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博弈的智慧和谋略 > 第十章 斗鸡博弈 智勇双全者胜(第2页)

第十章 斗鸡博弈 智勇双全者胜(第2页)

在处于对立状态的斗鸡博弈中,一般而言,实力相对弱小的一方占下风的时候比较多,这是因为博弈双方如果都采取主动,就会变成一场消耗战,而弱者的实力有限,经不起长期的折腾,最后总会在不损害自己根本利益的前提下作出让步,从而形成一种纳什均衡。对于强的一方来说,所谓杀敌一万,自损八千,虽然家大业大,经得起折腾,但无休无止的消耗,也必然得不偿失,因此也宁肯牺牲小部分利益,甚至作出让步来换取避免长期的消耗。

所以,在实力不相当的斗鸡博弈中,虽然双方都是大打出手,但双方意识到谁也不能彻底打垮对手的时候,就会寻求解决办法。而有趣的是,在经济学上常说的“船小好调头”,在博弈学中同样适用。

在历史上大小斗鸡博弈中,用小本钱做出大买卖最成功的,当属西夏王朝的开国皇帝李元昊。他用自己仅有的本钱,游刃于大国之间,为自己和子孙套取了最大的利益。

李元昊的崛起可谓赶上了好时候,他遇到了一个重文轻武的对手。由于宋太祖赵匡胤凭借武力从孤儿寡母手中夺取了政权,怕人家东施效颦,所以宋朝立国后就奉行“重文轻武,重内轻外”的国策,不重视武备和外敌,而是牢牢地盯着自己的臣子。

李元昊的祖父和父亲两代时,党项族实力还比较弱小,鉴于宋朝实力强大,还不敢有什么较大的野心,仅满足在边陲称王称霸,因此利用辽和北宋的对立和战争,两边讨好,接受金钱和财物的馈赠,不断发展壮大。而宋朝也乐意用金钱来换取边境安定,然而,到李元昊的时候,他不仅极力反对对宋称臣,而且还主张走上民族独立,要与宋朝平起平坐,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走向了零和博弈。

我们可以看出,一旦李元昊决定用武力来掠夺土地和财富,就形成了一种斗鸡博弈。从博弈理论上来说,宋朝是大国,党项是小族,如果双方都主张战争,李元昊的损失会比宋朝大。但为什么李元昊还是能够以小本钱做出大买卖,关键就在于他看出了北宋的弱点。

宋朝虽然是个大国,却是一个武备不修的大国。公元1038年,李元昊正式宣布即位称帝,国号大夏,建都兴庆。李元昊即位以后,上表要求宋朝承认。宋朝君臣认为这是李元昊反宋的表示,就下令削去李元昊西平王爵位,断绝贸易往来,还在边境关卡上张榜悬赏捉拿李元昊。李元昊决定大举进攻。那时候,宋军在西北驻防兵士有三四十万,但是这些兵士分散在二十四个州的几百个堡垒,而且各州人马,都直接由朝廷指挥,互相不配合。这就为李元昊以小搏大创造了条件。

1040年正月,李元昊先派亲信率部向宋金明寨部都监李士彬诈降,然后用突袭战术围攻金明寨,里应外合,一夜之间就攻破寨城,俘虏李士彬。接着李元昊假装进围延州,引诱驻守庆州的刘平和石元孙率军赴援,等宋军赶到延川、宜川、洛水三河的汇合处三川口时,已经人困马乏。西夏兵以逸待劳,四出合击,将宋军万余人消灭殆尽。

l041年二月,李元昊又一次向宋发动进攻。李元昊了解宋军将领任福求胜心切,先派小股部队入寇,遇任福大军后即佯装败北。任福不知是计,率数千轻骑追击。进入好水川口后,宋军发现路上摆着不少封闭的泥盒子,用手一拍,里面有跃动之声。任福命令士卒将盒砸开,装在里面的鸽子受惊腾起,直飞谷顶,这正是宋军进入埋伏的信号。夏军得到信号,十万人马一起从山头出击,将宋军压在谷地。此战宋军一万多精锐全部丧命疆场。纵观几次会战,李元昊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关键在于能够集中兵力,在局部战场上形成优势,以大博小。由于宋军在整体上占优势,所以在三川口和好水川口两次会战中,李元昊都是集中自己的力量而分散对手的力量,同时利用游牧民族骑兵多,擅长野战的特点,引诱宋军出坚城用步兵与骑兵进行野战,从而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在与宋作战的同时,李元昊请求辽国发兵从北方牵制宋朝。辽没有积极配合,引起李元昊不满,煽动、引诱辽统治下的山南党项各部及呆儿族叛辽归西夏,这一连串的摩擦,终于引发了西夏和辽的大战。

l044年十月.辽兴宗亲自统领十万骑兵向李元昊发起大规模进攻,于贺兰山北击败西夏兵。李元昊见辽军来势凶猛,便以缓兵之计,遣使向辽上表谢罪,请辽退兵。辽兴宗不肯,率军继续进军。

李元昊见议和不成。遂退兵近百里。每退三十里,便将方圆数十里田园烧尽。辽军所到之处兵马无所食。李元昊估计辽军草尽粮绝、人乏马饥,又有意拖延,然后率兵反攻,将辽军大败于河曲。

在给辽军以重创之后,李元昊再次派人向辽请和,并愿归还俘获。辽兴宗无力再与李元昊战,只得与夏讲和,并派人送还先前扣押的西夏使者。辽、西夏冲突,暂告结束。辽和西夏这场战争,由于辽国的实力强于西夏,而且辽国也是以骑兵为主,所以要进行正面决战,西夏的损失会很巨大,李元昊很可能将自己仅有的一点家当输得精光。

但是,任何一支军队都需要大量的给养,骑兵也不例外,而游牧民族的习惯是就粮于敌,主要靠掠夺敌人的物资补充自己。对这一点李元昊非常清楚,在敌强我弱的形式下,采取坚壁清野,使对手陷入缺乏食物的境地,然后再展开反扑,局部胜利后,再与对手言和。

之所以如此,李元昊知道,西夏实力有限,打不起消耗战,持久大战,对西夏不利,而辽也不想和西夏拼个你死我活,双方的战斗意图都不明朗,因为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财富。对两国来说,国力萎靡不振的宋朝才是主要目标,才是辽、西夏掠夺财富的主要来源,所以双方能够迅速罢兵言和。

在李元昊与辽国战争的时期,宋朝意识到西北防务非常棘手,启用当时的名臣范仲淹主持西北防务。范仲淹认识到,宋军人数虽多,但缺乏强将精兵,战斗力差;西夏军人数较少,但兵精马劲,战斗力强,加上西夏境内山川险恶,沙漠广袤,其都城又远在黄河以北的兴庆府。所以,宋不宜采取深入敌境大举进攻的方针。但是,西夏国经济力量薄弱,粮食不足,绢帛、瓷器、茶叶等都需从宋朝输入,这又是它的致命弱点。只要宋军实行坚壁清野的政策,使西夏军无隙可乘,本国的经济就会十分贫乏,军队的斗志也会逐渐消失。

在范仲淹的主持下,宋与西夏展开持久消耗战。宋以防御为主,深沟壁垒,与西夏打城池攻防战。这就使李元昊通过战争夺取财富的目的达不到,自己有限的本钱眼看着一点点消失。在宋与李元昊这场博弈中,宋在最后把握住了对方的命门,不能速战速决,就打消耗战。虽然这是无可奈何的选择,但比的就是综合实力。这样,处于整体劣势的李元昊不得不与宋言和。而宋的最高决策者本身就无心作战,所以,李元昊也算把握了宋的命门。

l044年,宋夏达成协议,北宋每年给西夏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二千匹,茶三万斤。宋夏重新恢复了和平,对宋统治者而言,可以歌舞升平了,对西夏而言,从此,西夏取得了与宋和辽平等的地位。李元昊以小本钱为自己和子孙谋求了一份最大的产业。

走出深陷的漩涡

在欧洲中世纪时,流行二个男人为美人决斗,胜利者将赢得美女的游戏。如果有一方在决斗前放弃,成为胆小鬼,则另一方将成为男子汉,并赢得美女。事实上,无论是用枪还是剑,不愿放弃而走上决斗场,最终的结果却是一死一伤,甚至同归于尽,二败俱伤。

这种博弈就是典型的“斗鸡博弈”。在“斗鸡博弈”中获胜的关键在于,要让对手相信你绝对会采取强硬的姿态。对于对手打探你的举动,你应该表示欢迎。可是,如果你知道对手绝对会硬干到底,那最优的策略就是当个胆小鬼,以避免意外发生。为爱而决斗,因其最终获得的支付较高,而使大部分人无法示弱。但现代生活中呢?

生活中,许多人吃饭时,经常会遇到遇到拼酒的场面,如下所示:

许多人认为,至多喝醉而已,绝对不能示弱,哪怕明知酒量不敌。结果却搞出胃病,甚至胃出血;更有甚者,喝掉性命。也有些人认为,我每次都与人血拼到底,这是“可置信”的;因此,你不要与我拼!有些时候,这种做法会获胜;但基于“喝醉伤害不大”的误解,对方是不会轻易做胆小鬼的。因此,这场博弈中,很容易形成二败俱伤的结果。所以,那些号称“不会喝酒或是身体不适”的人,才是避免发生意外的最好策略。

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在酒桌上拼酒的人他们当时正是处于一种越陷越深的状况。实际上,不只是在酒桌,在各国之间也会有类似的情况出现。比如说,关于核武器的威胁。

许多人认为核武器存在一种悖论,因为核武器象征的威胁太大(同归于尽),以至于完全用不上。假如核武器的使用不是合理的,那么所谓“核威慑”也不可能是合理的。一旦失去了威胁的价值,核武器对阻吓小型冲突也就毫无用处。

这就是为什么当初欧洲人担心北约的核保护伞可能抵挡不住前苏联常规军队的原因。即便美国决心保卫欧洲,人们还是会继续争辩说,核武器根本就不可信。苏联可以运用每次切一小片的“意大利香肠”战术,钻核武器威胁的这个空子。

因为,核武器的麻烦在于,你一旦把它制造出来,就没办法停下来。因为你有了核武器,就等于在竞争中占了上风,对手如果不想受制于人,也只好千方百计研制核武器;这时你当然更不会将优势地位拱手让出,于是又要研制更多、威力更大的核武器……结果是你们双方都坐在一堆足以把整个地球都炸上天的致命武器上面,苦苦思索着到底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例如动物的“长牙巨角”的威慑策略,它的确是有益的,可以使对阵双方明确相互关系,避免你死我活的厮杀。可是,这种策略的危险在于,谁也不知道该走多远。

实际上花费在这上面的多数资源和能量都是与生存本身无关的,一旦超过了某种限度,反而成为无法承受的重负。比如大角麋鹿,在一个气候温和、环境适宜的时期,它们显然是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穷兵黩武”上。它们的大角长达12英尺,角最长最大的个体就最有可能“成功”,赢得配偶和繁衍后代的机会。

然而,随着气候变得寒冷,这个繁华的时代结束了,大角麇鹿成了牺牲品。

在国际政治中也能找到这样的例子。如前苏联在数十年的军备竞赛中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与美国竞争,结果严重拖垮了国民经济。这是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它支付不起作为一个霸权国家的成本了。

一旦进入骑虎难下的博弈,及早退出是明智之举,然而当局者往往做不到,这就是所谓。“当局者迷”。

这种骑虎难下的博弈经常出现在国家之间,也出现在企业或组织之间,当然个人之间也经常碰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