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生活中的博弈论例子 > 第15章 情场博弈 谁是你相伴一生的人(第2页)

第15章 情场博弈 谁是你相伴一生的人(第2页)

根据博弈论的基本原则,因为参加博弈的每一个人都是十分理性的,正是由于人的理性,选择的方案也当然是最有利于自己的。现在的情况是,由于“牛粪”C没有人追自己,所以他是没有什么后顾之忧的,反倒可以全心全意地去追那朵“鲜花”A。追到了,他的人生目的也就实现了一半,当然,就算没有追到,他也没有什么损失。但“俊男”B可就不行,因为在他追“鲜花”A的时候,也有几个女孩在追他。所以,如果他追不到“鲜花”A,也就意味着“满盘皆输”,因为追他的几个靓妹也恐怕没有了。所以“俊男”B追“鲜花”A的风险要比“牛粪”C的风险大很多。

也因此“牛粪”C在追“鲜花”A的过程中,在行动上就会更无后顾之忧,一往直前,如果追得到,则其受益将无穷的大。相反,“俊男”B在追“鲜花”A的过程中就没有“牛粪”C积极了。因为一方面,在他追“鲜花”A的同时,还有靓妹在追他,在“俊男”B经过艰苦的追求“鲜花”A后,迟迟不见回应时,“俊男’B会考虑:究竟“鲜花”A是怎样想的?会不会答应他?如果追不到,那会不会失去靓妹……假如“俊男”B选择伴侣的标准是,如果不能找到自己所爱的人做伴侣,那么就找一个爱他的人做老婆。在这种情况下,“俊男”B最优的选择结果,当然就是选择追他的靓妹。也因此,他要两线作战,既要不断地去追“鲜花”A,另一方面又要保持好和那些靓女的关系,只有这样他才能避免自己鸡飞蛋打,因为如果追不上“鲜花”A,起码也不会失去追他的靓妹。

由于上面这种情况的出现,导致“鲜花”A心里的判断结果是:“牛粪”C更爱她,“牛粪”C能保证她终生幸福,因为他对自己死心塌地,丑点有什么关系,毕竟“俊男”B还是花花心肠不可靠。她会觉得“俊男”B如同一个花瓶,虽然鲜花放在花瓶里,很好看,但鲜花也会因为缺少营养而慢慢枯萎或者花一枯萎就会把花拿去扔了,而插在牛粪上,这种危险会很小。

诚然,在“鲜花”A的心目中幸福才是最重要的,虽然心里多少会有些遗憾,但是根据她选择伴侣的标准,宁愿要一个爱她的“牛粪”老公,也不要一心二用的“花瓶”做老公。于是,根据这种逻辑,“鲜花插牛粪”的现象就很自然,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因为这种现象是符合理性人的选择的。

不做布里丹的驴子

在人生的旅途中,有四样东西一去不复返:说过的话、泼出去的水、虚度的年华和错过的机会,机会对一个人的成功是显而易见的,在机会面前如何选择才是正确的?也许每个人都有一套理论为自己的选择论证。针对每个人、每件事,如何进行选择并没有一个完美答案。因此,如果你在选择你“爱情博弈”的对手,那么就一定要慎之又慎。

如果你经常关注野生动物或是《动物世界》这样的电视栏目就会发现:猎豹在狩猎羚羊时遇到的情况。

猎豹狩猎羚羊时,羚羊的尾巴的腹面是白色的,当有食肉动物捕猎的时候,羚羊习惯于翘起尾巴把鲜明的白色亮出来一晃一晃的跑,一群羚羊一块开始奔跑。这时候狩猎羚羊的食肉动物很容易被眼前这一大片白花花的尾巴搞乱。如果斜刺里突然有一只羚羊奔过,它的距离比猎豹一开始盯住的羚羊更近,但它的方向可能和猎豹正在奔跑的方向不一至。这时候,如果猎豹放弃了原来的目标而去盯住这个看似更近一些的目标去追,由于中间动作的迟疑和重新调整方向的时间,实际效果必然还不如追逐原来的那一只,这样三换两换猎豹可能就什么也捉不着了。所以有经验的食肉动物都明白,在捕猎的时候一定要预先看准一个目标然后穷追不舍,不受中间的其他目标所干扰,这样才更容易取得成功。也就是说,要想捕猎成功,先要把猎物盯准,这和我们经常说的目标明确是同一道理。猎豹面对一大群羚羊他的办法是挑出最弱的一只作为猎物猛追。也就是说在猎豹和羚羊这场竞局中猎豹只选取一只羚羊作为目标进行博弈。多方竞局被简化成了猎豹和一只羚羊间的追逐和逃跑关系。

让我们再看看“布里丹的驴子”的故事,故事揭示的是面对不相上下的两个选择时的选择。在一头驴子的前面有两堆草,对于这头驴子来说,这一左一右两堆草一模一样。这头驴子尽管饿得要命,但它无法挪动它的腿,因为一模一样的这两堆草使它无所适从,它没有理由选择其中的一堆而放弃另外一堆。这头驴子最后在这两堆草面前活活饿死了。

这就是被称为布里丹的驴子。布里丹是哲学家,他否认人具有自由意志,人们提出的这个“驴子问题”意在反驳他的观点。即使每个人都希望有选择,而且希望做出正确选择不是最好的,至少也是比较好的,那么有没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呢?

面对两个策略选择,无非是两种可能,一是其中一个好于另外一个,二是两个策略“无差异”,即一模一样。若是前者,作为理性人无疑应当选择给我们带来更大利益的那个策略,而对于后者,选择那个策略都一样。当然,在实际中由于我们不可能掌握充分的信息,我们对两个策略下的后果不能确定,我们认为两个都一样,但实际情况则不是如此。但是,我们无论选择其中哪个策略,都要好于不做选择,我们为何要犹豫呢?如果驴子所面对的这两堆草中的一堆离它距离近,或者分量多,它自然应当选择这一堆,但当这两堆草都一样的时候,它无论选择其中哪一堆,都会比其结果为饿死的不做任何选择要强。重要的不是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而是要做出选择当然这是有条件的。

爱情不是游戏,没有悔过重来的机会。因此在你选择爱人的同时就一定要心无旁骛,不要被纷乱的世界所迷惑而错过最适合你的那个“爱情博弈”的对手,因为这样的结果实在让人扼腕叹息。

谁是与你相伴一生的人

在爱情的选择上,我们都希望找到最好的那一个,但是如果你把这作为唯一目标,你可能得不偿失。在我们面对选择时,决策的核心并不在于结果的最优,而是决策过程的最优化,只要你的策略合理,结果当然也不会差。一个最重要的理由是:你很难找到一种方法来保证实现这一理想。人不是机器,不能用“型号”、“运算速度”、“行业标准”之类的东西衡量,人比任何机器都复杂得多。你也许会想到考试这种方式,但即使你的考题出得很不错,也只能反映某些素质,更不必说还有纸上确定因素。

按图索骥是人们常犯的毛病,许多少男少女正是以心目中的偶像作为择偶标准。这种标准至少有两个问题:其一是似乎认为人也像某种高档商品,是可以批量生产的;其二就更糟糕:如果真的享受不到,就弄个假货自欺欺人。当然,我们都希望得到高标准的,但如果你不学会降格以求,恐怕只能孤独下去。时间不会倒流,机会往往也是如此。如果你的标准过于苛刻,就会丧失许多本来可以抓住的机会。

有这样一个故事:女儿年龄渐大,还是不肯结婚,父亲很是着急。女儿不以为然,说:“没关系,海里的鱼还多着呢。”父亲回答:“可是鱼饵放得太久,就没有味道了。”在爱情问题上有许多神话,人们炮制这些神话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如果你信以为真,结果可能就不是好的了。最典型的一个神话就是所谓“另一半”:这世界上的男男女女,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另一半,而我们恋爱的目的就是要找到那个“另一半”。这个说法挺叫人感动,但于事无补。它的意思是:有(而且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姑且先承认这一点,可是世界上和你年龄相仿的女人或男人有好几亿,而你所能接触到的不过一二百人,指望从这个小的范围找到那个“正确答案”,可能性约等于买一张彩票即中大奖的概率。如果某人把改善命运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中彩票上,我们会认为此人神经出了问题,在爱情上,道理也是一样。

现在,假设你是一个决定要结婚的女性,但还没有找到最好的对象,而此时,在你身边的社交圈里有一百个合适的单身男子都有意要追求你,现在你要从他们当中挑选最好的一位作为你的结婚对象,怎么做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呢?

其中,在这个游戏中有个严格的条件限定,就是每个人你只能约会一次,而且还得当场作出选择是否决定要放弃,如果你一旦选择了其中的一个,也就说明你已经没有机会再约了。其实,这个限制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在现实生活当中,大多数情况下,机会是不会等人的,在你左挑右选的时候,也许人家早已成为别人的如意郎君了。

也因此,在这个游戏规划中你必须遵守,约会之后你一旦决定要淘汰这个人,也就意味着他就永远出局了。那么,怎样才能找到概率最大化的理想对象昵?

对于这个问题,最好的选择方式到底存不存在呢?答案是肯定的。

虽然不是百分之百中意,但是绝对可以增加成功的概率。因为这和买彩票不一样,买彩票无论你花费多少心思,其结果都取决于运气。而在这个游戏中,只要你策略得当,就能得到不错的结果。

首先,赢的策略就是能够给你最大成功机会的策略。很显然,你不应该选择第一个遇到的人,因为他在一百个人当中名列第一的机会只有百分之一,这个概率可以说是非常的渺茫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早早结束约会生涯,仓促地走进婚姻,匆匆结婚,因此而终生悔恨的也大有人在。所以,直接把筹码压在第一个人身上,显然是最糟糕的赌注。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如果你等得太久,让最好的那个人从指间溜走,要补救也来不及了。再则,假如你约会的第一个人碰巧就是最好的那个,怎么办?如果淘汰掉了,以后约会的对象一个不如一个,岂不是抱憾终生吗?但命运或缘分在人的生命中毕竟是微乎其微。因此,只要你不过分迷信就会承认,与其把未来给偶然的概率还不如掌握在自己手中。

对于第一次约会,就算碰到的这个人真的很优秀,你也要忍痛割爱,因为你不知道在这一百人当中,他到底处在什么位置。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前面的一组人作为试验对象后如果遇到比这组人更好的对象,你就可以考虑嫁给他了,而你要做的就是在前面一组人当中获取经验,作为评估下面一组人的基础。那么,取多少人作为实验对象才算合适呢?这是一个很难的选择,因为如果实验对象太少可能不会很准确。可是如果取得太多,结论虽然准确了,可是也会因此错失最佳的选择机会,为什么得出最好结果的弟子的策略是三分之一呢?因为在冷静地比较害干样本之后,选择下一个高于他们全体的那一个所失去的最佳选择风险只占三分之一。但是它已是你竭尽所能的了,而且这时你大概还有三分之一的机会挑选你在一百人中最想要的那一个。其实在一百人中选择,有三分之一机会已是很不错的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