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讲的内容,我就是跟不上,有时不明白啥意思,根本理解不了,更记不住。时间久了,也就不爱读书,写出来的作文也总是干巴巴,东一句西一句,没有什么逻辑性,只是为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而且一遇到难题,我就不知道该用什么公式解……这可怎么办呀?我还要考大学呢!
1痹诶斫獾幕础上进行记忆。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做记忆的实验中发现:为了记住12个无意义音节,平均需要重复25次。为了记住36个无意义音节,需要重复54次。而记忆六首诗中的480个音节,平均只需要重复8次!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凡是理解了的知识,就能记得迅速、全面而牢固。死记硬背效果并不好。理解记忆是以理解材料内容为前提的。所以,我们要“先理解、后记忆”,而不要从一开始就逐字逐句地死记。
2弊プ√卣骷且洹H纾骸跋摺薄ⅰ扒”、“浅”、“栈”,根据声旁我们可以知道它们的读音大致与“笺jian”相近,根据形旁我们可以知道它们的字意内容分别与“丝”、“金”、“水”、“木”等事物有关。这样,理解好了,记忆是不是就轻松多了。
3背⑹圆煌的记忆方法。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可以尝试不同的记忆方法,保证记忆效果。常用的高效记忆法,如多通道记忆法、谐音记忆法、口诀记忆法等,都可以尝试一下。
4贝右延械木验出发。理解必须建立在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理解能力,是在经验水平和智力水平的基础上培养和发展起来的。所以,要遵循从已知到未知、从不确切的知识到比较确切的知识、从具体到抽象、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近到远等一系列循序渐进的规律,使理解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5比诨峁嵬ā>褪墙所理解和记住的各种局部内容,联系起来反复思考,全面理解。这样更有利于加深记忆。
6倍土抖懒⑺伎寄芰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做好课前预习,课堂上认真做笔记,边听边理解,课后及时复习总结,并独立完成作业,最后还要进行课外阅读等。遇到疑难问题,应该自己先思考,解决不了时再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对课本知识要有批判意识,多问几个为什么,独立思考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记忆效果。
7笔导运用。所学的东西,是否真正理解了,还要看在实践中能否运用。如果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就“卡壳”,那就说明并未真正理解。真正的理解是有具体标准的:一是能够用语言和文字解释,二是会实际运用。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会继续深化理解。
很多人都是抓住要记忆的内容,连阅读一遍的习惯都没有,就开始背诵一番。有时一篇课文要背诵几十遍才行,这样的背诵方法绝对是不可取的,它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并且容易遗忘。所以,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背诵所有知识,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因为,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记得牢、记得久。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记忆也不牢固,很容易就会忘记。没有理解的东西,只能算是背下来,根本不会运用,这样也无法真正掌握知识和提高成绩。而真正做到理解就是要懂得记忆内容的实际意义,对某些知识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不仅能回答“是什么”,而且能回答“为什么”。只要理解了,记忆也更容易持久。反过来,记忆又能帮助理解,知识多的人也往往是理解能力强的人。
连锁记忆法
今天我们进行了政治测验,因为以前都背过,一个半小时后我满心欢喜地交了试卷,本以为会得高分,可结果却令人失望。一看试卷才知道,自己在进行论述的时候,少答了好几点。怎么会这样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去问老师,政治老师告诉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我没有运用连锁记忆法,而且这种方法也适用于其他学科。
1被动连锁。主要是指连锁是逐级进行的,它要求上下级之间保持由上往下滑的趋势,若没有滑动趋势,就不能顺利地引出下一个记忆对象。如钢笔与凳子,联想钢笔放在凳子上不太好,因为是一种静态印象,动不起来。若联想为钢笔从空中飞下来落在凳子上,通过运动留下动态印象,这要比静态印象要深刻得多。
2钡ハ蛄锁。连锁时,要求上级引出下级,而且只能引出一个确定的下级,不能出现多个并列的下级。如卡车与马,联想卡车被马追上了,不太符合实际。应该通过卡车主动性地引出马,而不是被动的,否则单向性不强。因为卡车被马追还是被牛追,容易出现混淆现象。如果联想卡车压死一匹马,卡车的主动地位就体现出来了,留下的印象就会比较深刻而且不容易混淆。
3狈较蛄锁。连锁时,必须保持先后关系,次序不能颠倒,否则会中断连锁。如夜空与星星,联想为星星在夜空中闪烁,这样很不好,恰好弄反了原来的位置,原来是要通过星星引出下一级,若把星星放到前面去了,后面的夜空就找不到下级了,就会造成连锁中断。如联想为夜空下面悬挂着很多星星,这样就清晰多了。
4鼻别连锁。连锁联想时,要造成多种变化,形成强烈对比,尽量避免把相近的事物联想在一起,避免产生同类抑制现象。如汽车连火车再连拖拉机,联想为:汽车推火车,火车推拖拉机,两次联想的模式没有变化容易产生抑制现象,不好。可以这样联想:汽车推火车,火车撞翻了横在道上的拖拉机。
“连锁记忆法”,就是通过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将其重新组织成一句有意义的话,使之成为一个小故事或者有意义的小片段。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之间或许不存在直接性的必然联系,但是可以将没有规律的词像锁链一样通过故事串联在一起,一环套一环,易于记忆。如:要想记住爆米花、图书馆、狼狗、书包、大树、太阳、石头、救护车、方便面、电视、牙签、餐巾纸、电话、火警、行李这15个词语。你就可以这样来进行记忆:“我吃着爆米花去了图书馆。路上碰到了一只狼狗追我,我就跑。跑的过程中书包丢了。狼狗还追我,我就爬到大树上去了。上了大树以后呢,太阳太晒,我被晒昏了,从树上掉了下来,掉到一块石头上。然后就来了个救护车把我送到医院去了。在医院,我一边等待治疗,一边吃方便面。吃完方便面就看电视。看电视时拿出牙签剔牙,然后用餐巾纸擦嘴。突然接到电话,说发生火灾,于是提起行李就跑去救火。”这个故事逻辑性比较强,也非常生动形象。
系统记忆法
每天都要学习不同的知识,而且这些知识点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那就是很散,给人一种零零碎碎的感觉,没有系统性。因此,记住了这个,忘记了那个,可怎么办呀?真是急死人了。妈妈发现我的异常,主动了解情况后,告诉我采用系统记忆法来记忆问题就解决了。
1惫辜芴逑凳鳌U飧鍪魇强盏模仅仅是一个结构。在开始的时候,可以以教材的目录、章节为节点,构架体系树。
2闭页鲋识点。通过分析、归纳,将知识点的特性,特别是与其他知识点或者外界的联系发掘出来,这样联系起来,自然就会形成一个系统,很容易记忆了。
3苯知识点挂在体系树上。这些知识点就相当于树的叶子、果实、花等。可以根据知识点的特性,调整体系树结构。如根据感觉和推理,留出体系树的空缺部分。有些教材仅仅是一个方面的内容,适当的空缺就是和其他相关教材或学科的接口。这样来记忆,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密切了知识之间的联系,使你轻松获得更多的知识,丰富了你的知识含量,也能让你集中记忆这些内容,方便得多吧!
4薄耙洹钡墓程。因为构建体系树,需要运用的思考才可以完成。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就已经开始包含“忆”的成分了。只有“忆”,才可能取用其他知识点,与此知识点发生联系。体系树需要不时地回想,以扫描缺少的枝叶,再及时地集中精力,将遗失的枝叶重新挂到体系树上。回想的过程就是“忆”的过程。要做到心中有“树”,就是“忆”的基础上的体系树。忆的次数多了,想不记都困难了。
5薄凹恰焙汀耙洹钡耐骋弧!凹恰焙汀耙洹笔橇礁霾煌的过程,但是他们不是孤立的,而必须交错行进。根据“忆”的需要去补充“记”,将使“忆”更有效,也更完全。
系统记忆法是系统学习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记忆法要求人们把需要记忆的内容的关系层次弄清,尽可能地以更大的整体模块来记忆。最好还能够结合以前已经知道的内容,组合成有机单元来记忆。当你掌握了这种记忆方法后,相信你再也不会感觉知识点零散而不容易记忆了。
颜色记忆法
对于我来说,记忆篇幅较长的文章,是相当乏味的,加上不知道重点记忆,拿到一篇文章就从头到尾的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背诵。时间久了,还是背不下来,必然就会失去记忆的兴趣。朋友知道后,告诉我用颜色记忆法。所谓颜色记忆法就是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在课文上画出难点,逐一击破,再联系在一起,就很容易记忆了。难的内容背下来了,整篇文章还会不会吗?
1鄙彩鲜艳,可以刺激记忆。这就是为什么市场上那些带图画的彩色书深受小朋友喜爱的原因了。其实中学生和小学生一样,大多对花花绿绿的东西记忆深刻。这是因为色彩可以通过眼、脑结合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一种视觉上的冲击,给视神经造成强烈的刺激,进而在大脑中留下的印象极为深刻,起到加强记忆的目的。所以,在黑白为主的课本上用颜色圈点出来的难点就显得格外耀眼,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就容易记忆多了。
2辈捎貌煌颜色加以区分。不同的内容要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分别标记,这样有助于联想记忆。如在语文课文中,生字用红色,成语就可以用绿色,重点句子就可以用黄色……总之,知识点不同,就采用不同颜色加以区分。
3蓖一内容不可涂画太多颜色。对所记忆的内容标注颜色,虽然有助于记忆,但如果颜色过多,就会显得太杂了,给人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这时候,不但不利于记忆,反而会适得其反。所以,一定要注意。
色彩是一种通过眼、脑结合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如果在一堆黑白文字中突然看到彩色,我们会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这就是一种视觉冲击。如果在课本上把重点内容用彩笔画出来,用彩色的笔给知识要点圈注,本来清一色的白纸黑字,对视神经的刺激比较弱,不容易造成深刻印象。用了鲜艳的色彩圈注知识要点,使其比原来更“抢眼”,成为“与众不同”的视线焦点,会给视神经造成强烈的刺激,进而在大脑中造成深刻印象,就能达到加强记忆的目的。
自测记忆法
《论语·学而》篇中,有“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之语,证明自我检测、反省,是自古圣人之举。圣人之所以为圣者,乃自测、自律之楷模也,我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学生,正是增长知识、树立和培养自己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也应当把随时自我检测作为一种自我要求,从中发现自己的对错、优劣,以便下一步有针对性地明白自己该巩固、发扬什么,改进、弥补什么。
1弊晕首源稹T诒呈槭蔽首约海骸凹偃粑沂抢鲜Γ我希望学生掌握哪些问题呢?”如果经常对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从多种角度自问自答,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自问自答能使人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的,增强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而这些都是增进记忆必不可少的因素。
2背⑹曰匾洹T诖竽灾邪岩郧把Ч的知识回想一遍,有人称之为“过电影”,好像大脑里有台电视机,一幕一幕的情景,缓缓而出。这是逼着自己专心致志地去动脑思考和回忆。在阅读和朗读到一定程度后,合上书本试着默默地回忆,如果书本内容非常流畅地回忆出来,说明已掌握好;如果有许多模糊处,就该与原文核对。在回忆的过程中,要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要不以为苦,而以为乐,这样效果会很好。
3蹦写自测。默写出文字符号比只看不写的记忆效果显著。这是因为默写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脑思维积极活跃,必然使知识的记忆得到很好的巩固。
4比〕げ苟獭6运学知识进行争论、探讨或者与其他同学交谈,有意把自己和旁人作对比,以此了解自己究竟掌握到何种程度,还有哪些薄弱环节,不足的地方要纠正,正确的地方要坚持。这样做,不但可以扩大视野,集思广益,而且有益于记忆。
5绷私庾约骸K媸倍宰约禾岢鲆恍┪侍猓看看自己能否正确解答。若能正确解答,证明自己掌握了应该掌握的知识,如果回答错误,说明自己对应该明白的知识还没有弄懂。如此这样,就可以让自己明白学习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