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絮语:
诚实的人也许会因为不会说谎,不会耍奸而吃亏,但是吃亏失去的往往是物质的、暂时的利益,而诚实换来的是人们的信任、敬佩,是个人意志的锻炼和道德水平的提高以及人性的完善。
5、亏,要吃在明处
“吃亏是福”是我们的祖训之一,至今被广泛认同与传扬。不少文章把“吃亏”描述成无私的奉献、牺牲精神、豁达心态、成全他人的品德、潇洒的生活态度、恬淡处世的行为等崇高的境界,所以不仅要甘于吃亏,还要勇于吃亏。
王佳为公司勤勤恳恳地干了六年,马上就要升职加薪了,却一不留神吃了大亏:她到山东出差期间,公司分配了需要指导的新人。等她赶回广州,好一点的新人都被别人“认领”了,只剩下一个典型的“歪瓜裂枣”:一个据说只在民办大专里读了两年就跑出来混的小男生。
人事经理对她说:“王佳,这个人是临时招进来的,你随便指导指导,不出错就好了。”
王佳笑眯眯地点头,心里却把人事经理骂了个狗血淋头:老娘混了那么多年,还不明白你们的伎俩,就算我呕心沥血把他教成了优秀员工,你们也不见得满意,我要真的随便你们还不把我给杀了?再说,升职指标只有一个,同部门的小李也是虎视眈眈,如果这时候输绐了他,说不定就输得一败涂地。
可要想赢过小李简直是太难了。人家小李指导的新人是正规大学毕业生,还在多家知名企业里实习过。看来,这个亏王佳是吃定了。
同事们都很同情王佳。大家都看得出来,她指导的那个小男生真的很不适应公司的节奏,一封催货的英文电子邮件,别人花十五分钟可以搞定,他却要用“一指禅”僵硬地在电脑键盘上慢慢敲半个钟头,每天都要加班两个小时以上才能完成当天的任务量。
王佳为此头疼得要命,不但自掏腰包买了一套打字软件送给他,而且每天下班后都要留在办公室里陪他加班。好多次上司从外面谈完生意回到公司开小会,都能看到办公室里灯火通明,王佳还在指导新来的员工。
尽管王佳如此费心费力,三个月后新员工试用期考察结束,小李指导的那位新员工的表现还是远远超出她指导的新员工。
出乎大家意料的是,王佳在指导新员工方面的表现远远不如小李,但却赢得了部门里唯一一个升职指标。公司上层都知道这个新员工的素质比较差,也多次目睹王佳指导新员工的场面,他们觉得,王佳肯吃亏,有容人之量,更具有领导者的气质。
“吃亏是福”本身是一个利益交换等式,吃亏者并不希望利益白白受损,而是希望用“吃亏”换来“福”,至于什么是“福”。每个人的见解都不同。所以,用眼前利益的暂时损失去换取长远的利益,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吃亏是福”。否则,就是吃傻亏。正因为如此,还有一句话叫“吃亏在明处才是福”,明明白白的吃亏,让关键人物知道你是主动地吃亏,认同你的吃亏,感谢你的吃亏,你才能换取他人“知恩图报”。
亏,要吃在明处,至少,你该让对方“瞎子吃汤圆——心里有数”。
胡雪岩本是江浙杭州的一个小商人,他不但善于经营,也会做人,颇通晓人情,懂得“惠出实及”的道理,常给周围的人一些小恩惠。他不满意目前的这种小打小闹,他一直想成就一番大事业。他心里一直在盘算,在中国,一贯重农抑商,单靠纯粹经商是不太可能出入投地。大商人吕不韦另僻蹊径,从商改为从政,名利双收,所以,胡雪岩也想走这条路子。
王有龄——杭州的一个小官员,一直想往上爬,又苦于没有钱作敲门砖。胡雪岩与他也有些来往,随着交往加深,两人发现他们有共同的目的,只是殊途同归。王有龄对胡说:“雪岩兄,我并非无门路,只是手头无钱,空手总是套不了白狼。”胡雪岩说:“我愿意倾家荡产来帮助你。”王有龄说:“我富贵了,决不会忘记胡兄。”
于是,胡雪岩变卖了全部家产,筹集了几千两银子资助王有龄。王去京城求官后,胡雪岩仍旧操其旧业,对别人的讥笑并不放在心上。
没过几年,王有龄穿着巡抚的官服登门拜访胡雪岩,问胡有何要求,胡说:“祝贺你福星高照,我并无困难。”
王有龄非常讲交情、重情义,他利用职务之便,令军需官到胡的店中购物,这样,胡的生意越来越好、越作越大。他与王的关系也更加密切起来。
后来,太平军占领了杭州,王有龄上吊自杀。没有了王有龄这个后台,胡雪岩并没苦闷多久,他要重新寻找支持者,他看中了新任的浙江巡府左宗棠。他拿出一部分银子,为左的湘军办粮饷和军火,赢得了左的好感和信任。结果,随着左宗棠权力的升高,胡雪岩也是吉星高照,被左宗棠举荐为二品官员,成为大清朝唯一的“红顶商人”。
除了本身的经商才智,胡的成功还靠他的练达的社交能力,他善于制造机会和利用机会,更知道利用人情世故,懂得吃亏,令朋友信赖他的宽厚和真诚.他也深知,今天,他给朋友的是一滴水,他日,朋友将以涌泉来相报,古人早就说过“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瑶琚”,胡就是以吃亏来交友,以吃亏来得利的。
因为吃亏,你就成了施者,朋友则成了受者,看上去是你吃了亏,他得了益,然而,朋友却欠了你一个情,在友谊、情谊的天平上,你已为自己加了一个筹码,这是比金钱、比财富更值得珍视的东西。
智慧絮语:
吃亏时,至少要让对方明白,让对方意识到,你吃亏是为了帮助他。吃亏要吃在明处,否则就是白吃,结果是“哑巴吃黄莲,有苦难言。”
6、吃亏越多,幸福越多
夫妻之间不能计较得失,家庭是一个最小的单元,两人只能同舟共济方有幸福的生活。因此,在家庭中惟一的目标是使家庭生活幸福、美满,为实现这一目标,一切都可以调整。
有的丈夫有大男子主义,只愿妻子在家照顾自己,其实这是一个很不好的办法,因为妻子对一个男人来说不仅仅是助手、帮手,对家,她还是你精神的伴侣,长期把妻子置于家中,妻子的精神就会衰变,而整日在外的丈夫有一天会突然觉得她失去了光彩,不再吸引你,于是家庭的裂痕就可能出现。所以,在家中,丈夫多吃些亏,干些家务并不是坏事,自己似乎多吃些亏,浪费些时间,但却与太太增进了感情。
反之亦然,一位妻子若只想自己的享乐,从未把帮助丈夫列入自己的计划,下班以后,晚上活动不断,从不在家;如果在家了只是干自己的事,玩自己的,对丈夫不问不管,这样的妻子是够痛快的,但终究会失去丈夫的爱心。一个妻子要把丈夫的事业视为自己的“终生职业”,这样似乎个人少了一些玩的时间,但收益却是无穷的。糊涂学的情爱之道在于想对方,为对方,看起来吃亏很大,但实际上是吃亏越多,幸福越多。
一个家是由两个人维护的,那么以谁为主?两个人都是有事业的,那么家务由谁来做?家庭生活里这些矛盾是不可回避的。怎么办?
多想对方,少想自己。多做贡献,多做牺牲是最好的办法。
首先,我们看一下如何处理。
婚后夫妻常常面临一个突出的矛盾,即事业和家务之间的冲突。中年夫妻中,这个问题更加尖锐,事业与家务矛盾处理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事业上成败和夫妻关系的稳定与否。
事业与家庭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业余时间的支配上,除了上班和休息时间以外,每天的空闲时间总是有限的。用于家务时间多了,用于事业的时间必然就少;而事业上的发展是与时间精力的投入成正比例的,家务繁重,势必影响事业的发展。用于事业的时间多,就很难兼顾家务劳动,尤其是双职工家庭,两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同时家务又很繁重,事业和家庭的矛盾就更加突出。这个矛盾如果解决不好,就会给夫妻关系带来麻烦。要妥善处理夫妻间因事业和家务而引起的矛盾,可以在三方面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