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见陛下。”周岚月直接忽略了对面的宁深,朝长公主笑道:“劣币之事查出些东西来,臣正要去崇政宫禀报。”
朱绣听朱缨说起过周宁二人的矛盾,暗暗感到好笑,接话道:
“我与宁尚书受陛下传召前来,既如此,就请周大人与我等同行吧。”
周岚月笑得无破绽,应了一声“是”,瞅了宁深一眼。
宁深没说什么,一抬眼却与周岚月对视。二人默契地同时将视线移向别处,随即一左一右把朱绣隔在中间,一道朝崇政宫去了。
---
帝王书房极是宽阔,同时容纳几十人也不显拥挤。殿内麒麟金炉中香气氤氲,烧得正旺的银炭不时发出噼啪声响。
众臣已悉数到达,按官职品级有序肃立,等待皇帝开口议事。
“陛下,周大人并非阁臣,参与内阁议事怕是不成体统。”
见周岚月在玉阶旁安然而立,俨然把自己当成了内阁辅臣,刑部尚书汪成异议道。
“无妨,朕要说之事她也有参与。”朱缨睨了他一眼,淡道。
这汪成她记得,曾经是许氏的门生,不过她去江北时还没听过朝堂有这号人,这几年无功无过,勉强爬到了刑部尚书的位置。脱离许氏多年,许家的知情识趣半分没学到,反倒与其他世家党羽走得颇近。
当初没让周岚月进内阁,一是因为周家她老爹正值盛年还未荣休,仍是内阁大臣,父女二人同在内阁未免失衡,令众臣不满;二是因为她需要一位心腹做直属于自己的耳目,控制了乾仪卫,行事也可方便些。
周岚月心思敏锐,行事果断,平日里有内阁商议之事,朱缨也从不对她避讳。
汪成听罢也不好再说什么,退回先前的位置,不着痕迹向右前方向一瞥。
见时候差不多了,朱缨清声道:“今日召各位爱卿前来,是为先前的劣币一事,严卿。”
“是。”严庚祥恭敬应下,出列道:
“有乾仪卫从旁协助,劣币清查之事已全部结束,除了先前陛下手中那几枚外,还在魏都几十户百姓处发现,数量不多,如今已全部召回。”
“臣已将各地送上的消息一一看过,得知劣币只在魏都有过踪迹,且均出于德宁钱庄。此外,所有劣币皆产自康乐九年至十一年,其中铜含量不足正常钱币的一半,乃是以铅代铜所铸。”
先前那些劣币朱缨已在朝堂上公之于众,此时众人均是了然。那些铜钱看似寻常,但仔细辨别便知分量不够,且质地脆而易碎,原来是减少了铜、增加了铅的缘故。
“德宁钱庄······”大臣中不乏有人记得这曾是宁氏的产业,议论声渐起。
“诸位大人不必猜疑,康乐八年先帝下令官家禁商,自此德宁钱庄便被发卖,与宁氏扯不上干系。”宁氏是外戚,朱缨不便开口,朱绣开口解围道。
宁深拱手,接话道:“宁氏家业清白,早在先帝禁商时便脱了个干净,绝无逾矩之事。”
“宁尚书无须多虑。”
严庚祥身为内阁次辅,在朝中影响颇深,见自家学生遭疑,自然不会袖手旁观:“此次清查若无宁家提供线索,户部行事绝不会如此顺利。”
这位严阁老是先帝在位时一力提拔上来的寒门子,一向只忠于皇帝,是康乐帝为制衡世家培养出的心腹,也为朱缨留下了一位纯臣。
“宫外情况如此,宫内朕已命人查过。”
朱缨道:“其余宫室皆无大碍,仅坤宁宫一处查出一匣子德宁钱,但并非铅所制,乃是正常的铜钱,诸位爱卿不必挂心。”
这说法是之前她与谢韫商量好的,坤宁宫查出劣币一事不算小,如今朝堂之上势力难分,她作为皇帝,尽数坦诚未必是好事,不如暂且隐瞒,先在暗中查。
前半句话让众臣心一提,待到朱缨话毕才又放回肚里。
“岚月。”朱缨唤了周岚月一声,示意她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