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没有过不去的事情什么意思 > 第2章 把握心情就把握了事情(第1页)

第2章 把握心情就把握了事情(第1页)

上帝要毁灭一个人,必先使他疯狂,因此我们必须学会控制自己,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让他为我们服务。

1.远离偏激的心理

性格和情绪上的偏激,是一种心理疾病,是为人处世的一个不可小视的缺陷。它的产生源于知识上的极端贫乏,见识上的孤陋寡闻,社交上的自我封闭意识,思维上的主观唯心主义等等。这种性格上的缺陷常常让人们率性而为,将精力投入到毫无意义的事情上,离成功越来越远。因此我们只有善于克制这种缺陷,才能蓄势待发。

一个人有主见,有头脑,不随人俯仰,不与世沉浮,这无疑是值得称道的好品质。但是,这还要以不固执己见,不偏激执拗为前提。无论做什么事情,头脑里都应当多一点辩证观点。死守一隅,坐井观天,把自己的偏见当成真理至死不悟,这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待他人,都没有一点益处。如果不认真纠正这种“关羽遗风”,就很有可能会使自己误入人生的“麦城”而转不出身来,最后将与成功背道而驰。

三国时代,汉寿亭侯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是何等的英雄气概。可是他致命的弱点就是不善于克制,固执偏激。当他受刘备重托留守荆州时,诸葛亮再三叮嘱他要“北据曹操,南和孙权”,他不以为然。不久,吴主孙权派人来见关羽,为儿子求婚,关羽一听大怒,喝到:“吾虎女何肯嫁犬子乎!”这本来是一次很好的“南和孙权”的机会,却闹得孙权没脸下台,导致了吴蜀联盟的破裂。最后刀兵相见,关羽也落个败走麦城、被俘身亡的下场。关羽不但看不起对手,也不把同僚放在眼里,名将马超来降,被封为平西将军,远在荆州的关羽大为不满,特地给诸葛亮去信,责问说:“马超的才能比得上谁?”老将黄忠被封为后将军,关羽又当众宣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目空一切,气量狭小,盛气凌人,其他的人就更不在他的眼里,一些受过他蔑视甚至侮辱的将领对他既怕又恨,以至于当他陷入绝境时,众叛亲离,无人援救,促使他迅速走向灭亡。

现实生活中,像关羽这样的个人英雄还是不少的,然而随着竞争力度的加大,能力竞争已经超出个人能力的单打独斗,取而代之的是团队精神的较量。因此,只有正确看待别人的人才能立足于能精诚团结的团队,才能共同进步,从而成就一番事业。

某文化公司的老板深知能力的重要,他在招聘时打破传统的偏见,新员工进来之前都要进行一番考试,以成绩而非文凭决定是否录取,所以他的记者、编辑都非常出色,而且都很能吃苦。尤其是一个体育杂志的女编辑,身体患有严重的残疾,她以前找过很多工作,都被拒之门外,但是这位老板看中了这个女孩的文笔和才能,以及她对体育的深深迷恋和理解。于是这个女孩成了一名体育编辑,一年以后成了主编,并做得非常出色。这位精明的老板就是如此,所以在同类杂志中,他的杂志一直都保持了非常独到的品位和特色。

打破偏见,往往获利的是自己。在应试教育的今天,很多时候一个单位招聘员工都是看他有没有大学文凭,英语达到了几级,也不管这个单位这个职位是否需要这样的文凭,总之,就是文凭决定一切。其实很多工作需要的是技能而非那一纸文凭,那张文凭所能证明的只是他的学习经历,并不能说明他是否适应这份工作。

一只在外面闲逛的小瓢虫,有一天误入了牛角。小瓢虫很小,弯弯的牛角在他看来就像是一条极宽阔的隧道。他想,走出隧道,定会是一个水草丰美的洞天福地。谁料,脚下的路却越走越窄,到后来竟难以容身。为此,小瓢虫不得不停下来进行认真思考,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决心掉过头来,重新开始。

这一回,他由牛角尖向牛角口进发,结果他惊喜地发现,道路越走越宽广,而且步出牛角,天蓝蓝的,极其高远,大地郁郁葱葱的,宛如绿浪滚滚的大海。一时间,他觉得自己就是那天上自由飞翔的小鸟,大海中随意竞游的小鱼。从那以后,小瓢虫逢人便说:“当你遇到无法逾越的障碍时,不妨换一种方式。这就像面对一扇打不开的门一样,换一把钥匙,希望之门或许就会为你敞开。”

人们常常把那些头脑不开窍、认死理的人称作性格和情绪上的偏激。在很多时候造成这种偏激的原因是对事物持有的某种观点和信念,而这种观点和信念其实并不符合客观事实或与逻辑推论相违背。严重的偏见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必要的困扰,还会阻碍我们的进步和发展。其实,走出这种偏激再容易不过,只需要变个方向就行。要克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偏激心理,最好的方法是对症下药,丰富自己的知识,增长自己的阅历,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全面、灵活、完整地评价事物,冷静、客观地看待问题。同时,多参加有益的社交活动,培养勇敢、顽强、坚韧、机智、果断、团结、互助等良好的意志品质,有效地增强自控能力。此外,还要掌握正确的思想观点和思想方法,不放纵、迁就自己,说话、做事多冷静思考,这样才能有效地克服偏激心理。

2.不要让仇恨心理扼杀了你

很多人都说过,世上最可怕的不是抢劫,不是杀戮,不是死刑,而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憎恨的情感——仇恨心理。的确,仇恨作为最黑暗邪恶的一种情感,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摧毁了我们的社会,葬送了不可胜数的生命,也吞噬了我们的健康。

一个年轻人在一家酒馆畅快地痛饮着,好像一天要把一生的酒都喝光似的。酒馆服务员有些不安,就试探着问他:“先生,您喝了这么多酒啊?”

年轻人很解气地说:“我今天要喝个痛快,一会儿我要做一件积压在心里很久的事。”服务员不解地问:“什么事儿啊?”

“我天生驼背,有一个十分讨厌的家伙,每次遇到我都会在我背上重重地拍一巴掌,这让我感觉很不舒服。我告诉过他很多次了,别这么做,可他就是不听。现在,我已经在自己的后背上暗藏了一个炸药包,过会儿,我就要去找他,等他再拍我的时候,肯定会把他手炸个稀巴烂!”他很解气地说。

服务员吓得目瞪口呆:“啊!那你不是也被炸死了吗?”

“无所谓,只要能看到他的手炸得稀巴烂,我比什么都高兴!”

看了上面的故事,也许你会笑他愚蠢之极。不过回过头来想一想,自己是否也常常作出这种伤人又害己的事情呢?当你在受到外界或他人的伤害或者外界满足不了自己的某种欲望时,你的心中是否也曾产生这样一种报复心理呢?

报复心理是指以幻想甚至计划以攻击的方式,对那些曾给自己带来伤害或不愉快的人发泄不满的一种心态。

在日常生活中,有两种人容易产生报复心态。一种是“闷罐子”型,这类人往往心胸狭窄、嫉妒心强,遇到挫折后,对领导、同事产生敌对情绪和报复行为。另一种是“炮筒子”型,这类人遇事激动,脾气火暴,性情急躁,凡事急急匆匆,争强好胜,容易动火,遇事不能冷静下来,易产生过激的报复心态。

产生报复心理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个人的物质、精神需要得不到满足、又不能正确对待时容易产生。

(2)在遭到领导、朋友、家人及亲属的善意批评时,认为是某人和他“过不去”,产生报复心态并实施报复手段。

(3)在婚恋生活出现问题,尤其是相恋了许多年,花了大量钱财后,恋爱对象提出分手,就感到被蒙骗、被耍弄、被抛弃,愤怒的情绪难以排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报复之心。

(4)在与别人发生矛盾时,不能正确对待,用犯罪手段发泄、报复他人。

(5)在遭遇不公正对待或遭遇突发事件而承受不住打击。

(6)在朋友遇“难”需要“两肋插刀”,出于哥儿们义气,或亲人受辱,不靠组织解决问题,用暴力为朋友、亲人讨回“公道”。

仇恨是人性中的一处心理死结。它就像盘踞在心灵上面的一条毒蛇,当人们能控制它时,它就不会带来危害,可一旦它失去控制,就会给人带来致命的伤害。

(1)报复心理是走向犯罪深渊的根源

人的行为都是由意识所支配的,意识的产生是人类深思熟虑的升华所在。报复心理发展到不可控制的地步,常常会失去理智,导致犯罪。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运用违法手段报复他人,将使你的仇人占两次便宜。一次是他冒犯你时,二次是你因为报复他而被惩罚时。尽管培根所说的报复行为与我们所说的报复行为有所不同,但我们仍可以从中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以违法行为实施报复者必然自食其果。

(2)报复心态是影响人身心健康的根源

当一个人的心理积累了过多戾气,他就会变得身体僵硬,做事偏激,易怒,却又胆小,气息虚弱,思维混乱,精神紧张而缺乏安全感。人是一个身心健康不可分离的整体,对于一个健康的个体来讲,也应该同时兼顾这方面。心理是人类行为的主宰,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导致健康的行为,才能拥有一个幸福,充满人性的人生。所以,一个明智的人,都应该选择一条通往心理健康之路。

在生活中,人们总会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或是与人发生矛盾,难免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心理。但这样做不但不会给自己带来好处,很可能触犯法律,引起悲剧。同时,报复心态对健康也有百害而无一利。

那怎么样消除自己的报复心态呢?

(1)拓展视野,增长见识

俗话说,壶小易热,量小易怒。一个见多识广的人,不会为眼前的得失而感到迷惑和愤怒,也不会为了生活中的小事而激动。把时间多花在增长见识上,就不会把别人对自己的偏见与评价放在心上,自然也就消除了报复心态。

(2)用宽容淡化仇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