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厚黑学全集(钻石版) 席海燕 > 第九章 清心忘我知足常乐(第1页)

第九章 清心忘我知足常乐(第1页)

拿得起是一种勇气,放得下是一种肚量。做人做到佳处,须是清心忘我,不计成败得失,不计荣辱功过,一切但求自然,切勿过分执著。拿得起,实为可贵;放得下,才是人生处世之真谛。《厚黑学》要人们放弃不该坚守的,寻找更有利于自己的,这是厚黑学的意义之一。

1、以平常心对待荣辱祸福

有一些人一旦得志,便得意猖狂得不知自己姓谁名何,仿佛一步登上了天似的不可一世,可是一旦失意,不是暴跳滥骂,怨天恨地,就是牢骚满腹,破罐破摔,更甚者还会做出一些残忍的举动,自杀或杀所谓的仇家,完全一副小君子的模样。行厚黑学的人就不会这样。他们不但有安静的心,高远的眼光,而且有战胜一切忧惧的自信。不为一时的得宠惊喜,因为要的不仅仅是这些,他们看得更远,而且知道得宠也会失宠,必须不断前进;受辱也不在意,因为他们有心理准备,知道该怎么崛起。在厚黑学的哲理中,世上没有一辈子走路不摔跤的人,也没有一辈子不得病的人;母亲生子是一件危险之事,积蓄金钱又易被盗匪窥视。可见值得高兴的事都带有忧惧的一面。贫穷可以教人勤俭,疾病可以教人爱护身体,可见令人忧苦的事也都会带给人好处。人常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事情总有正反两个方面,有好的一面同时就有坏的一面,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好事可能变成坏事,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关键在于人要有长远眼光和自信,看问题一定要全面,要从多角度来判断事物发展的方向,而不能局限于眼前利益得失。同时,只有那些把顺利和挫折、欢乐和悲哀都看作一回事的人,才能体验到挫折中的顺利和悲哀中的欢乐。

薛仁贵,唐初绎州龙门(今属山西省)人,家境贫苦,祖辈务农。但他自幼练武,十八般武艺样样皆精。

贞观末年,唐太宗亲征辽东,当时的辽东就包括高丽(朝鲜)在内。广募兵勇,薛仁贵参军,隶属于将军张士贵帐下,在一次高丽首领派遣部将高延寿统军二十五万围困李世民之时,薛仁贵身穿一袭白袍,英勇杀敌,冲锋在前,结果引导张士贵大军击败高丽敌将高延寿,解了李世民之围。

李世民大喜,从此薛仁贵之名,震响天下,唐太宗授予他“白袍小将”之封号,赐给他两匹马,任命他为游击将军。此后薛仁贵声名鹊起。

但是薛仁贵自己说:“不好,福祸相依,我此次得到巨大封赏,恐非幸事,福兮难免祸伏!”果不其然,薛仁贵不久就打了一次大败仗,被人从将军位置上撤了下来,做了一名普通的宫廷侍卫,许多人为他惋惜,他却说:“未必是坏事,我遇此挫折,从此不为人知,也许就又有我创立战功的良机了,福兮祸所倚呢!”

没有多久,唐太宗李世民驾崩,由他儿子李治继位成了高宗。

有一次,高宗李治夜宿于玄武门的万年宫,突然山洪爆发,大水直冲万年宫。其他的人一时慌了手脚,只有薛仁贵曾为将军,向有大志,不为洪水所惧,作为宫廷侍卫,他赶快去喊醒高宗李治,急急逃离了万年宫。

李治才一离开万年宫,大水就将万年宫全部淹没了。高宗大为感动,对薛仁贵说:“不是你来救我,我早被洪水淹死了。只有到了危急关头,大显出忠臣的可贵呀!”于是又赏赐给薛仁贵两匹马,不仅将他官复原职,还提升他为右领军部将。

许多人又来向薛仁贵祝贺。可是他说:“且慢!福兮祸之所伏,只怕我还有厄运在后头。”

果然,后来在薛仁贵率兵西征吐蕃时,因为一个副将不服调配,造成辎重全部丢失,征战全线溃败的结果。薛仁贵又被高宗李治撤去了将军之职,贬为庶人。并被流放到了相州(在今广西)。

这时,许多人又来为薛仁贵哀叹。可薛仁贵说:“不!祸兮福之所伏,焉知这又不是我下一次再得升迁的前兆呢?”

果然,后来又有了一次良机,突厥在西方进犯唐朝边境。

中宗李治又召了薛仁贵回来说:“你一生东征高丽,北伐突厥,有功有过,坎坷艰难,你不会对朕贬你又流放你而记恨在怀吧?现在突厥又在我西疆挑衅了,你就不为朕再领兵杀敌么?’

薛仁贵说:“臣之一切,都赖陛下了。”

于是李治又命薛仁贵为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命他率部出击突厥。可这消息却故意隐瞒未对外公开。

当薛仁贵领兵出战突厥时,突厥人问:“敌军主将是谁?”答曰:“薛仁贵。”敌军不信,说:“不对!薛仁贵被李治贬为庶人,流放相州去了!”

可是果然就是薛仁贵此时率军而出,吓得突厥人闻风丧胆。薛仁贵大获全胜,挥师进军杀敌万众,生俘敌军三万余口,凯旋而归。

薛仁贵终以大将军大元帅之职衔,于七十岁时寿终正寝。他得到人们无比的崇敬。可是他自己说:“全是那‘祸福相倚’的古代教言成就了我啊!”

《厚黑学》认为,两力平衡,才能稳定,万事万物以平为归,水不平则流,物不平则鸣。祸福就如同两力一样,只有在心里处理平衡了,才能保持长久的安静,这就是“塞翁失马”的行世原则。

名声和荣誉,是世人求之不得的东西,所以有沽名钓誉之徒,投机取巧,弄虚作假。这些不入流的品行为君子所不耻,他们不仅淡泊名利,有时还要采用自取其辱的方法,或为了明哲保身,或为了国家利益。他们这么做的时候,要抛却盛行的社会性评价,与众人的自夸反其道而行之,这就不仅仅需要勇气,更是一种智慧了。

《菜根谭》中说:“富贵名誉,自道德来者,如山村中花,白是舒徐繁衍;白功业来者,如盆槛中花,便有迁徙兴废。若以权力得者,如瓶钵中花,其根不植,其萎可立而待矣。”这些话的意思是:一个人的荣华富贵,如果是因为施行仁义道德而得来的,就会像生长在大自然中的花一样,不断繁衍生息,没有绝期;如果是从建立的功业中得来的,就会像栽在花钵中的花一样,因移动或环境变化而凋谢;若是靠权力霸占或谋私所得,那这富贵荣华就会像插在花瓶中的花,因为缺乏生长的土壤,马上就会枯萎。这就告诉我们,没有道德修养,仅靠功名、机遇或者是非法手段求得的福,千万要警惕,它们不是不能长久,转瞬即逝,就是意味着灾难,伴随着毁灭。只有那些德性高尚的人,才能领悟个中道理,保住一生平安。

唐朝郭子仪爵封汾阳工,王府建在首都长安的亲仁甲。汾阳王府自落成后,每天都是府门大开,任凭人们自由进进出出,而郭子仪不允许其府中的人对此加以干涉。有一天,郭子仪帐下的一名将官要凋到外地任职,来王府辞行。他知道郭子仪府中自无禁忌,就一直走进了内宅。恰巧,他看见郭子仪的夫人和他的爱女正在梳妆打扮,而王爷郭子仪正在一旁侍奉她们,她们一会儿要王爷递手巾,一会儿要他去端水,使唤王爷就好像奴仆一样。这位将官当时不敢讥笑郭子仪,回家后,他禁不住讲给他的家人听,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没几天,整个京城的人们都把这件事当成笑话来谈论。郭子仪听了没有什么,他的几个儿子听了倒觉得大丢王爷的面子。他们决定对他们的父亲提出建议。他们相约一齐来找父亲,要他下令,像别的王府一样,关起大门,不让闲杂人等出入。郭子仪听了哈哈一笑,几个儿子哭着跪下来求他,一个儿子说:“父王您功业显赫普天下的人都尊敬您,可是您自己却不尊重自己,不管什么人,您都让他们随意进入内宅。孩儿们认为,即使商朝的贤相伊尹、汉朝的大将霍光也无法做到您这样。”

郭子仪听了这些话,收敛了笑容,对他的儿子们语重心长地说:“我敞开府门,任人进出,不是为了追求浮名虚誉,而是为了自保,为了保全我们全家人的性命。”

儿子们感到十分惊讶,忙问这其中的道理。郭子仪叹了一口气,说道:“你们光看到郭家显赫的声势,而没有看到这声势有被丧失的危险。我爵封汾阳王,往前走,再没有更大的富贵可求了。月盈而蚀,盛极而衰,这是必然的道理。所以,人们常说要急流勇退。可是眼下朝廷尚要用我,怎肯让我归隐;再说,即使归隐,也找不到一块儿能够容纳我郭府一千余口人的隐居地呀。可以说,我现在是进不得也退不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紧闭大门,不与外面来往,只要有一个人与我郭家结下仇怨,诬陷我们对朝廷怀有二心,就必然会有专门落井下石、妨害贤能的小人从中添油加醋,制造冤案,那时,我们郭家的九族老小都要死无葬身之地了。”郭子仪所以让府门敞开,是因为他深知官场的险恶,正因为他具有很高的政治眼光又有一定的德性修养,善于忍受各种复杂的政治环境,必要时牺牲掉局部利益,确保了全家安乐。

还是洪应明老先生说得对:“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为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高,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这话的意思就是:面对诱人的荣华富贵和炙手的权势、名利,能够毫不为之动心的人,共品格是高洁的,而接近了富贵和权势名利却不沾染上奢靡之习气的,这种品格就更为高洁了。不知道投机取巧玩弄权术的手段的人,固然是清高的,知道了却不去采用它,这种人无疑是最清高的。这就是说,面对荣华富贵,但不被这些东西迷惑,能洁身自好的人,就不会受到玷辱,就能平安无事。

黑白经:

在名利场上获得一定权势、地位的人,若想固守自己的一方净土,求得一生的平

安,则应当注重德性,注意顺乎自然,决不可强求。

2、舍得舍得,有舍才能有得

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因为“退一步”后眼界更宽了,而实质上,“退一步”也就是一种放弃。待人处世时,学会放弃也是一种本事。《厚黑学》要人们善于放弃不该坚守的,寻找更有利于自己的,这是厚学的意义之一。

拥有一种感情并不是让他成为你的囚徒,放开他你才能真正拥有他。在电影《卧虎藏龙》中有这样的一个场景,男女主角坐在一个凉亭之中,背景是一片翠绿的竹林凉风徐徐地吹来,一片与世无争的怡然自得。之中有一句对白是这样说:“我的师父常说,把手握紧里面什么也没有,把手放开,你得到的是一切!”

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学会放手,放手不代表对生活的失职,它也是人生中的契机。然而学会放手要比学会紧握更难得,因为那需要更多的勇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