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大清帝国游戏 > 第二章 经济制度的变革(第1页)

第二章 经济制度的变革(第1页)

u0002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是大清盛世的一项重要内容,当然也是一个重要标志。清朝人口大增,乾隆时期已达三亿,相对使粮食作物的产量需要更加提升。清朝采取开垦荒地、移民边区及推广新作物以提高生产量。由于国内与国外的贸易提升,经济农业也相对发达。手工业方面改工匠的徭役制为代税役制。产业以纺织和瓷器业为重,棉织业超越丝织业,瓷器以珐琅画在瓷胎上,江西景德镇为瓷器中心。清朝商业发达,分成十大商帮。其中晋商、徽商支配中国的金融业,闽商、潮商掌握海外贸易。

停止圈地,推行“更名田”

中国的老百姓在明清之际的数十年间,可谓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明朝的腐败统治,加上镇压农民起义和防止满洲入侵,所有的财政费用,全都摊在百姓头上,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明朝被推翻,满洲人入关。他们最初带来的不是先进的生产力,而是很多落后的东西,以及野蛮的烧杀抢掠和武装镇压。所以,这一时期,老百姓遭受的苦难最重。当时的北方,直隶是“极目荒凉”,“百姓流亡十之六七”,山东“一户之中止存一二人,十亩之田止种一二亩”,说明当时老百姓逃亡或死亡现象已相当严重。南方的一些城市如扬州、嘉定、江阴、松江、漳州、南昌、广州等,都受到兵燹,湖广地区也是“城无完堞,市遍蓬蒿”。

由于军事上的胜利,满洲贵族开始为所欲为,肆无忌惮地侵占他人的土地。清朝统治者为了满足满洲贵族对土地的贪欲,于顺治元年(1644年)下令圈地,前后共占耕地面积达666794顷,一部分作为满洲贵族的庄田,另一部分则分给八旗旗丁。圈地令虽然规定只圈“近京各州县无主荒地及前明皇室勋戚所遗留庄田”,但在实际过程中根本不按此规定执行,很多农民正在耕种的土地也被圈进去,农民们被强行驱逐到离京较远的“盐碱不毛之地”进行耕作。北京附近的农民有些逃往河南,有些逃往口外,还有一部分人沦为满洲贵族或八旗旗丁的庄客,备受八旗庄头的蹂躏、奴役和剥削。

清初的这些政策不得民心,各地展开了各种形式的斗争,如江南的反剃发斗争、直隶人民的反圈地斗争、闽广地区的反迁海斗争等等,迫使清政府采取措施,停止倒行逆施,实施一些缓和社会矛盾的政策。

2-1明清时期土地公陶质神像

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下诏停止圈地,宣称满汉军民,应一律对待,凡是该年所圈占的旗地,必须立即退还汉民,而在山海关、张家口等处划拨闲地换补。康熙二十四年(1685),又正式规定,对于民间所开垦的田亩,从今以后,永远不准圈占。同时又对八旗庄头的横暴进行一定的限制。这些措施,缓和了因圈地而激化了的民族矛盾。

在明末农民战争中,大批官僚、勋戚、地主豪绅遭到沉重的打击,有的被打死,有的逃亡。这样,他们的土地就成了无主之地。原本耕种地主土地的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这种现象很普遍,在直隶、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湖广等地的明朝王公勋戚的庄田,其中除直隶的一部分被清朝政府圈占外,其余的不是荒废,就是仍由原来的佃农耕种。这些佃农事实上已摆脱了王公勋戚的奴役而成为自耕农民。清政府对这种事实从法律上给予了承认,承认他们的土地所有权,把这些被农民耕种的庄田称为“更名田”,“与民田一例输粮”。清朝政府的这一措施,使一些抛荒已久的土地得到了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康熙年间,清政府还采取措施,鼓励开垦荒田。对老百姓开垦出来的荒田,承认他们的所有权,三年之内不用缴纳租赋。以后又宽限到四年、六年甚至十年。对于确实有困难的垦户,政府还贷给耕牛和种子。国家还充分调动民间的力量,鼓励乡绅大户招民垦荒,规定:凡垦田二十顷以上的,如果有文化,就授予县丞的官职;没有文化的授予把总的官职。垦田百顷以上,文者授为知县,武者授为守备。

从圈地到停止圈地,再到认可“更名田”,是清朝在土地政策上不断进步的表现,是对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清朝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土地政策的调整息息相关。

实行“摊丁入亩”制度

“摊丁入亩”是康乾时期实施的一项重大的赋税制度变革,是中国封建社会内部生产关系的又一次重大调整。这个制度今天看起来是很平常的,就是把人头税摊到田亩中,按田亩的多少征收赋税,但它却是对实行了一两千年的封建税制的改革,而且它本身从提出到开始试行,再到不断完善,正式实施,也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中国封建社会的赋税征收,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实物地租,即征收米、麦等实物,在晚唐杨炎实施两税法以前,是按人头征收的,两税法后,主要按土地面积和肥瘠确定征收数额;二是差役,也是一种人头税,承担国家或地方的公共事业。历代虽各有变革,但其基本方面却是长期沿袭,至明中叶前,基本上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此后,首次重大改革,当属明万历初年张居正实行的“一条鞭法”。它把历代所行实物税和各项差徭,统统折成银两交纳;原来由地方里甲自办,改为由政府统筹办理。人头税部分转归于“地”或“粮”中,即丁银的摊派,有一部分由地粮来承担。这一改革,有利于防止和杜绝地方作弊,缩小赋税摊派不公的程度,缓和社会矛盾,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清承明制,在赋税制度方面,承袭其“一条鞭法”,并进一步完善了新的税制,将名目繁多的各个赋役项目合并,统称为地丁钱粮。一条鞭法虽然把一部分丁银并入田亩中征收,但丁银并未被废除。有的地方,丁银负担还极为沉重,如山西等地每丁纳银至四两,甘肃巩昌甚至达八九两。农民逃亡现象时有发生,各地官吏又害怕中央催逼,往往少报人数,这一方面影响了清朝的税收;另一方面,那些逃亡的农民相互联络,结成党类,对清朝的统治毕竟是一种潜在的不安定因素。于是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熙颁布谕旨宣布,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全国的丁银额为准,以后额外添丁,不再多征。这叫“圣世滋丁,永不加赋”。

2-2清朝时期钱币

这是实行摊丁入亩的第一步。这一措施,把全国丁税总额基本固定,不再随人丁的增长而加重,对于少地或无地的广大农民及手工业者,有一定的好处。他们承担着全国人头税的绝大部分,丁税不增,其赋税负担就相对稳定。但是,毕竟人头税没有取消,而且时间一长,赋役不公的现象日益显露。由于是按户征收人丁税,生育死亡的变动不能及时反映到税收上,这就出现几十个人才纳一个人的人丁税,或一个人承担一二十丁的人丁税的情况,从而造成了新的不均衡。再加上地主富豪勾结官吏,弄虚作假,逃避差役,负担最重的仍是少地无地的农民。山西布政使高成龄在一份上疏中就反映了这种情况:“富者田连千亩,竞少丁差,贫民无地立锥,反多徭役。”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也有人敏锐地看到了。如河南巡抚田文镜就说,丁税与田赋一样,也是国家正式的税收项目,与其摊派到人,造成大量贫民,不如把已固定的人丁税银摊在田亩银中统一征收使赋税更加均平。“摊丁入地”在康熙后期已在部分省区实行。如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清廷首先批准“广东所属丁银,就各州县地亩摊征,每地银一两摊丁银一钱六厘四毫不等”。然而,这只是“摊丁入亩”的试点工作。

正式的摊丁入亩,始自雍正初年。雍正元年六月,山东巡抚黄炳请求允许山东依照浙江省例,将丁银摊入地亩输纳。雍正没有批准。九月,户部又讨论直隶巡抚李维钧奏请“摊丁入地”的报告。雍正也是没有马上批准,而是将此事交给九卿詹事科道官员议论,让他们把最后议定的结论向他报告。后来,他批示巡抚李维钧关于“摊丁入地”的报告,照户部原议执行。户部的意见是:准许将丁银摊入田粮之内,自雍正二年为始,造册征收。这样,直隶就成为第一个正式实行“摊丁入亩”新政策的省份。

在直隶的带动下,又得到朝廷的同意,其他各省纷纷仿效。计有山东、福建、河南、浙江、陕西、甘肃、云南、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广西等十三省相继实行“摊丁入亩”。至乾隆初年,山西和贵州两省也完成了这项赋税变革。只有盛京、吉林等清朝的“龙兴”之地,情况特殊,直到清末才进行改革。

摊丁入亩制度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事件,而是经过了长期的酝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这一制度对当时历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在一定程度上平均了赋役负担,促进了赋税征收的公平合理;进一步削弱了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推动了人口的迅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地主的土地兼并,保证了清政府的赋税收入,从经济上进一步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治理黄河,消除水患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明依偎她而产生,中华民族在她的哺育下进入农耕社会,发展生产,繁荣文化。中国古代社会的治乱兴衰与她密切相连。因此,她已成为我们中华文明的象征,被赋予了丰富的人文内涵。

由于地理的原因,黄河又是一条多灾多难的河。历史上黄河决口,河水肆虐,给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历代统治者为治理黄河大伤脑筋。能不能治理好黄河,是对统治者治国能力的考验。康乾之世,就面临着这种考验。

自崇祯以来,黄河频繁泛滥成灾,危害严重。据《清史稿》记载,黄河大患始于李自成在崇祯十五年(1642年)决黄河堤淹开封城。这次决堤,造成很多无辜居民的死亡,后果很严重。加上连年战乱,黄河堤坝失修,一到雨季来临,黄河决口就不可避免。入清后,从顺治元年(1644年)夏,黄河又回到李自成决堤前的故道,即由开封北,蜿蜒东流,经安徽、江苏等省,与淮河汇合,经云梯关入海,与今天从山东东营入海不同。在顺治帝统治的十八年里,黄河几乎年年决口,由于当时战事尚未结束,清政府财政紧张,拿不出更多资金大规模整修,所以水患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康熙即位后,黄河形势依然严峻,水患有增无减。黄河泛滥,殃及淮河,而与之相连的大运河也同时被冲,遂使“运道中梗”,南北交通断绝,南方粮食不能北运,首都的粮食供应受到威胁。康熙帝深感问题的严重性,他亲政后,就把三藩、河务、漕运问题列为优先解决的三件大事,“夙夜廑念,曾书而悬之柱上”,时刻不忘提醒自己,尽全力加以解决。很清楚,他把治理黄河与漕运提到治国、安定天下、巩固政权的高度来认识。

由于黄河下游淤塞严重,黄河水漫流南下夺淮河河道入海,黄淮合流,水势凶猛,堤决沙沉,造成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地区连年遭受洪涝灾害。特别是苏北的高邮、宝应、兴化、泰州等十几个州县,地势低洼,每逢雨季到来,洪水下泄,河道不畅,以致洪涝频繁发生。康熙十六年(1677年)黄淮两岸堤坝决口几十处,苏北地区一片汪洋。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康熙忧心忡忡,决心尽早治理黄河。康熙十六年,康熙任命安徽巡抚靳辅为河道总督,负责整治黄河、淮河和运河。靳辅为人刚正清廉,做事认真负责,有大刀阔斧、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他上任伊始,就开始了实地调查,曾在一天之内,给康熙上了八道奏疏。他认为,治理黄河,必须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上采取措施,河道、运道一起治理。在具体治理措施方面,他注意借鉴前人的经验,又根据具体情况,因势利导,随时制宜。他延请水利专家陈潢,精心勘察,周密规划,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治河措施。他们选择黄河、淮河、运河交叉的苏北淮阴一带作为治理重点,先后在江都修筑漕堤,在高邮设置滚水坝,在山阳、邵伯建减水坝,使淤塞的河道得到疏浚,黄河复归故道,暂时缓和了黄淮泛滥成灾的危局。在运河沿岸修筑长堤,深挑清水潭一带的运河河道,目的是疏通运河漕运。经过几年的治理,水患初步解除,水归故道,漕运无阻。长期受水涝灾害的苏北几个州县,终于摆脱了困境,水洼变成了良田,下河地区连年获得好收成。此外,靳辅又在河南考城、仪封、封丘、荥阳一带筑堤修坝,也取得不错的效果。总的来看,康熙二十二年以前,靳辅对黄河的治理,基本上使黄、淮复归故道,避免了大规模的水患,保证运河基本畅通。康熙二十三年以后,治理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那就是一方面巩固已有的成果,另一方面寻找永久性的解决办法。

2-3靳辅

靳辅对黄河、淮河的治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的治河方案有时遭到朝臣和水利专家的反对。一些方案实施以后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在他任河道总督的近二十年间,几次处在风口浪尖上,遭到弹劾。幸亏有开明的康熙帝为他做后盾,康熙对靳辅的忠诚、果敢、沉着和坚定,深信不疑,多次力排众议,维护他的威望。在靳辅的意见受到激烈争论时,康熙总是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甚至听取最底层的意见,表现了很好的民主作风。他不仅重视理论论证的合理性,而且看重治河方案所取得的实际效果。他自己时刻关心治河形势,亲自研究治河方略,所提出的建议对正确解决治理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康熙对靳辅和陈潢的治河功绩是肯定的,但随着治河形势的不断变化,康熙与靳辅也有分歧,以致康熙二十七年,靳辅被免职。但此后不久,康熙就觉察到靳辅治河方略的正确,要求新任河总继续遵循靳辅的治河思路。康熙南巡,靳辅被特召随从。南巡途中,康熙也处处听到江淮百姓、船夫对靳辅的称赞,念念不忘他的好处,又亲见靳辅所疏理的河道及修筑的上河一带堤坝,确实卓有成效,感到对他的处分失当,于是下令恢复他以前的衔级。靳辅在家闲居三年期间。仍然为治理黄河献计献策,发挥了一个治河专家的作用。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康熙再次起用靳辅为河道总督,年迈体衰的靳辅,又为治河事业奋斗了四年,于康熙三十五年十一月死于任所。清廷给靳辅以隆重的祭葬,并批准江南人民的请求,在黄河岸边为他建祠,追赠他为工部尚书。

一个为国家、为人民做了好事的人,人民会永远记住他的。靳辅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靳辅之后,继任河道总督在康熙的亲自督促下,遵循靳辅和陈潢的治河方略,巩固了成果,基本上消除了黄河中下游各省多年的水患威胁,为江淮地区的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