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贞观转移话题道:
“依朕看,没准是龙魄气息隐现导致。
”
龙魄……
提到这个话题,向来老不正经,喜欢开人玩笑的海供奉也罕见严肃起来,叹道:
“陛下还是对龙魄不死心么?
昔年,太祖皇帝徒步行走四方大地,走出武神路来,于途中吞吐练就一口"玄黄真气",霸道无双。
说来也怪,后世无数天资纵横的武夫也学着太祖当年的路线行走,却没一个悟出"玄黄气"。
只能归结为太祖惊才绝艳。
后来因称帝,又身负了一国大龙脉,那一口玄黄气便演化为龙气,被称为"龙魄",为世间一等一的珍宝。
可惜,气随人走,太祖帝归天后,那龙魄也消散无踪……
只是历代帝王都不死心,时常察觉宫内有龙气逸散,元祖庙内最重,猜测龙魄并未完全消散,而是藏于深宫……
可无论历代帝王,还是陛下您,不也都探查了无数次,都毫无发现,那龙气只怕也是龙脉动荡时的余韵……”
徐贞观默然不语,她如何不知道这些?
只是始终抱有一丝侥幸罢了。
太祖死后,大虞虽国祚绵延六百载,但却再没有一个帝王能企及太祖高度。
她如今凭借帝王气运,勉强跻身“伪天下境”,心中却倍感紧迫。
若能寻到那条“龙魄”,吞入体内,修为必然踏入一个新的境界。
即便无法追上太祖皇帝,但也足以傲视天下。
也不必整日提防其他“三座天下”。
更遑论大虞疆域之外,隐藏的一些“不出世”的强者。
“罢了,”徐贞观叹息一声,说道:
“近来忙于政务,修行的时间倒是少了许多。
过几日,修文馆开启,有诸多读书人替朕分摊,倒是可以空出一段。
”
海供奉道:“陛下要闭关一阵子?”
“恩,不过要等一等,起码要料理完近日朝堂上的动荡。
”
徐贞观眯起凤眸:
“连续扫落裴楷之,周丞……接下来新政的推行,便会顺畅许多。
不过……唉,父皇留下的这江山,当真是四面漏风。
朕久在深宫,不擅休养生息,治民商贸之事,若这修文馆中,能出一位"帝国缝补匠",才算大虞子民之幸。
”
京城百姓只知道,这半年以来,朝堂震荡不休,官员倒了一个又一个。
却不知,这一切的背后,乃是女帝的一盘“大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