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看到管亥、陈到等非普通僮仆,略一犹豫,未出声叫破,也未阻拦。
孙徽见一众不到二十人,也没在意,再次关闭宫门,命王昌带着去见天子。
到的宫中,不能骑马,朱儁等将马交给禁卫,牵去马厩。
王昌带三十余禁卫,在前带路。
朱儁摆手把钟繇、荀攸叫至近前,徐庶也跟过去。
朱儁低声问道:“元常,公达,君等消息准确否?彼果欲行事?”
朱儁虽年长,又为天下名将,但对钟繇、荀攸两个后进非常看重,认为才干绝人,终必远至。
荀攸低声而快速地道:“以彼等行事、性情,料必如此。”
朱儁两道白眉凝在一处,问道:“若出,出于何方?”
徐庶插话道:“可自南宫门出宫,自西安门出城,越龙首原东下。”
朱儁看了徐庶一眼,问道:“君是谁人?”
徐庶低声道:“左将军麾下徐庶。”
朱儁问:“君等有多少人手?”
徐庶道:“十余勇士在北宫门外,三十勇士在南宫门外、太常街上,龙首原上有五十余甲士。”
朱儁道:“嫌少。”
徐庶道:“若轻装东下,飞驰而去,彼追之无及,少亦无妨。”
朱儁颔首。
说话间到了未央后殿,王昌叫开殿门,请宦者奏报天子,言三公有大事报告。
不一时天子命宣三公觐见。
杨彪、赵温、朱儁入内,徐庶等欲跟着一起进殿,王昌拦阻道:
“天子只宣三公入内,其余诸君请在殿外等候。”
徐庶目显杀机。
朱儁以眼神示意,道:“诸君在外相侯,我须臾即回。”
徐庶只得暂且按捺。
王昌以目移注徐庶等,用眼色示意麾下禁卫小心,三十余禁卫将殿门外十余人松散监视起来,手暗自握刀,含胸拔背,打起精神。
徐庶等恍如未觉,静静等候。
天子身穿常服,见杨彪三人进来,起身相迎,道:
“卿等深夜前来,何事着紧?”
杨彪生于公元137年,本年五十七岁,声音略显苍老,但面相却显得年轻,精神矍铄,目光有神,行动灵便,手脚灵活,他低声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