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浙江方面,一闻听联军溃败南京沦陷,这杭州城内便是一日三惊,生恐柳镜晓领兵南下报复。
浙江在东南本身就是兵力少而出名的,浙军总共只有九个步兵团的兵力,分布于省内各地。浙军的上层主要是湖北人,算是旧鄂系的残余,而下层官兵却多数是直隶人,又算是直系的旁枝,在军中有笑话:“武汉人回公馆,保定人下馆子,大名人啃干粮!”
这主要是因为沈家不愿意江浙实现太强的势力,威胁到沈家在长江领域的龙头位置。这次北进,浙江方面原本的意思是出浙军第一师即可,浙军第一师也足足有四个步兵团的实力,几乎占了浙军的半数了。
可是沈大小姐却嫌兵力太少,结果大笔一挥,浙军要出一师一旅,足足六个团,占了浙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二。
自打浙军加入联军之后,浙江督军金科那是念念不忘,每过十分钟就要问一句“我军到了哪里……”
结果部队前进到燕家集后,几天都没联系上来,金科那是“念兹在兹六个团,念兹在兹燕家集……”
念叨着了半天,果然来了好消息,六个团全军进了柳镜晓的俘虏营,十七师精锐南下,前锋已攻占南京,现在向浙省疾进。
金科是岳父大人起家的督军,平日是一平八稳,哪见过这阵势!主力都让江南镝在燕家集丢个干干净净,浙江省内只剩下正规军三个团,只有一个团在杭州,另一个在金华,剩下一个在温州,其余都是不抵用的地方部队,想搞次杭州会战都没机会。
于是金科召集幕僚连开了两天会议,却是一点头序都没有,唯一能办的事情就是让驻金华的那个团赶紧坐火车北上支援杭州,让杭州附近的各个地方部队赶紧向杭州集结。
只是命令刚刚下达,就传来了坏消息,柳镜晓的部队已经过了西塘,嘉善告急!却无一兵一座可以支援,另一路部队则乘坐全国内湖舰队总司令徐震放在太湖之内的几艘大型私人游艇(这是内湖舰队总司令能统辖的全部舰艇)南下,来势更快,湖州已告沦陷!
没过几个小时,又传来晴天恶讯,有一支骑兵大部队已经抵达德清,德清到杭州之间根本没有可以抵挡他们的部队,而现在杭州城内的守军只有区区五千人。
至于援军更是指望不上,杭州附近的地方部队没有一个来援的,大家都保持原地不动,而金华的那个团现在还在集结之中,还没上车!
金科无奈之下,只能派军者前来商议,没想到柳镜晓的领兵主官虽然是个女人,却极其强硬,她只是说一句:“命令你们在十二个小时内无条件投降!”
当金科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过了六个小时,而几千名骑兵和几十门大炮已经在城外随时准备攻城(这是金科自己的回忆,但根据十七师战斗详报,当天抵达杭州附近的骑兵只有骑兵三个连队二百五十人,一个两门制的骑炮兵连六十人)。
第二天早上,杭州城头悬挂出了白旗,而丁宁带领所部骑兵六百人(包括头天夜里赶来的一部分)浩浩荡荡地举行了入城仪式,而在入城仪式举行的时候,有一部分步兵已赶到了杭州,参加了入城式,而入城仪式也因此拖延至六个小时之久。
当入城仪式结束后不到三个小时,一列火车呼啸着驶进杭州城。东南局面已经定了。
第九卷 第四十二章 东南(三)
柳镜晓的专列进了杭州城整整有一天多,陈策和李何一这两员大将方才赶到杭州附近,心中更是后悔不已,柳镜晓已经流露出要委派省长的意思,眼下正是关健时期,自己这两个旅长拉在总司令的后头,这怎么说也是大笑话。
结果一到杭州,柳镜晓当即接见他们,很是勉励一番,又交派他们一个任务。
入杭州城不过一天时间,在外面等待接见的浙省官员已经超过了三百之数,一朝天子一朝臣,谁不想在宝座上继续多呆上几年。
柳镜晓自己也不安稳,杭州城内的鲁军不过千余人,浙军倒有五千,陈策和李何一到来才总算把他的阵脚给稳住。
因此,当天晚上柳镜晓的心情,还专门请了浙省官员到西湖边上看越剧,演的是一出打金枝:“头戴珠冠压鬓齐,身穿百宝锦秀衣,百摺罗裙腰中系,轻提罗裙往前移。当今皇上上我父,我本是金枝玉叶驸马妻……”
演得甚妙,到会的官员却无心听戏,生恐柳镜晓突然心情变坏,吹飞一堆乌纱帽,第二天早目,浙军开出城外进行改编。
浙江督军金科自投降之后,一直没走,留在了杭州城内,还以浙省维持会的会长自许,柳镜晓却不容许他继续呆在浙江,他派李何一到金科传话:“金督军劳苦多年,为国为民大有功绩,眼下可以放马南山,怡然自得了……”
说白了让你快点滚蛋,柳镜晓十分大方,所有地产、存款一律冻结,而且柳镜晓把金科的财务总管也给策反了,结果就是他存在上海的大笔存款及房产也临时变换了主人,唯一的优待条件就是可以运走督军署内一律可以突略不计的物品,只要那件物品的价值不高即可。
于是金科哭泣地带走了全家,顺便带走四车厢的物品,其中包括几百个锅铲、六十多个煤油灯。
柳镜晓对他还不放心,不愿意让他在上海对浙江施加影响,特别交代这一列专列不到上海,而是去天津,如果因为战事影响,也可以转走水路,一切路费由山东方面负责,另外柳镜晓还大方地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