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穷追猛打,非要置对手于死地,不见得对自己会有什么好处。真正善于搞好关系,能成大事的人都懂得适当“留一线希望”的道理,在取得胜利时千万不能过于嚣张,要善待失败的对手,尊重他的成绩,留给他一份尊严。
1991年7月1日晚,一场国际田竞赛在法国的阿斯克新城举行,这场赛事吸引了两万多名观众,而他们主要是为了观看卡尔·刘易斯与本·约翰逊的较量,这是他们自汉城奥运会以后的首次交锋。本·约翰逊在汉城奥运会上,因为服用违禁药物,被取消了成绩,判罚停赛两年,结果刘易斯夺取了冠军。今年复出,两人再次同场角逐,所以格外引人注目。
然而比赛结果出人预料,冠军易人,美国另一名好手米切尔摘取了桂冠,卡尔·刘易斯获亚军,而本·约翰逊只列第7名。尽管如此,曾获6枚奥运会金牌的卡尔·刘易斯对能击败本·约翰逊还是感到颇为满意。
赛后,本·约翰逊想跟卡尔·刘易斯握手,但遭到拒绝,这使本·约翰搞了个灰头土脸,感到很没面子。
事实上,这并不是刘易斯过于傲慢无礼,只是他的“报复”罢了。早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本·约翰逊以9秒79的惊人成绩,创造了“下世纪的记录”。当时,也是在100米决赛的终点处,卡尔·刘易斯走上前来同他握手,表示祝贺,但约翰逊却有意视而不见,傲慢地一扭头擦肩而过。
细心的观众都会记得这一幕,这一次轮到自己头上了,本·约翰逊失败后,被卡尔·刘易斯还以颜色,也可谓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如果说卡尔·刘易斯不给本·约翰逊面子的话,那本·约翰逊就是不给对方尊严,所以卡尔·刘易斯会以其入主道还治其人之身。
对于本·约翰逊来讲,当年鼎盛时期,自觉八面威风,不可一世,经常出言不逊,恶语伤人,而今,记录被取消,又刚刚“刑满释放”,名利全无,且成绩平平,才想起去尊重他人,虽然是“亡羊补牢”,但却未免晚矣,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呢?
此时,你成功而对手失败,将来完全可能你失败而对手成功。当你成功而对手失败时,你如果能真诚地理解他援助他,那么他日你失败而他成功时,你当然也能得到他的理解和援助。只有求得这样一种和谐平衡的竞争关系,与对手互相理解互相援助,才能免去许多不必要的烦恼和痛苦,你在人生的旅途上才会越走越宽阔,越走越舒畅。
况且,你此刻成功的本身,焉知其中没有包藏着失败的因素?比如,现在看来一次幸福的恋爱,焉知不是一次不幸婚姻的开始?火药被发明出来,它可造福人类,它也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祸害。乐极生悲之事天天都在发生。而他此刻的失败,也很可能是他的成功之母。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无数成功者都崛起在他惨败的时候。
如果你把成败得失放在时间的天平上去称量,就会更加透彻地领悟到它对人生意味着什么,从而更清楚地懂得你该怎样对待失败的对手。
在现实的生活和工作中,许多人说话做事总是不会给别人尤其是给对手留下余地,搞得对方经常尴尬。但事实上,反过来想想,如果你自己处在这种状况会怎么样?很显然,人一旦处于这种窘境,则不仅仅是气别人,也气自己,气自己无能、无力,甚至会怀疑自己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萌生很强烈的人生挫折感和失落感。那么,有过这种体验和经历的人就应当设身处地地为对方想一想,如果自己通过努力证明自己比对手强,完全有能力收拾对方,那么就应当适可而止,别再穷追猛打,不死不休,非要把对方完全置于死地了,不然只会使对手蒙受如自己当初一样的打击与屈辱,从而背水一战,反戈一击。这样的结果尽管胜的可能还是你,但你因此所受到的伤害与损失绝不会比对手少多少,所谓的“杀敌一千,自伤八百”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非到万不得已还是不要“赶尽杀绝”。
智慧絮语:
冤家宜解不宜结,问题解决了就要给对手一个台阶下,否则对方记了你的仇,将来还会给你气受。
6、宽恕是一种美德
宽恕敌人有时就像镜子反射出你对自己的宽恕一样。宽恕是我们心灵成长的动力,宽恕能治疗一切痛恨,能够增强人际的和谐。不肯宽恕的人大多是自以为聪明的人,但从长远来看,他们并不聪明。记住别人对我们的恩惠,洗去我们对敌人的怨恨,在人生的旅途中才能自由地飞翔。
二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相遇,激战后两名战士与部队失去了联系。这两名战士来自同一个小镇。
两人在森林中艰难跋涉,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安慰,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依然没有与部队联系上。有一天,他们打死了一只鹿,依靠鹿肉又艰难度过了几天。可也许是战争使动物四散奔逃或被杀光,这以后他们再也没看到过任何动物。他们仅剩下一点鹿肉,背在年轻战士的身上。
有一天,他们在森林中又一次与敌人相遇,经过再一次激战,他们巧妙地避开了敌人。就在自以为已经安全时,只听一声枪响,走在前面的年轻战士中了一枪,幸亏伤在肩膀上!后面的士兵惶恐地跑了过来,他害怕得语无伦次,抱着战友的身体泪流不止,并赶快把自己的衬衣撕下包扎战友的伤口。
晚上,未受伤的士兵一直念叨着母亲的名字,两眼直勾勾的。他们都以为他们熬不过这一关了,虽然饥饿难忍,但他们谁也没动身边的鹿肉。天知道他们是如何度过的那一夜。第二天,部队救出了他们。
事隔30年,那位受伤的战士安德森说:“我知道谁开的那一枪,他就是我的战友。当时在他抱住我时,我碰到他发热的枪管。我怎么也不明白,他为什么对我开枪?但当晚我就宽恕了。我知道他想独吞我背着的鹿肉,我也知道他想为了他的母亲而活下来。此后30年,我假装根本不知道此事,也从不提及。战争太残酷了,他母亲还是没有等到他回来,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那一天,他跪下来,请求我原谅他,我没让他说下去。我们又做了几十年的朋友,我宽恕了他。”
最高境界的宽容就是宽容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倘若我们这样做了,那么我们就会从中体验到我们自身的富有和强大。而当一个人能够宽容别人时,也必定能够宽容他自己。由于当他对自己充满自信之后,他无需去防御别人。他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对一生中所遭受的不可避免的冲突和挫折具有必要的忍耐力。他能够积极地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从中克服自己的弱点,使自己不断趋于完善。
如果说宽恕是一种圣洁的品质,那么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又都不具备这样的仁慈。但原谅那些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这样会给你带来一种身心的平和。如果你拒绝忘记那些微不足道的陈年往事所引起的愤怒,你就不能体会到这种平静。
每个人都说宽恕是美德,如果要一个人真正地去宽恕敌人时,那就有所不同了。只要稍稍提一提,就会有人对你大呼大叫的。人们并不认为宽恕是一种特别超然、很难实行的德行,而是认为以此态度对敌人,其行不可忍受,也为人所不齿。他们会说:“说这种话叫人恶心”,大多数人以为宽恕自己的敌人是要承认他们并不是那么坏的人;而事实上,他们确实是坏人。宽恕是适度弯曲,但折伤不到自己;宽恕是承受创痛,并为自己疗伤。拒绝原谅只会带来更多的伤害,何不卸下受难者的袈裟,做个宽恕的人。
智慧絮语:
宽恕,是去伤解痛的唯一良方,是一项重要的求生技能。它可以帮助你在一片误解、痛苦、怨恨与憎恨的狂乱中,找到人生正确的方向。
7、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林则徐有一句名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与人相处,有一分退让,就受一分益;吃一分亏,就积一分福。相反,存一分骄,就多一分屈辱,占一分便宜,就招一次灾祸。所以说:君子以宽容忍让为上策。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不幸的事都是由于人们之间缺乏包容心而引发的。这些皆因人与人之间的不能容忍与不能包容,和愚昧是同样的意义,而且这种愚昧,还是野蛮人和暴徒的愚昧;因为他们对于世间的事物认识不清,由隔膜而误会,由误会而发怒。法国人有句话:“能够了解一切事物,便能宽恕一切事物。”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天晚上在禅院里散步,突见墙脚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老禅师宽容了他的弟子。他知道,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