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德意志帝国海军 > 第一部分走进第一章 夹缝中的德意志(第2页)

第一部分走进第一章 夹缝中的德意志(第2页)

接近战斗尾声的时候,突然响起隆隆的马蹄声。人们看到,在东南面的阵地上,几百名法国骑兵身着华丽的服饰,挥舞着刺刀发起冲锋,从一个高地上冲了下来。骑士胯下的战马随着奔跑逐渐加速,从小跑到飞奔,直至最后达到了无可超越的迅猛,奔腾的战马仿佛一场雪崩,绝非人力可以抵挡。但这一切为时已晚。当然,法国人并没有这种觉悟。而山下的普军,待到骑兵团进入涉及范围,才不慌不忙地枪弹齐发,瞬时间便有无数的马匹和骑士倒在了血泊之中。只有少量的骑兵冲过弹火,进入德国人阵中,但这已经完全不能对德国人造成实质性威胁,很快就被歼灭。这样自杀式的冲锋重复了三次。普王在远处山头上观战,见到如此景象,不由得赞叹法军英勇。还流传下来这样一个动人的传说:在法军发起最后一次冲锋时,被法国骑士的英勇所感动的普军士兵们停止射击,向对方致敬。骑士们高呼着“皇帝万岁!”缓缓退却。

这一事件无疑表明了,漫长的骑兵时代经过几个世纪的挣扎,已经彻底被火炮时代所取代。但还是有人没能意识到这一点,以至于在70年后还出现了波兰骑兵以血肉之躯抵挡坦克的笑话。

4。德奥意三角同盟

(1-14德意志第二帝国)俾斯麦为了永远保持拥有普法战争的战利品,他的外交政策始终是以使法国独立为目的。他本来想联合奥匈帝国和沙皇俄国一起组成三国同盟。但是因为俄奥两国在巴尔干半岛的两大巨头,为争夺在巴尔干的优势地位而激烈争斗,形式是不可能合作的,所以这个联盟就没有成立。因此,俾斯麦就在1987年私下与奥国签订协议,约定两个国家之一受到俄国攻击的时候,两个国家就要一起出力抵抗;而如果受到法国攻击的时候,两个国家其中的一个国家就应该严格保持中立;但是,如果法国和俄国一起联合攻击的时候,两个联盟国家就必须要合力抵抗。这个联盟协议成为了1882年意大利加入之后形成“三国同盟”的雏形,为以后欧洲国际上大规模联盟合作新局面的形成创立了条件,并且成为了20世纪初世界大战的一个起因。

1873年俾斯麦与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签订三国同盟协议(1-15三国同盟)(1-16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1879年与奥匈帝国形成同盟。1882年与奥匈帝国、意大利王国缔结成三国同盟。1887年与俄罗斯帝国签订巴尔干半岛保障条约。当时的英国在坚守孤立,不肯联盟,而俾斯麦与英国的关系也没有特别的僵,并没有特别的对立之处,可以说,俾斯麦为了避免以后法兰西的报复而利用诸国之间复杂的关系来孤立法国的外交政策非常成功。

但是,好景不长,在1888年,威廉二世上位之后,执政观念与俾斯麦产生了对立冲突。1890年,俾斯麦首相职务被解除。威廉二世所实行的帝国主义政策,与大不列颠以及爱尔兰联合王国、俄罗斯帝国、日本帝国、美利坚合众国产生冲突,欧洲两大阵营对峙的情势开始形成,局势开始对德国产生不利。直到最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德国在1870-1871年普法战争中对法国的掠夺行为造成了现在的法德两国对立格局(法德对立,是欧洲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也是俾斯麦之所以将孤立法国作为大陆政策的基本立足点。俾斯麦熟知,法国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一定会寻找机会伺机报复。而要避免或遏制法国的报复,方法只有三个:一是得到法国的宽恕,并忘记其国土的丢失;二是,彻底的击败法国,让他无力东山再起;三是,把周围的国家势力整合起来,紧紧的联合在德国周围,使之无法与法国结盟,把法国孤立起来。只要法国孤立无援,仅凭自己单一的力量就根本无法对德国造成威胁。现实的状况使俾斯麦最终选择了第三条道路。从国内形势来看,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可以让德国拥有充裕的时间来消除国内的分离主义,巩固成果。从国际角度来看,法国是不可能忘记普法战争所带来的各种损失和伤害的,国际社会也不会允许德国对法国再实行进一步的打击。奉行势力均衡的英国不允许德国对法国的继续削弱,俄国更不愿意单独面对越加强大的德国。在这样的情况下,俾斯麦只能尽力的拉拢有可能与法国结盟的国家,对法国进行孤立,使之不能对德国进行报复。这一政策被一些史学家称为:“保守性和平政策”。当时俄国,英国,奥国这三个国家在巴干尔等地区的利益纠纷有利于俾斯麦拉拢盟国的外交路线实行。

俾斯麦的第一个做法是建立以德国,俄国,奥国三国同盟为基础的大陆同盟体系。俾斯麦认为,这三个国家与西方的君主制国家不同,并且由于在对于波兰的瓜分问题上有着共同的语言。由于英国坚守“光荣孤立”的政策,所以只要德俄奥三国团结起来,法国就不会轻举妄动。而奥,俄两国当时对外政策的转变刚好为俾斯麦提供了机会。奥地利被德意志逐出之后,开始将自己的对外政策中心转向东方,想要在巴尔干地区得到补偿。但是,俄国当时也在打巴尔干半岛的主意,而且俄国比奥地利更为强大。由于法国新败,英国又保持孤立,奥地利只能向德国寻求帮助。俾斯麦对于奥地利寻求支援的做法感到非常高兴,但是他也不愿意因此而得罪俄国,而是希望德俄奥能够在彼此统一的君主国制的原则上团结一致,孤立共和制的法国。而且,这时候的俄国正在中亚与英国发生争夺,而法国新败待复,德国和奥地利的联合使得俄国在欧洲有被孤立的危险。因此,俄国也想要和德国保持良好的关系。

1872年,奥皇弗兰茨-约瑟夫对柏林进行了访问,希望通过这次访问来巩固奥国和德国之间的关系,俄皇亚历山大二世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希望通过加入德奥两国的会晤来防止俄国被孤立,于是也明确的向两国表示希望能够加入这一次会谈。1872年9月,德、奥、俄三国皇帝相聚于柏林。在此之后,俾斯麦便有意继续加强三国之间的良好关系。1873年5月,为了集中精力与英国在中亚的争夺,俄国提出德、俄两国可以签订一份保障俄国西部边界安全的协议。对此,俾斯麦却提出要奥地利也参与到协议当中,否则“协定不会有效”。在这样的情况下,俄国不得不和奥地利重归于好。1873年6月,奥、俄两国签订兴布隆协定,规定如果第三国遇到侵略危险时,两国互相协商。10月,德皇在访问维也纳时也加入该协定,三国同盟的局势形成。尽管性质含糊,但是俾斯麦孤立法国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只要三国同盟存在一天,就不存在奥国和俄国对法过伸出援手的危机。

然而就在俾斯麦为孤立法国外交政策的顺利实施而沾沾自喜的时候,1875年法德战争危机的爆发给了这个资深外交官一当头棒喝。

1875年法德战争危机的起源在于法国军备的重整。战败之后的法国不甘心处于被压制的状态,它从1872年开始对陆军进行恢复,1873年,保皇党在法国的选举中大获全胜,他们主张的是向德国复仇的观念。法国南锡城主教甚至号召教徒们为法国的沦陷区回归而祈祷,并发表了。两年后,法国议会又通过了扩军法案,对军费的开支进行了增加。法国的一系列做法和全民的复仇呼声,让俾斯麦产生了不安。他决定对法国采用恐吓的方式来制止他们军备的重整。1875年4月9日,《战争在望》这一篇文章在柏林的《邮报》上发表出来,该文章表述了“战争就在眼前”的观点,另欧洲各国震惊不已。

俾斯麦本来只是想要恐吓法国,让他们停止军备的重整。他自己私下曾说过,其实“战争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是这一次他碰到了一位强有力的对手,法国的外长德卡兹。德卡兹在法国大肆的渲染德国对法国的战争威胁,并要求英国、俄国等国家出面进行干涉,对法国进行保护。结果,俄国立即就德国再次打击法国的做法表示难以容忍,英国也赞同俄国。于是,俾斯麦陷入了被动的困境当中。

正当俾斯麦为德法战争的危机焦头烂额的时候,东方问题的出现使他从困境中得到了转机。

1875年7月,反土耳其起义在巴尔干地区的黑塞哥维那爆发。这一事件引起了欧洲列国的关注。俄国表示支持起义者,以便他们对巴尔干的势力扩张。而境内有数百万斯拉夫人的奥国则反对起义运动,更反对俄国南下巴尔干;英国也反对俄国南下,因为这样会威胁到他们通往印度的生命线。于是,在巴尔干的争雄过程中,英国,奥国,俄国都希望能够得到德国的帮助作为后援,恰好给了德国对它们进行分化的最佳理由。但是,与此同时,德国的任何一个错误举动都有可能使其中一方向法国靠拢,寻求支援。在这种两难的情况之下,俄国提出当俄国与奥国开战之时,德国是否能够保持中立这一问题,德国政府谨慎的表示,不会出现欧洲联合打击俄国的情况,但同时也不能容忍作为欧洲均势因素一份子的奥匈帝国受到削弱。由于奥匈帝国力量比俄国弱,这样的回答实际上等同于“不允许俄国击溃奥匈帝国”。德国明确表明对奥国进行支持的态度让俄国不得不选择妥协,于1877年1月签订了。在1878年柏林会议上,俾斯麦又扮演了一个老好人的角色,和诸国周旋讨好,他一方面对俄国在黑海海滨的要求表示赞同,一面却又支持奥匈在波黑驻军。于是,在奥英联合的形式下,俄国被迫放弃了在土耳其一战当中所获得的胜利果实。俄国认为德国正是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因此为了对德国施加压力,俄国开始与法国接近。

为了应对俄法联合的威胁,俾斯麦决定对奥匈帝国的关系进行加强。1879年10月,德奥两国签订同盟条约,规定约定两个国家之一受到俄国攻击的时候,两个国家就要一起出力抵抗;而如果受到法国攻击的时候,两个国家其中的一个国家就应该严格保持中立;此外,俾斯麦还授意德国大使与英国进行谈判,试图以此向俄国施加压力,迫使俄国重新向德国靠拢。

由于俄国对于巴尔干的处理问题上处于孤立状态,以及与英国在黑海海峡和中亚地区的紧张关系,为了保证西部边界的安全问题,俄国迫切的需要改善与德国的关系。因此,面对德奥英三国的联合,俄国只能向德国低头妥协,并且按照俾斯麦的要求与奥国暂时言和。1881年,新的三国同盟协定在柏林签订。这一次的同盟条约里俄国有着具体的义务,这些具体义务让三国的联系变的更加的紧密,条约中规定一旦德国和法国发生战争的时候,俄国必须保持两不相帮的中立状态。而,英国和俄国开战的时候,德国则会保持中立。条约当中还保证了俄奥两国在巴尔干的势力范围。而这新的三国同盟实际上是以俄国对法国的背叛为代价来换取德国的承诺,即不帮助英国反对俄国。

俄国重新与德奥帝国同盟后,俾斯麦开始了继续对大陆同盟体系的巩固和扩张。

1878年柏林会议中,俾斯麦怂恿法国对北非的突尼斯发动战争,向海外进行势力扩张,以便减轻法国一直以来对德国的关注。同时,他又私下对意大利建议去占领突尼斯,打算以此挑起法意两国之间的战争,为自己拉拢盟友。1881年,法国对突尼斯的占领取得胜利,失败之后的意大利知道自己的力量薄弱,于是主动向俾斯麦提出要求也加入德国和奥国之间的同盟,希望能够借助三国同盟的力量对法国进行抵抗。1882年5月,德奥两国与意大利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以便加强对法国进行孤立和战略上的包围。条约规定,如果法国毫无缘由的对意大利发起攻击的时候,德奥两国必须发动兵力进行支援;而俄国和奥国发生冲突的时候,意大利要保持中立状态;德国未直接挑衅而遭到法国侵略或德奥未直接挑衅而遭到法俄攻击时,意大利加入战争。在条约当中,意大利的义务很轻松,但法国如果想要对德国开战的话,意大利就会成为法国后方的威胁。

在此之后,俾斯麦又对奥匈进行怂恿,让其与罗马尼亚接近。1878年柏林会议上,俄国把罗马尼亚的领土归为自己旗下,罗马尼亚十分不甘心,然后就转头投奔德奥两国,希望能从中得到支持。为了遏制俄国在欧洲中南部继续扩张自己的势力,对德国产生威胁,德奥也乐意接纳这一个同盟伙伴。1883年10月,德奥罗三国订立同盟条约。根据该约,罗马尼亚没有主动挑衅而受到攻击的话,德奥必须及时派兵援助;如果德奥匈地区在同样情况下受到攻击,罗马尼亚应履行条约中所规定的义务。

到了这里,俾斯麦成功的建立了以德国为中心的德奥俄、德奥意、德奥罗联盟体系。这一体系包括了孤立法国和防备法俄联盟两方面优势。一方面,只要这一体系不发生变动,法国在欧洲的孤立地位将无法得到改变,没有机会复仇;另一方面就是,一旦法国和俄国联盟的话,这个体系又将变成反对法俄联盟的集团。俾斯麦的这一联盟体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在欧洲的国际关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成功的孤立了法国,并且使德国对欧洲大陆的政治格局产生很大的影响,为德国统一后的经济发展营造了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但是,这一联盟体系本身就存在着错中复杂的利益矛盾关系,特别是俄国和奥国在巴尔干地区不可避免的争斗。因此,这也注定了这一联盟体系是不可能长期稳定存在发展的。

5。德意志帝国的海上军事

1888年,随着威廉二世的就任,德国的对外政策也发生了改变,由俾斯麦时期的大陆政策转变为世界政策,海军建设的需求十分迫切。

德国海军存在于1871年至1919年之间。它最早的前身是由普鲁士海军和北德意志邦联海军组成,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主张大力扩展海军力量。(1-17德意志帝国海军战旗(1903-1919))(1-18德意志帝國海軍船首旗(1903-1919))

1890年代,德国出现了沙文主义团体,泛德意志协会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协会,他们宣扬日耳曼种族优越论,提出夺取英、法等国殖民地,再吞并欧美小国,最终建立世界性的大日耳曼帝国,这样的言论对当时的德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1887年,德国通过了军事法案,同意增加军费。1898年德国海军联盟正式成立,并且也确立了第一个海军扩建法案,法案表明了要在1903年所要建造的各种军舰数目。1900年第二个海军法案得到通过,法案表明要在1915年之前德国要拥有153艘各种类型的军舰,使德国海军仅次于英国。当英国开始建造无畏舰时,德国也在1906年通过了第三个海军立案,德国也开始了无畏舰的建造。德国一系列对海军的扩建让英国十分关注,并与德国进行了一次海上军事竞赛,当英国拥有8艘无畏舰的时候,德国仅仅比英国少一艘,那是1908年,德国成为了全球第二海军强国,仅落后于英国。

德国海军在战争中获得不菲战绩,在克罗内尔海战后,它成了100多年来唯一击败英国皇家海军的主要海上力量,然后还在德兰海战中,比英国海军击毁了数量更多的敌舰,尽管当时的作战战略是失败的。同时它也是首次大规模使用潜艇部队的海军(约有375艘潜艇被投入使用),还运用了齐柏林飞船作战。尽管德国的军舰数量一直比英国的少,但是在一战战争中,德国海军从来没有出现过因为被攻击而发生弹药库爆炸,船只沉没的现象。因为他们拥有品质更好的炮弹和更多的底火弹药。

“皇帝陛下的船舰”是德国军舰的命名,缩写为SMS。他们最大的损失是在彩虹行动中的自沉,这是由德国海军军官在斯卡帕湾与英国集结的时候发起的。

作为德国海军的缔造者提尔皮茨,赢得了威廉二世的极大信任,而他的海军战略计划也因此得到了贯彻实施。虽然德国军舰的数量与英国无法相比较,但德国在技术上的优势使其赶超英国,尤其是无畏舰问世后。这一技术使德国舰艇在质量上和舰队的训练素质上比英国存在很大的优势。

这一点优势在一战的日德兰海战中得到了很好的证明。而威廉一直被“建设与皇家海军实力相当的海军”冲昏了头脑,并未意识到提尔皮茨的海军战略还存在在很大的不足。首先,德国如此大形势的扩军计划是不可能不引起英国的注意的。这是因为:第一为了争取德国民众对扩展海军的支持,德国大肆宣传的舆论当中就肯定不会缺乏反英言论,这样就不可避免的引起英国报界和民众的关注,尽管提尔皮茨也一再强调德国海军在未够强大之时不应该过多的引起英国的警觉;第二,提尔皮茨也知道,德国军舰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他们的目标要在很多年之后才会实现,那么在此之前,摆在国会的年度统计表或者海军年度计划将会将德国军舰的增长情况长期的暴露出来,那么德国将陷入“危险地带”;第三,英国是海上霸主,为了维持他的海上霸权,英国一直坚持海军的“两强标准”。而提尔皮茨目的之一就是发展世界第三个最强大的海军。英国的海军至上主义者坚持永远要比第二,第三位国家的海上势力高出10%,防止受到第四位的国家牵制。这样的观念使英国海军部的政策自动的对准德国。第四,威廉二世的虚荣心使得他为时过早的炫耀他的舰队。

在提尔皮茨的主持下,德国建设了一支强大的公海舰队包括16艘无敌战列舰、6艘准无敌战列舰、5艘战斗巡洋、11艘轻巡洋舰和61艘驱逐舰,总吨位660000英吨仅次于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海军强国,对于保卫德国海外殖民地和海上交通线起到一定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首先,提尔皮茨的海军战略给德国的财政增添了巨大的负担。1898年提尔皮茨为了保证国会海军法案的通过曾经向国会保证不需要为海军的建设增加新的税收,但是海军的建设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建造三艘战舰就相当于陆军五个军的费用。1898年德国海军军费为6299万镑,1903年则一下上升到10478万镑。这一情况在1906年费希尔的无畏舰问世后更加严重了。而紧跟其上,为了保证大型军舰能够在威廉港口和其他北海港口的自由进出,政府还需要拿出更多的资金来加宽基尔运河和威廉港口的船坞设备的改善。

另外,德国在与英国的海军竞赛中所表现出来的实力和态度都令英国感到深深的不安。英德两国的距离,让德国的舰队就像是一把离英国大动脉只有数英寸远的寒气逼人的匕首,对英国的切身利益产生着时刻的威胁。两国曾经进行过长期的同盟谈判,但都由于威廉二世拒绝军备的削减而落空。直到一战爆发的时候,英德两国的对立也到达了空前的地步。既然与德国的关系已经不可挽回,那么英国便加强对法国和俄国的关心进行改善。

6。粉饰门面的德意志帝国议会

1871年通过的“俾斯麦帝国宪法”没有太大的改变,还是延续了1867年同月同日的议会得权利结构,把联邦帝国议会的特点继承了下来。(1-19德意志第二帝国)(1-20德意志帝国国旗)(1-21德意志国徽)

宪法中表明,帝国议会和联邦参议院拥有一起颁布法律的权利,帝国议会还可以对财政的预算有着共同的决定权。不过,帝国议会并不需要对帝国总理负责。于是,帝国实现统一的标志是帝国会议和德国皇帝的联合。

1871年帝国议会的议员数目在1874年得到了增长,由原来的382位增长了15位。议员的产生是通过公开的直接选举。议员的权利是享有豁免权,他们只是作为帝国人民的代表,并不需要服从某些特定团体。选举的时间一开始是3年一次,后来改为5年一次。每年都由德皇直接召开议会,联邦参议院在没有得到德皇同意的前提下是没有办法对议会进行解散的。

18世纪末,由于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德国的封建制度受到冲击,在大部分国家,旧的社会制度正在逐步被资本主义所取代,也正因如此,资产阶级也将获得更多的权利享受。1806年,随着拿破仑大军对莱茵河左岸的入侵,由16个德意志邦国组成的罗马帝国最终面临瓦解,而早就名存实亡的“帝国”议会也消亡了。虽然法国大革命给德意志各个帝国的经济和政治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是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这种影响却有限。例如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实际上只有在德国的某些部分邦国确立起来,然后在其他主要的大邦国,随着法国革命的失败,旧的封建社会体制又恢复过来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