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做人做事的作文800字高中 > 第5章 打破常规因事而变(第4页)

第5章 打破常规因事而变(第4页)

那些成功的人士,他们的成功得益于在机遇面前有果敢决断、雷厉风行的魄力。他们有时难免犯错误,但是,他们比那些在机遇面前犹豫不决的人强得多,因而他们成功的机会也大得多。

因为不敢决断而失去成功机遇的事例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层出不穷,比如韩信就是一例。

楚汉相争的时候,作为第三者的韩信实力最大,他完全能左右楚汉的胜败之局。辩士蒯通便对韩信说:“当今楚汉二王的命运操在你的手中,你投靠汉,汉就会胜利;投靠楚,楚就会胜利。我愿对你推心置腹,贡献计谋,对你有极大的好处。眼下,你占据齐国的地盘,如果你从燕赵两地空虚的地方出击,就可以控制楚汉的后方。此时,你满足人民的希望、人民的要求,天下自能闻风而起,都来响应你。顺者则昌,逆者则亡,机遇来了不去把握,自己反而会遭祸殃。希望你慎重考虑!”

依照时局,韩信的势力,足以有称霸的资本。但他对此犹豫不决。几天后蒯通又劝谏说:“计谋大事在于时机,错过了时机而能永久处于安稳的地位,少见。在机遇面前要迅速做出决断。犹豫不决,是事业的大害。只看到小小的计谋,却失去了天下的大局面,已看清楚了,却不敢去做,是百事的祸害。猛虎的犹豫,还不如蜂虫的致螯;骏马局促不前,还不如驽马的安步。虽然有舜禹的智慧,默默不言,还不如聋哑人的手势指点。唉!功劳难成,却容易毁败;时机难得,却容易失去。时机呀,时机!不会再来了,但愿你细致考虑吧!”

然而韩信仍然在犹豫,他不能下决心背叛刘邦,最后终被刘邦杀害。如果韩信当时听从了蒯通的劝告,鼎足而立,再招揽天下的贤人哲士,收服天下民心,汉室江山就会易主了。

韩信的悲剧在于他对机遇没有充分的认识能力,更没有决断机遇驾驭机遇的能力。

总之,机不可失,失不可再来。“在一切大事业上,开始做事前要像千眼神那样视察时机,而在进行时要像千手神那样抓住时机”,既要敢为人先,又要果断迅速,不容畏首畏尾,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智慧絮语:

面对机会,聪明人所做的就像正在觅食的饿狼见到小羊,唯有行动才能抓住机会。看准进机并把握它,将它变成现实的行动,才是你走向成功之路的明智选择。

7、变化越多,越是游刃有余

在社会生活中,随机应变的主要功用在于:其一,保持主动地位;其二,变被动为主动。而其最终目的是使自己永远处于主动地位,驾驭事态发展,以实现既定目标。

随机应变一般是指在形势对己不利时而采取的对策。要做到随机应变,既需要有一定的知识、能力作后盾,又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一个无知、无才、又没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断然不能够做到临危而不惧,处乱而不惊,更不可能随机应变,巧作应付,化险为夷。这就需要我们居安思危,提高应变之能,以防患于未然。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不是以我们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我们必须时时、处处以应变的心态看待社会、人事,要有“如果事情突然发生变化,我们应当怎么办”的心理准备,并机动灵活地运用应变之术,以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随机应变的表现有很多种,其中最基本的是在不同情况下作不同的处理。同样面对强敌,可以采用游击战以拖垮敌人,可以采用包围战以全歼敌人,可以采用声东击西来迷惑敌人,可以采用伪装撤退来反击敌人,可以采用空城计吓退敌人……同样是空城计,仍然是很灵活的。诸葛亮确实无兵可守,而司马懿过于奸猾,不会相信一生谨慎的诸葛亮会冒此大险。叔詹唱空城计,是因为他知道对方不会冒险。

息伪是楚文王的宠妇,被称为楚国第一美人。楚文王死后,弟弟公子元想把息伪搞到手,但碍于叔嫂名分,还不敢登堂人室,强行接收,就想出一个软办法——感化嫂子,但等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就在息伪寝室附近,大筑馆舍,日夜歌舞,唱些“黄色”歌曲,挑拨嫂子的春心。还买通了息伪的近侍,以随时知道嫂嫂的反应。

息伪听到了这种热闹声,就问近侍是哪儿的舞乐。近侍告诉她是令尹(宰相)为她开的舞会,因为公子元深知她的寂寞,想让她开心。

息伪似乎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思索了一会儿,说:“我的丈夫生前没有出去打过仗,弄得声望日下,受人闷气。阿叔身为行政首长,应当想法重振国威嘛!”

公子元知道了嫂子的反应,心里乐滋滋的,为了投其所好,便决定外出打个胜仗,耀武扬威一番,好争得嫂嫂的欢心。于是立即遣兵调将,倾国动员,浩浩荡荡杀奔邻邦郑国去。

郑国是一个小国,兵力远不及楚国,忽然碰到一个强盛的邻国进犯,简直不知所措。郑文公慌忙召集一班文武大臣前来商议,寻求应急之策。很自然,出现了分歧:有人主张纳款讲和,有人主张固守等结盟的齐国前来解围,有人主张展开决战。只有叔詹不开口,他正默默地沉思,被郑文公问到时,就说:

“依老臣愚见,三位的高论之中,我是赞同第二种意见。我估计,敌人不久就会撤去的。据我所知,楚国历次出兵,从未出动过这么多军队的。这次,公子元的动机,没有一点政治目的,只是想讨好他的嫂嫂罢了;只是要求一个小小的胜利,装装门面罢了。”

说话间,情报部门说敌人先行部队已越过市郊,快要打进城来了。叔詹说:“老夫自有妙计!”

于是,叔詹负起了防城责任。他下令军队统统埋伏在城内,大开城门,商店照常营业,百姓往来如常,不许惊慌失措。楚兵先行部队已经来到。先行官一见这般模样,先是疑惑,继而料定对方必有准备,故意设下这条诡计,骗人城去包围歼灭,还是请示主帅吧!便下令本军就地扎营。

不久,公子元率大军来到,先行军诉说了城里的情况。公子元很吃惊,立即走到一个高地上察看一番,只见城里到处埋伏着军队,刀剑林立旗帜整齐,心里纳闷儿,猜不透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跟着后卫统帅也遣人送来情报,说齐国已联合了宋鲁两国,起重兵来解郑国的围了。

公子元大惊,急忙对各将领说,如果齐军堵截我军的退路,那么就前后受敌,结局是可想而知的。

然而诸位将领并不明白这次征伐的本意,主张速战速决,先拿下郑京再说。公子元自然不会接纳这种意见,他所想到的不是军事价值,更不想冒失利或失败的危险,因为万一失利,怎么讨得嫂嫂的欢心呢?这几天之内就直捣京城,也算是争了面子了,对美人也有交待了,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于是暗传号令,人衔枚,马摘铃,连夜拔寨回国,又怕郑军会乘机追击,于是把所有的营幕保持不动,遍插旗帜,·以疑惑郑兵。

公子元悄悄溜出郑国境内之后,才让军队鸣锣击鼓,奏起凯歌。这边叔詹到天明遥看楚营,毫无动静,飞鸟盘旋,于是知道楚兵已经撤走了。叔詹准确地预见到一切,除了没有想到楚兵也用空营计来迷惑郑国。

不久,齐国等联军果然出现了,见楚军已尽数撤退,便也收兵回国。

于是大家非常佩服叔詹的机智和勇敢。

叔詹随机应变,由于准确地揣摸到对方只想得到一个不失面子的名声而并不以军事胜利为目的,所以不必与他硬拼,只要吓唬他一下,他在危险面前会自动撤离的。所以说,叔詹的应变能力是很强的。

变化必须讲谋略。没有谋略的变化,是愚变。就像没有点睛的龙,不过是一条死龙而已。善谋之士,一定就是善变之士,驾驭各种变化规律,为己所用,就如同御龙而行,无往不利。

智慧絮语:

做人处处离不开“应变”二字。世事变化,往往出人意料,怎么办?不妨学一学成功者的秘诀:以变为本,以应为用,防不住,躲不掉,变一变,变化越多,越是游刃有余。因此,变才是处世的黄金法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