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严重说明两个问题,一个是贾三完全忽略了将来会存在的一个渡海作战的运力问题,另外一个就是贾三的船队根本就还没达到彻底垄断辽东海上运输的目的。
虽然,江南的商帮,还能喝点汤,比起晋商商帮因为拥有海运和码头控制权的优势,自然不会轻易从辽东海域上消失。
晋商的崛起,其实从明初就开始了,到了明末的时候,更是已经积累了相当巨大的财富。
明朝刚立国的时候,因为政局和制度的原因,晋商凭借“盐引”从中获取售盐和粮食的利益,从而促进了大型商帮的产生。
可随着“盐引”制度的腐朽崩溃,以及盐政、边军被腐朽侵蚀,随着明末局势动荡不安,明朝政府亦限制对后金—清朝进行大规模商业贸易。
但是,对于商人来说,他们为了追逐利益,可以采取各种办法而不折手段。
所以晋商仍然不顾艰险与鞑子进行贸易,为其提供了粮食,铁器,马匹,布帛等大量战略物资。这其中有八大商帮,后来也称“满清八大皇商”,也即王登库、靳良玉、范永斗、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那可都是妥妥的卖明大汉奸。
在明朝政治日趋腐败和社会动荡的关头,商人特有的灵敏嗅觉,使他们看到了清朝的崛起和统一天下的野心,于是在正常贸易之外,暗中为清军输送军需物资并提供关内各种情报,直接搞起政治买卖。
清军入关后,顺治没忘为己入主中原建立过赫赫功业的八大家,在紫禁城便殿设宴,亲自召见了他们,并赐给服饰。
宴上,顺治要给他们封官赏爵,八大家受宠若惊,竭力推辞。
于是,顺治便将他们封为“皇商”,并籍隶内务府。
范永斗被命主持贸易事务,并“赐产张家口为世业”,其余七家,亦各有封赏。
从此范永斗等取得了别的商人无法享有的政治经济特权,范永斗不但为皇家采办货物,还凭借皇家威势,广开财路,漫天作起买卖来。他除经营河东、长芦盐业外,还垄断了东北乌苏里、绥芬等地人参等贵重药材的市场,由此又被民间称为“参商”。转眼,范永斗成了拥有数百万之富的大皇商。
至于其他七家,也是赚得盆满钵满。
“树大招风呀!”朱信又无奈笑道。
“凡头儿,我的大帅,我能力有限,该做的,都做的,不该干的,也干了。这群晋商,关系深厚,我也不能把他们都赶出去。和那些南方人一样,我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王则无奈道。
他说的也是事实,要不是如今的大明红人袁崇焕在为朱信撑腰,而朱信又指派贾三干起了这些“勾当”,各股势力恐怕早就联合起来把贾三给弄死了。
“先不说晋商的事情,我将来一定会收拾他们。就说这教育的事情,大半年前,我就让你去请些德高望重才学兼备的名士先生前来我团山执教,可你呢?你倒好,都给我找来了一堆老学究,腐朽昏庸,我回来的时候,在路上就见到几名他们教授的生员,非得和百姓扯什么犊子,说要种五谷,不能种歪门邪道之玉米土豆番薯这三邪,真他娘的气死我了!”
朱信越说越气,王则听罢,也顿时愣住。
“他娘的,不想活命了?还真有这样的事情?”
喜欢拯救大明:从大明最后十七年开始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拯救大明:从大明最后十七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