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曾经影响了世界,一度改变了世界的格局,从这点来看,这个民族身上一定有着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才能能够影响了世界的进程。德意志民族,非常注重教育,认为教育乃是人之本,到国民教育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就不难看到全民乐悠悠地欣赏音乐剧的场景。
1。德意志的社会结构
德国作为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其根基是建立在人民对民族的认同感上,而非对王朝的效忠度上的。而在这一背景下,在德国的土地上生活着的少数民族,特别是在德国东部生活的波兰人,他们的划分便处于了一个尴尬的境地。由于在1772~1795年间,波兰曾经被俄罗斯、普鲁士、奥地利三国三次瓜分,被划分到普鲁士名下的波兰人虽然效忠于普鲁士王国的霍亨索伦王朝,但他们仍保存着自己民族的民族独立性,如此一来,在普鲁士统治期间并没有波兰问题这一说。然而,这种缓和的状态仅维持到德国统一之前,以德意志民族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大大刺激了波兰人的民族意识,其中,波兰的贵族阶层人士都对外宣传,他们可以成为普鲁士人,然而他们绝对不会成为德国人。
而在这个联邦共和国的土地上,不仅仅存在的是民族问题而已,而民族问题往往伴随着宗教信仰的问题。在16~17世纪左右,由马丁·路德领导进行的宗教改革后,分割了新教和旧教,从此德国境内主要有两种宗教,即基督新教和天主教,但德国的统一并没有解决历史遗留的宗教问题,相反的是,在某些层面激化了这一矛盾,尤其是1871年的普法战争的胜利以及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在当时的德国人,尤其是普鲁士人民中,流传着新教完胜天主教的这一观念。在人人都洋溢在新教的胜利中时,然而在这片土地上,还有部分地区还是由天主教占主导优势的,在这些地区中,如巴伐利亚、符登堡等就和信仰新教为主的普鲁士人出现了分歧,当然这其中不仅存在宗教问题,同时也掺杂了部分的政治原因。除此之外,波兰民族本身的宗教信仰主流也是天主教,这些不可调和的宗教矛盾在德国的新教基础上愈加激烈。1906年,奥匈帝国濒临解体,当时的德国宰相毕罗夫十分担忧,因为奥匈帝国的解体意味着在其中的德语地区将并入德国,而这些德语地区又都是以天主教为主流。如此一来,新增加的这些将近1500万的天主教徒将会使德国境内的宗教天平严重偏向天主教这一边,因此,德国的领导阶层意识到,如果要维护本国国内的稳定和统一,便要保证新教在德国的主流地位,这一点至关重要,它甚至决定了德意志帝国的是否分离崩析。
在德国未进化到工业型国家之前,整个社会结构是建立在农业产业的基础上的,其中,手里掌握着土地的地主阶层,由于在德语中为junker,因此也称为容克地主阶层。容克地主阶层掌握了德国的大部分土地,而且在政治上较为保守。在帝国国会中的德意志保守党,国会外的农民同盟,这两者都代表容克地主阶层的利益。不仅在政府官员中,在国家军队中,尤其以陆军军队为甚,容克地主阶层都是其中的主要来源。到了德国统一之时,这时候的德国的工业已经有了不错的规模,也取得相当可观的发展,因此,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趋愈下。接着工业化发展起来的工商业资产阶级自然而然会开始涉及政治领域,他们积极争取可与其经济地位相符的政治地位,但是,这个时候的德意志帝国是一个建立在普鲁士的封建阶级上的国家,其中的大部分实权仍然掌握在那些封建贵族的手中,容克地主凭借着这一点仍让可以享有传统的权力。另外,工业化过程的高度集中性和国家统一的迅速都使得德国处于快速融合的环境,这一点和工业化过程较为漫长的英国不同,因此,英国有着足够多的时间让新的经济势力慢慢地压倒传统的封建贵族。德国将旧的封建阶层融合到了新的社会结构中来,因此,德国出现了与欧洲其他工业化国家不同的社会结构,封建阶层和工商业资本家两大权力并存,势均力敌。这两者都有着不同的势力范围和能力,他们通过各种自己的手段从而驱使政府做出有利自己一方的决策,所以德国的社会结构便形同拉锯战一般。
我们普通意义上的现代化的概念是指,人类社会在从传统的农业型社会转变为现代工业型社会的这一过程中,所伴随着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个领域的发展形态的总称。任意一个国家在历经现代化的这一过程,都不可避免地必须以经济为基础,经济的现代化才能带动政治、社会和文化的现代化,而这些又将成为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具体表现形式。其中,社会的现代化就是权衡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的标尺。一般来说,国家的社会现代化的程度又可以从人口形态、社会生活形式、人民消费水平等各个方面都可以体现出来。
而在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19世纪的德意志帝国时期使得整一个工业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上升轨道,当时的有识之士都在到处宣扬国家社会主义的概念,即国家干预和国家资助,在这样的背景下,时任德国首相的俾斯麦开始对社会进行改革措施。19世纪80年代,德意志帝国政府为了解决快速工业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以工人为主体的社会底层因工业化而带来的疾病、工伤事故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又或者是为了应对日益高涨的社会主义工人运动的威胁,1883年,德意志帝国政府颁布了《疾病保险法》,通过这一强制性疾病保险方案,建立了一个以“国家监督、部分参与”为特点,强制雇主与受雇者共同参与缴付费用的社会保险体系,这,便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保险体系,俾斯麦曾经对这项措施的立足点作出解释:国家应该“给健康的人以劳动权,保证他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从此,“德国模式”开始启动并一步步建立起来。这时期,无论是在人口形态方面的非传统模式的高速增长,或者是在社会生活方面的教育进步,人均收入的增长,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还是在社会联系程度和福利状况方面的完善都无一不呈现出欣欣向荣之态,与此同时,信息社会开始展露雏形,覆盖全国范围的社会保障体系也逐渐在当初的基础上日渐成熟。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夕,德国社会现代化已经取得了日渐成熟的进展。整个社会都呈现出一幅经济繁荣、社会安宁的欣欣向荣之态,各个阶层的人士都对这个时期的德国表现出极高的认同感和满足感。1908年,英国一个工会代表团到德国进行社会考察,在给英国政府的报告中这么写道:“所访城镇的工厂住宅区没有贫民窟,其他地方也足显而易见。”“大街上不见衣衫褴褛的乞讨、赢弱之人,任何地方都看不到我们所称的那种最坏意义上的贫困。”
2。奠定全民教育基础
到了19世纪末时,工业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在生产方面的广泛应用由于教育的滞后,造成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一时间,快速发展的工业化进程因为没有与之相符的技术劳力的这一矛盾日益激化。德意志帝国政府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从加深义务教育制度的普及性入手,提升劳动工人的基础文化水平,对于职业技术方面的能力进行加强教育,在公共文化方面的建设也不落后,着重对劳工的技术能力和文化素养方面的提升,全面建设成为一个完善的劳工教育结构。在这一措施的大力推举下,德意志帝国的现代化进程又重新进入高速提升的轨道,整个国家无论是从经济还是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都因此受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德国的教育制度方面的措施等都可在整个欧洲大陆上可算做相当不错的,而且在实施义务教育制度的普遍性的这一点上来说,德国也是最早实行这一政策的国家之一。在19世纪初时,德国的大部分地区已经通过立法规定国民必须接受基本义务教育。在德意志帝国时期,义务教育制度的普及已经得到了较为成熟的发展。到了1871年,此时的普鲁士已经拥有了33000所初级教育的学校,在学教育的学生约为400万人,在1872年,德意志帝国的教育部长法尔克重新制定了教育法令,取代了1854年颁布的教育法令。这一新法令规定,6岁的儿童必须接受八年制的义务教育,对于违反此条法令的父母都会进行法律制裁。1911年,也就是在还不到半世纪的时间里,学校的规模已经扩大到39000所,在学教育的学生人数高达650万人。不过,大部分德国人都仅仅接受小学教育,一般只有社会地位较高的富人家庭的孩子才会接受继续教育,读完小学以后继续升上中学甚至到大学,初等教育的目的是对儿童施以宗教性、道德方面的国民教育,同时教授日常生活方面所必需的知识。当时的学校都以思想灌输教育为主,强调忠君爱国、严明纪律、勤劳苦干的观念,对于历史课的学习在整个学科教育最为注重,每个初级学校的学生都必须熟识国家的历史,即使到了大学,也依然强调服从的观念,对于国家政策或是其他方面都不提倡以批判的眼光对待,而且,在当时来说,女性基本很少在大学中出现,大学中基本以清一色的男学生为主。
但工业化的进展并非靠初等教育的普及性就可以完全满足其需求的,到了19世纪下半叶,工厂对于具有专业技能的劳工的需求愈加迫切,这种需求表现出来的是对于专业技能的培训方面的缺乏,但是,由于各个工厂所需的技能的高度专业化使得一般性的手工行业培训无法满足其细化的需求,由此,企业内部进行内部培训便应运而生了,德意志政府开始在企业内部对于自身的劳工进行专门针对其自身需求的训练培训,当时,在职业教育领域也有一些知识分子大力宣扬在学校进行职业划分训练劳工的举措,在社会各个方面的推动下,德国这新教育模式逐渐成形,最终形成一个企业-学校双重训练体系。
在公共文化领域方面的建设,德国也丝毫不放松,对于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大力吸引外来投资,同时对于工厂的劳工及其家属享有部分图书馆或阅览室免费开放的权力,而且还利用图书馆来向劳工开设冬季的课程班,以教授自然科学、文化、历史等课程为主,同时还鼓励一些组织定期举行以提高劳工素质为目的的活动。
另外,在针对其他阶层的公共文化事业方面的建设也毫无懈怠,其中以戏剧、音乐之类为主要。在德国的各个城市,无论大小,其城市预算中都会包含有“城市文化生活开支”这一项目,而这项开支和教育方面对于学校的开支是分开来的,通常这项开支中包含了有戏剧院的维修,各类戏剧和演出乐队的开支,音乐会演出的资助也涵盖其中。而政府为了使得戏剧院有一定的演出剧目的花费是针对大众的,最主要还是为了工人和初等学校的学生都可以承受得起的,因此对戏剧院都会有一定的资助。
在德意志政府对公共文化事业的大力推举和重视西,德国的劳工阶层的文化素养都达到了显著的提升,尤其是在针对安排劳工阶层喜欢的剧目演出上就可见一斑。在德国的一些城市,在针对大众阶层的演出中,剧目一般都以古典剧目如莎士比亚、歌德的戏剧为主,除此之外,也会有一些较高层次的现代戏剧。相对于英国来说,德国的大部分省级级别的剧院都会每周固定上演一次莎士比亚的经典戏剧,而莎士比亚的故乡英国,除开伦敦以外的城市也不过两三年才会上演一次。
不仅如此,德意志帝国仅用了约为30年的年间就将英国100年才完成的时间完成了,德国从一个以农业为主要的落后国家转变为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型国家。在对于德国这一经济发展现象的解释上,意大利的历史学家齐博拉就有这么几个看法“技术进步是德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德意志政府在劳工问题的各类举措的成效,劳动力与科学技术的有效结合正是生产力发展得到高速提升的最主要动力。
伴随着劳工的文化水平的提升,他们开始有意识地涉足政治领域,不仅积极参加政治生活,追求政治权利,而且在对于争取提升自己处境的自我意识也日益提高,工人运动水涨船高,它的发展和壮大都说明了在德国,代表广大的劳工阶层政治利益的德国社会民主党在政府中的地位也越来越不可忽视。社会民主党党派的代表人在帝国会议中,大力争取工人们的权利,其中就有许多非常有建设性的权利,如禁止妇女、儿童从事夜间工作,禁止妇女产前、产后三周工作,针对妇女具有在工作日预留时间让妇女处理家庭杂务的权利,禁止妇女从事危险工作,限制14岁以下的儿童参加工作等等方面。
总的来说,在德意志帝国政府对劳工教育问题上的一系列举措下,培养出了一批高素质、高技术水平的技术工人群体,有效缓解了社会发展中的滞后因素,进而使得德国社会能够在各方面协调的状况下平稳发展,整个社会都呈现出“普遍的幸福安宁状态”以及“当时德国所有阶级的人们似乎都表现出来的普遍的满足感。”
3。瓦格纳的音乐剧
威廉·理查德·瓦格纳,1813年出生于莱比锡,他在德国歌剧史中的地位非同一般。在他之前,是以莫扎特和贝多芬为代表的传统歌剧,在之后又是开启了后浪漫主义歌剧作曲的潮流的理查德·施特劳斯。另外,由于瓦格纳在政治和宗教方面思想的混杂,使得他成为欧洲音乐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
在瓦格纳出世6个月时,父亲便去世了,他的母亲在不久之后就改嫁给了一个演员兼剧作家。因此,他们一家也搬到瓦格纳继父工作的德累斯顿居住。在继父的影响下,瓦格纳从小对艺术领域就耳濡目染,其中,以戏剧和音乐最为瓦格纳所喜爱。在1827年的时候,他们一家人又因故再次迁回瓦格纳出生的莱比锡。而就是在这时候,瓦格纳在莱比锡布商大厦剧院第一次听到贝多芬第九交响乐,因此为音乐的魅力所深深折服。1831年,他去了莱比锡大学学习音乐,不久他创作了类似贝多芬风格的《C大调交响曲》。
1832年,瓦格纳到维尔茨堡担任合唱指挥,在这一年,他创作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部完整的歌剧作品--《仙女》。
瓦格纳的思想是他人生中无法忽略的一部分,他的思想深深地渗透在他的音乐作品中,而又从他的音乐作品中体现出来。在瓦格纳的年轻时候,受到了费尔巴哈和巴枯宁的思想的影响,在这个期间,他曾写下许多相当狂热且激进的文章,都将他对于“德意志”的倾向性表现得一览无遗。不仅如此,他甚至还参与了德累斯顿的革命活动。在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失败以后,瓦格纳又被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以及尼采的超人论等思想所影响,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接受成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在后来的戈比诺的雅利安种族主义理论也在他的思想组成中占有一席之地,到了他的晚年时期,又被宗教的神秘主义所引导。
在瓦格纳变幻莫测的思想生涯中,曾经与尼采有过十年之久的友谊,但因为瓦格纳在其思想的驱使下转变了音乐风格以后,尼采便愤然与之决裂,并将瓦格纳称为是一个狡猾的人。
瓦格纳具有众多大有来头的崇拜者,据说希特勒曾叫人在拜罗伊特为他专门演出瓦格纳的作品,希特勒当场感动得泪流满面,恨不得与这位上个世纪的天才执手亲谈。
从1865年开始,瓦格纳得到了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的赞助,这位国王一直都是瓦格纳最重要的支持者和保护人,因此瓦格纳创作的作品有一大部分都是献给这位国王粉丝的。路德维希二世对于瓦格纳的支持甚至到了狂热的地步,他甚至建造了一个以瓦格纳歌剧的内容为主题的宫殿,而且他计划将这一城堡作为礼物送给瓦格纳,作为歌剧《帕西法尔》的背景,另外,他还资助了瓦格纳修建拜罗伊特节日剧院,并且作为贵宾出席了开幕演出。
1883年2月13日,在前往威尼斯避寒旅行期间,瓦格纳不幸因心肌梗塞病死于威尼斯的温德拉敏宫中,这一年,他7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