这句话,反观朝廷就不行了。
但凡这群朝臣有能力做到恩威并施,也不会让地方乱成一锅粥。
再者,如果做不到太子的强硬,只会让柔然人看轻他们。
到时候还谈合作?
对方不找你啃一口肉下来,那都是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