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2月8日,斯大林和罗斯福进行了秘密会谈,起初,罗斯福的态度十分诚恳,因为他知道美国迫切需要苏联的帮助,在太平洋逐岛作战中,美国伤亡十分惨重,再这样下去,不知道这场战役还会有多少损失。所以,罗斯福宁愿答应苏联的苛刻条件,也要尽快结束战争。罗斯福把美国和日本的兵力对比状况告诉了斯大林,日本陆军大概有400万人,海军120万人,战列舰6艘,航空母舰4艘以及飞机3000架。而美国兵力和盟军英国的兵力共220万人,飞机6000架,军舰600艘。如此悬殊的兵力对比,盟军说不定就会战败。斯大林对这些状况了解之后,双方达成了协定,美国同意苏联的条件,但是,美国要求苏联在三个月内尽快出兵。
而德国方面已经开始展开刺杀斯大林的行动。为了能够让行动取得胜利,他们组织了一些训练有素的间谍,组建了特种破坏小组,并为这个小组配备了特种武器,其中就有袖珍火箭筒等高端武器。这次行动由德国安全局的第6处负责,他们似乎对这次行动充满信心,如果斯大林突然死亡,苏联的红军势必会受到影响,在军队中将引发极大的恐慌。
这次行动的合适人选是一个十分让人头疼的问题,经过一番寻觅,德国人在一所间谍学校中,找到了波利托夫。波利托夫原本是苏联红军的一名连长,1942年被德国人俘虏,成为俘虏之后,他不但没有隐瞒自己在苏联红军中的职务,还把苏联红军的一些军事秘密都告诉了德国。他希望用这些秘密能够换取德国一个市的市长位置。可是,德国并没有答应他的条件,而是把他送到了间谍学校,让他学习如何成为一个间谍,并将一名名叫希洛娃的无线电报务员和译电员指派给他,做他的生活女友。德国人认为波利托夫是这次行动最合适的人选。
这次行动中,还有一个专门工程小组为其研制专用武器,还专门设计了口径为60毫米的短管无后坐力火炮。这种火炮可以捆绑在胳膊上,进行发射装置,十分便捷,且不容易被发现。而且,为了能够让间谍顺利进入莫斯科,德国人模仿苏联的M-72型摩托车制造了几乎一模一样的摩托车。并且,德国人还准备用阿拉多-232型飞机运送这辆摩托车。这架飞机有20个轮子的起落架,即便是没有良好的场地,也可以随意起飞和降落。
德国人的整个计划是这样的:让波利托夫带着自己的妻子,以塔夫林夫妇的身份进入莫斯科,然后对斯大林的轿车进行跟踪,当轿车行驶到斯大林别墅时,用研制成功的短管无后坐力火炮对轿车进行攻击,将里面的人全部炸死。
但是,如此周密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并没有让这次行动取得胜利。
就在行动未开始之前,苏联的地下工作者在德国占领的里加地区发现了异常。一家服装店突然收到了缝制俄罗斯皮大衣的订单,收到订单并不奇怪,奇怪的是皮大衣的要求,订单中明确指出,这件皮大衣的袖子一定要十分肥大,而且里面要缝制宽大的口袋。苏联情报人员十分敏觉,开始有所防范。直到后来,里加飞机场上出现了一架奇怪的飞机。苏联情报人员就更加确定,德国必定是在制造什么秘密行动,虽然还不知道他们的行动目的是什么,但是,苏联已经加派人手对此秘密关注。
一天晚上,里加飞机场的那家奇怪飞机终于起飞了,看上去它的方向是莫斯科。发现情况,苏联情报人员立即向上级汇报。苏联立即派出了巡逻人员在莫斯科的航线上进行巡视,并命令防空炮兵做好一切准备。在这样的情况下,阿拉多-232遇上了苏军的防空连,在火炮的威胁下,阿拉多-232不得不迫降。但是,计划并没有取消,飞机一降落,波利托夫和他的妻子便骑上摩托车飞快而去。结果,两个人在半路上遇上了苏军的巡逻队。就这样,两名高级间谍被苏军擒住,刺杀斯大林的计划也宣告失败,而那些为了刺杀斯大林专门制造的武器,还没开始使用就报废了。
8。暗杀希特勒:独眼军官刺杀内幕
1944年,苏联的红军一鼓作气,直逼德军的老窝。苏联的盟军也在美国将军麦克阿瑟的指导下成功登陆了诺曼底。眼看着德国的大势已去,注定走向失败。就在这个时候,德国的内部出现了新的秘密组织,施陶芬贝格上校便是这个组织的核心人物。这个组织的目的是为了推翻希特勒的统治,建立新的政府。这个秘密组织为了实现他们的目的,制定了“瓦尔基里”行动计划。
施陶芬贝格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中,他的父亲是威廉二世的枢密大臣,母亲则是德国总参谋部的创始人之一,陆军元帅奥古斯都o冯o格奈森瑙伯爵的孙女。孩童时代的施陶芬贝格最大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大提琴演奏家,手持大提琴,却没想到后来成为拿刀枪冲锋陷阵的军人。施陶芬贝格毕业于正轨军官学校,后来进入了骑兵团。1938年,他又进入了陆军大学,他对许多学科都感兴趣,在很多学科上,他都成绩优异,并表现出他独特的天赋。虽然身在军校,可施陶芬贝格却早已厌恶了希特勒的统治。
1934年,希特勒上台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为了让纳粹专政更加牢固,他开始在军队中进行整顿,目的是排除异己。6月30日,希特勒将德国前总理库特o冯o斯莱歇将军以及他的夫人判定为“叛国罪”,并命令人将其打死在家中。这件事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施陶芬贝格知道这件事后十分愤怒。同样对这件事表示愤怒的还有总参谋长路德维希,路德维希刚刚上任仅有一天的时间。于是,一大批德国将领为了反抗希特勒,便秘密组织了“黑色乐队”。
1944年1月底,德国陆军中尉艾瓦尔德冯o克莱斯特在东部前线上受伤了,随后他便收到了一封电报,电报中命令他立即返回部队。克莱斯特不敢迟疑,立即动身回到了部队中,可是他却发现发出这封电报的人竟然是施陶芬贝格。
当然,施陶芬贝格不会无端把克莱斯特请回来,他和克莱斯特共同商议,要在希特勒检验新军服的时候,刺杀希特勒。整个计划是这样的:为了阅兵式,德国设计了新的军服,已经生产出来的一批样品,会请一些军官和士兵试穿,克莱斯特就是试穿新军服的军官之一,到时候,克莱斯特会把炸弹捆绑在自己的腰部,等希特勒前来检验时,便引爆炸弹。
遗憾的是,这个计划还没有实施,盟军对德国境内进行了一次轰炸,所有的新军服全部毁掉了。希特勒也因此取消了阅兵式。无奈,秘密组织只好按兵不动,等待下一个机会的到来。
1944年6月,施陶芬贝格成为了德国后备军司令弗洛姆将军的参谋长,这个职位上的晋升让施陶芬贝格十分兴奋,因为这个职位会让他有更多近距离接触希特勒的机会。为了刺杀希特勒,他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准备,甚至用残剩的三根手指不断练习安装操控英国制造的定时炸弹。
1944年7月11,施陶芬贝格终于等来了一个机会,他提前准备好了炸弹。原本设想的是将纳粹的三魔头希特勒、希姆莱和戈林一起杀死,让纳粹组织在德国彻底灭绝。可是,他和希特勒以及戈林在一起整整待了半个小时,仍然没有等到希姆莱到场,所以,施陶芬贝格放弃了这次机会,没能引爆炸弹。
7月15日,施陶芬贝格放弃原来想要杀掉三魔头的想法,主要干掉希特勒就可以。当时,希特勒一个人在房间里,炸弹已经准备好了。施陶芬贝格走出了打了一个电话,他通知自己的同伴,这次他准备动手和希特勒同归于尽。可是,当他回到房间,准备引爆炸弹的时候,希特勒已经不在了。
7月19日,施陶芬贝格接到通知,希特勒命令他在20日下午一点钟到达“狼穴”进行关于“人民步兵师”进展的汇报工作,狼穴就是当时希特勒藏身的秘密地堡。这一次,施陶芬贝格暗下决心,一定要引爆炸弹,干掉希特勒。第二天,天气很好。施陶芬贝格在自己的公文包里放入了两枚炸弹、一个定时引爆装置、一件衬衫。做好一切准备,他便带着自己的副官哈夫登中尉来到了希特勒的“狼穴”。上午十一点,负责接待施陶芬贝格的人感觉他的皮包有些异常,似乎比别人的皮包要重许多,想要进行另外的检查。施陶芬贝格泰然自若,他说:有很多事情要谈,准备的资料自然要多一些。
十二点钟的时候,施陶芬贝格进入了最高统帅部长官凯特尔的办公室,得知原定于下午一点的会议提前到了十二点半,因为墨索里尼在下午两点钟会过来。时间已经仅剩下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了。施陶芬贝格钻进了厕所中,他左眼失明,左手只有三根手指,在这样的境遇下,施陶芬贝格开始进行炸弹的组装。天气炎热,再加上时间的压迫,施陶芬贝格十分紧张,因为紧张,他的动作也逐步减慢。凯特尔一直催促施陶芬贝格,所以,施陶芬贝格只好改变计划,将炸弹减少为一枚,定时减少到12分钟。
因为方才的紧张,施陶芬贝格的衬衫都已经湿透了,他换好自己的备用衬衫,便进入了会场。施陶芬贝格在这之前一直以为会在地下室进行,在地下室进行十分利于炸弹的爆炸,因为地下室都是钢筋混凝土,炸弹的威力会集中在一起。可是,让施陶芬贝格意外的是,会议并没有在地下室进行,而是一间木屋里,这个木屋有三个窗户。施陶芬贝格十分失望,如此一来,只有一枚炸弹的话,威力会大大减弱的。
会议开始了。希特勒背对着门,坐在正中央的桌子前。他一边摆弄着手里的放大镜,一边挺陆军参谋总长兼作战处长豪辛格将军进行汇报。在希特勒的周围还有20几个军官站立着。施陶芬贝格也站在了桌子旁边,他顺手把装着炸弹的皮包放在了桌子下面,距离希特勒的距离不过两米。施陶芬贝格看看时间,还有五分钟炸弹就要爆炸了。施陶芬贝格请求离开一下,便急忙溜出了这个小木屋。
就在施陶芬贝格离开之后,一位军官想要看清楚地图,而施陶芬贝格的皮包此时十分碍事,他便随手拿起来,放在了桌子底座靠外的一边。如此一来,炸弹和希特勒的距离就变远了。恰恰是这个小小的动作,让希特勒免于一死,也让德国的历史发生了改变。炸弹爆炸之后,有四个人当场死亡。希特勒虽然没死,但是也受了重伤,他的大腿被烧伤了一大片,头发也被烧焦了,耳膜还因为巨大的声响而被震坏了。
一声巨响之后,火蛇喷射而出,浓烟也滚滚而来。施陶芬贝格暗喜,不出意外,房间内所有人都应该被炸死了,包括希特勒。炸弹爆炸之后,警报便拉响了,但是,施陶芬贝格还是顺利走了出去,并抵达了机场,飞往柏林。到达柏林之后,施陶芬贝格开始命令秘密组织内的人立即执行“瓦尔基里计划”。但是,才过去几个小时,他们就接到通知,希特勒并没有被炸死。克莱斯特立即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了施陶芬贝格,要他尽快想办法。
下午六点,受伤的希特勒发表了讲话,他说一伙军官正在试图谋权篡位,但是,天意难违,让他免于一死,继续为人民服务。希特勒虽然受了伤,但是气愤之下的他立即展开了报复行动。他决心找出要刺杀自己的人,宁可错杀一千,不愿放过一个。他逮捕了七千多人,杀害了其中的五千人,这其中就包括施陶芬贝格和克莱斯特的父亲。幸运的是,施陶芬贝格和克莱斯特的父亲只是被枪决,而被逮捕的人中,很多都遭受了德国秘密警察,也就是盖世太保的酷刑,最后被金属丝吊死或者铁钩子钩死,其手段十分残忍。而且,这些过程还会被拍摄下来,让希特勒进行观看。
最终,施陶芬贝格也没能逃脱厄运,他和自己的四个同伴都被抓获了,被判处死刑,执行枪决。施陶芬贝格一直在为自己的同伴求情,希望可以处决自己,饶恕他们。最后一刻,他用尽力气大喊:“我们神圣的德意志帝国万岁!”随着一声枪响,施陶芬贝格倒了下去,这一年,他只有36岁。
施陶芬贝格死后,他的尸体被埋在了执行枪决的刑场附近。但是,希姆莱并不解气,为了杀一儆百,他命令人把施陶芬贝格的尸体挖了出来,将尸体进行焚烧之后,又把骨灰塞进了污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