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张桌子的上面,摆放着红布,以及铁丝、丝线之类的东西,另有几块红布头,散乱在一个桌边的角落里,像是剪裁下来弃置不用的边角料。
其中,一张桌子上面,放满了刀戈剑戟,旁边角落里竖着个铁架子,上面也放着一些短兵交接时用的铁器,另一面围墙边上,还堆着四五堆大红色的灯笼布。
公孙弘觉得对面桌子上,有两块红布显得有点湿,一时手痒,走过去,拿起一起绵一点的红布闻了闻,然后摇了摇头,重新放在了桌子上。
“手里拿的是什么?怎么放得这么快呀,拿来给我看看。”田简好奇的走过来说。
“一块抹桌布,有股尿骚味”,公孙弘忽然觉得自己明白过来了,于是又说,“你别过来,估计有老鼠在这些布料上面爬过,这两块你更不能摸了,我得保护好小姐你这小白手,再说,此前我就来过这里,还亲眼看到过一只老鼠,爬在一块破布上,不象啃布,看样子象是在撒尿,快!离开这里。”
田简掩嘴一笑,转身一撩,从房梁上垂吊下来的红色布幔,来到了另外一间屋子里。
只见这间屋子不大,地面上坑坑洼洼,深浅不一,走在上面,身子歪歪扭扭,很不像样子,细细一想,方知这是村民们,在习武时,用脚力、一脚脚踏出来的一个个小坑洞。
再往前走,眼神一亮。
只见正北处,有个人头马像,身形巨大,一个武将,骑马拎刀,直冲正门。
那马一副前蹄腾空的样子,给人以如入青云一般的感觉。
那位武将,胡须飘然,目光烔烔的端坐在马背之上,威风凛凛,令人仰视,看上去,栩栩如生,如同真人在世,但它毕竟只是副铜像。
公孙弘走过来说道:“这就是村民口中所说的那位盖世英雄,它的神像,塑造的跟他真人一样的比例,它里面是泥塑的,外面装了个铜身。
乡亲们都说,在风雨交加、电闪雷鸣之际,这尊铜像,便会在山上显灵,村庶长韩老万深信之。
村民们简单的称他为大将军,此人的名,我就不多说了,因为他也曾与燕人为敌过一阵子,说了怕你不高兴。
说到这里,他又走到田简的身边,轻声耳语道:“你慢慢看吧,我的好姑娘,你若看得高兴,我的心便会花开一样,象门外那腊梅一样,我好想亲你!”
田简眉目传情的看着公孙弘、亲昵的低声说:“莫明离这不远,你别放浪不羁,其实,我也想那样。”
公孙弘突然大声说道:“不过,我还得多句嘴。据说,此人死后,魂归故里,坟墓就建在山后,长眠于此了。
田简道:“知道了,你俩都出去吧,我要在这尊铜像前,许个心愿,把门关上,不要呆在这里,莫要听到,也不要让村里人进来。
“好吧!”公孙弘走上前去,轻轻扳过田简的肩膀,闻了闻她的秀发,低声道:“田简,我喜欢上了这种香味!可我怕丢了魂!”
说完,向莫明挥了挥手,俩人关上门,一起离开了。乐羊:承认先役军上将军领之职
田简思寻着公孙弘暧昧有加的话语,享受着这种来自少年内心里的懵懂情意,品尝到了爱的滋味,脸上荡漾着甜蜜的微笑。
将军铜像旁边,有个案几,几案上,放着十来套带灰的书卷。
田简走过去,翻了几卷、看了再看。
她发现,几卷竹书上面,记录着将军的生平事迹,以及乡间开堂纪念将军的年头、起始日期与具体时辰,得知将军名叫乐羊。
领上将军之职。拜为灵寿侯。
田简还从记录中发现,此人为鲜虞人,从军投奔到了魏国,在一次魏拔中山的战役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至今仍享大将军俸禄,惠及三代。
正在这时,忽见公孙弘一把推开房门,莫明端了一铜盆净水,顺势走了出来,放下来后,说道:“请小姐净手!
公孙弘说你要膜拜将军,还说要在这里许个心愿,他便叫我把水端来了,我还顺便给你拿来了毛巾。
小姐,将来,等你有了权势,可别忘了我呀,我可侍候过你。
我叫莫明,家住漠北门,鲜虞街上,往后,要是街上见了面,你就叫我小人莫明好了。”
“好吧,小人莫明,你去吧。”田简淡淡的说。
转眼,又见公孙弘拿来两个蒲墩放在了地上。
田简洗了洗手说,这里多有不便,就不按沐浴更衣那套走了。
洗事已毕,两个人关上门,退了出去、
顿时,房间里安静了下来,静悄悄的,毫无声息,仿佛一根银针落地,都能听到一样。
田简看了看将军铜像,隐隐觉得有些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