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一平接下来告诉对方,有关收入、财产、欠债、受扶养人、子女教育,以及私有房地产,跟保险金额之间的关系。
然后他把对方手头的保险单接过来,仔仔细细地研究了一番,而十有八九,这些客人所保的总值都不够。
原一平自始至终只想着如何诚实地做生意。如果他觉得对方的确是需要再投保一些,他会坦白告诉对方,并替他计划一个最合适的做法,而通常这些合适的做法,都会比客户原先预定的保险金额高得多。
在很多时候,保险业务员所建议的保险金额,都要比客人实际需要的金额来得低,业务员们这样做无非是怕客人会开口拒绝他们。而原一平可不这样想,他一定提他应该提的建议,而且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他都能很成功地让客户接受他所建议的保险金额。
在一些比较少有的案例里,原一平也会告诉对方不需要再多投保一块钱。总之,他所遵循的原则就是诚实不欺。
“你不需要再买保险啦!我看不出您有什么理由需要再买那么多的保险!”
在原一平的眼中,诚实无异于双向行车道,而且是个途径,是一个能帮助你达到最终目的的惟一途径。
6.放眼更加远大的目标
推销自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有时,你会遇到很多想像不到的困难,你是以怎样的态度来应付“困难”的?面临着困境,是疑虑、畏惧、厌恶、犹豫?你是怀着“试试看”的狐疑态度的呢,还是抱着无畏的气概、坚毅的决心的呢?
坚强的意志,远大的目标,是青年人生命的有力护卫和保障;它能使青年人抵御“挡不住”的诱惑,而不致坠入罪恶的深渊中去。
怀着一个披荆斩棘、破釜沉舟,不惜任何代价、任何牺牲都要达到目标的意志,从这中间,你可以生出一股无畏的力量来。
有着坚强意志的人,在社会中一定能够占得重要的位置,并为他人所敬仰。他的言语行动,表现出有定力、有作为、有主见、有生命之目标,而又必求达到其目标。他坚定地朝着目标前进,如急矢之趋向红心。在这样的一种意志之下,一切的阻隔都会消融逝去了。
在你看到有一个青年,用着斩钉截铁的态度,去实行他决定的计划,而丝毫不存着“假使”、“或者”、“然而”、“并且”等模棱两可,你可大胆地断定,他是不会堕落的,他一定会成功的。
目标的认清,意志的坚定,从这中间,是可以生出一种可以使人成功的力量来的。
假使一个人于某一日,在心中决定了一个新的中心意志,新的生命目标。那么,从那一天起,他就是一个新生的人。他的耳目所接触的四周都已气象一新。昨天还在包围和阻碍他的种种恐惧、狐疑、不快的思想及罪恶的试探,现在烟消雾散了。因为,一个新的中心意志,已经把那些东西一起赶掉了。他的生命现在是统一而不是混乱,积极而不是消极,美而不是丑了。他一切的酣睡着的能力,现在是已经唤醒而准备行动了。
人生在世,有一件事是必须做的,就是去尽力追求实现所有的理想。因为在这个努力里,有着我们的“自我表现”、“本领显示”的机会。这种努力是我们将我们的生命发挥至最好、最高、最完美的境界的大好机会。
假使一个人在一生中没有一个中心意志、最高目标,更不想去执行那意志,达到那目标,那么他的生命多少是一个失败;纵使他为了其他外来的缘故,而肯在事业上努力。人人都知道,要做大事必先精神集中。而这种精神集中,却只能于怀着一个中心意志、生命目标时办到。对于那些我们不感兴趣、不生热诚的事情,我们是不会精神集中的。
有些青年人很想在事业上发愤上进,但为了细故,往往会于一夕之间,抛掉事业,而去迁就环境。他们常常自己怀疑,现在的事业究竟与自己的惰性是否适合。他们一遇挫折,就要灰心;一听到别人在某种事业上得到成功,就要生出羡慕,而要想自己也向那方面去试试。
假使一个青年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态度游移,则可断定,他还没有怀着一个中心意志,他的事业总还与他的天性不尽适合。否则,他的事业,应当与他的中心意志相符,与他的天性相合,而他的事业就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不能分离。
在心中决定一个中心意志,寻觅到最高的生命理想或目标,并且觉得不能不实现,必须实现而后已;不论怎样费力、怎样费时,也仍然不会放弃追求、停止努力——这是使我们的生命成为有价值与得到胜利的原则!
莎莉·拉斐尔在她三十年电台广播员的职业生涯中,曾遭辞退18次,可是每次事后她都能放眼更高处,确立更远大的目标。由于美洲大陆的无线电台都认为女性不能吸引听众,没有一家肯雇用她,她就迁到波多黎各,苦练西班牙语。有一次,一家通讯社拒绝派她到多米尼加共和国采访一次暴乱事件,她便自己凑够旅费飞到那里去,然后把她的报道出售给
电台。
1981年,她遭到纽约一家电台辞退,说她跟不上时代,结果失业了一年多。
有一天,她向一位国家广播公司电台职员推销她的清谈节目构想。“我相信公司会有兴趣。”那人说。但此人不久就离开了国家广播公司。后来,她碰到该电台的另广位职员,再度提出她的构想。此人也夸奖那是个好主意,但是不久此人也失去了踪影。最后,她说服第三位职员雇用她,此人虽然答应了,但提出要她在政治台主持节目。“我对政治所知不多,恐怕很难成功。”她对丈夫说。丈夫热情鼓励她尝试一下。1982年夏天,她的节目终于开播了。她对广播早巳驾轻就熟。于是她利用自己的长处和平易近人的作风,大谈7月4日美国国庆对她自己有什么意义,又请听众打电话来畅谈他们的感受。
听众立刻对这个节目发生兴趣,她差不多一举成名。如今,莎莉·拉斐尔已成为自办电视节目的主持人,曾经两度获奖,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每天有800万观众收看这个节目。
“我遭人辞退了18次,本来大有可能被这些遭遇所吓退,做不成我想做的事情,”她说,“结果相反,我让它们鞭策我勇往直前。”这位女士成功地原因就在于她具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她的意志始终为她的目标而奋斗。如果胸无大志,遇到困难就会退回家庭,成为一名家庭主妇,她的人生也就不值得人们称道了。
7.推销你自己需要充分的自信
不轻易动摇的信心是我们每个人所向往的,如果你想有信心,甚至对于始终未曾接触过的范围,那么你一定要从心里建立起“有信心”的信念。你得从此刻便开始学习想像并感受那份信心,相信自己有资格取得,但这可不能光做白日梦,希望着未来有一天它会平白地冒出来。当你有信心,就敢于尝试、敢于去冒险。要想建立信心有个办法,那就是不断练习去使用它。如果有人问你是否有信心能把鞋带系好?相信你会以十足信心回答说没问题。为什么你敢说得那么肯定?只因为你做过这件事已经成千上万次了。同样的道理,如果你能不断从各方面练习自己的信心,迟早有一天你会慢慢地发现,不知何时信心已在那里。
要想使自己能做各种各样的事情,你一定得去训练你的信心,千万不可害怕。很可惜的是,许多人就因为害怕而不敢去做,甚至于根本还没做就已经退缩了。在此需要告诉各位,许多成大事、立大业的人,他们成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所拥有的信心,想想看,在他们之前可能还没任何可以借鉴的例子呢!也就是信心,推动着人类不断向前。一旦你建立起上述情绪,就必然能体验到走向成功的快乐。
我们在访问中发现,凡是能肯定自己价值的人,遇到困难时都不会觉得自己无能为力,反而更可能影响事情的演变和寻求可以采取的途径。
保罗是一位很有成就的新闻记者。他在6岁时以难民身份抵达美国,开始在学校里因不会说英语而深感痛苦。他受到同学讥嘲时不是大打出手,便是转身逃避,结果养成了他所说的“难民心理”。这种心理表现在诸如此类的想法:“不要破坏现状”、“到了人家这里就该知足”以及“这种东西轮不到你”等等。
后来他在一次夏令营活动时,生命有了转折点。“他们要我担任营里最有地位的职务——岸边指导员,因为我具备必要的资格,”保罗说,“这时,我照例听到一个内心的声音提醒自己:这种东西轮不到你赢。你不是第一流的人。可是,出乎意料之外,就像灯光忽然亮了似的,我一下子变得恍然大悟。现在应该轮到我了。于是,我便答应担任那个职位。”
保罗不能肯定他当时怎会恍然大悟。可是那一刻的确改变了他的一生,使他摆脱了心理羁绊,而变成“在我的世界里的真正自己”。
好的念头不会自动地在我们的生活中产生。我们之所以能够发展,是因为我们决心要发展,是因为我们积极应付我们的遭遇。
成功的人都知道,坚定不移涉及到抉择,而抉择则涉及风险,敢不敢冒风险,就看你有没有信心,正如一位58岁的农产品推销员所发现的。
他以不同品种的玉米做实验,设法制造出一种松脆的爆玉米花。他终于培育出理想的品种,可是没有人肯买,因为成本较高。
“我知道只要人们一尝到这种爆玉米花,就一定会买。”他对合伙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