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宽心的智慧读后感 > 第十一章 输得小才能赢得大舍得利(第3页)

第十一章 输得小才能赢得大舍得利(第3页)

夫妻之间不能计较得失,家庭是一个最小的单元,两人只能同舟共济方有幸福的生活。因此,在家庭中惟一的目标是使家庭生活幸福、美满,为实现这一目标,一切都可以调整。

有的丈夫有大男子主义,只愿妻子在家照顾自己,其实这是一个很不好的办法,因为妻子对一个男人来说不仅仅是助手、帮手,对家,她还是你精神的伴侣长期把妻子置于家中,妻子的精神就会衰变,而整日在外的丈夫有一天会突然觉得她失去了光彩,不再吸引你,于是家庭的裂痕就可能出现。所以,在家中,丈夫多吃些亏,干些家务并不是坏事,自己似乎多吃些亏,浪费些时间,但却与太太增进了感情。

反之亦然,一位妻子若只想自己的享乐,从未把帮助丈夫列入自己的计划,下班以后,晚上活动不断,从不在家;如果在家了只是干自己的事,玩自己的,对丈夫不问不管,这样的妻子是够痛快的,但终究会失去丈夫的爱心。一个妻子要把丈夫的事业视为自己的“终生职业”,这样似乎个人少了一些玩的时间,但收益却是无穷的。糊涂学的情爱之道在于想对方,为对方,看起来吃亏很大,但实际上是吃亏越多,幸福越多。

一个家是由两个人维护的,那么以谁为主?两个人都是有事业的,那么家务由谁来做?家庭生活里这些矛盾是不可回避的。怎么办?

多想对方。少想自己。多做贡献,多做牺牲是最好的办法。

首先,我们看一下如何处理。

婚后夫妻常常面临一个突出的矛盾,即事业和家务之间的冲突。中年夫妻中,这个问题更加尖锐,事业与家务矛盾处理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事业上成败和夫妻关系的稳定与否。

事业与家庭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业余时间的支配上,除了上班和休息时间以外,每天的空闲时间总是有限的。用于家务时间多了,用于事业的时间必然就少;而事业上的发展是与时间精力的投入成正比例的,家务繁重,势必影响事业的发展。用于事业的时间多,就很难兼顾家务劳动,尤其是双职工家庭,两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同时家务又很繁重,事业和家庭的矛盾就更加突出。这个矛盾如果解决不好,就会给夫妻关系带来麻烦。要妥善处理夫妻间因事业和家务而引起的矛盾,可以在三方面下功夫:

第一,齐头并进。

首先是在事业上夫妻共同前进。各自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选定自己的主攻方向,互相支持,携手前进。特别是在双职工家庭,夫妻都有自己的工作、事业,实行岗位责任制后,人员有定额,工作要求高,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能力。作为丈夫,要破除“天然中心”的思想,而妻子则要克服自卑心理和依附心理,古今中外在事业上有造诣的人,女性不乏其人,如中国古代的蔡文姬、花木兰、李清照,现代的冰心、丁玲、郎平、孙晋芳及居里夫人等等,在事业上,男女是千等的,不存在谁依附谁的问题。如果夫妻在事业上都需要发展提高,那么就要互相配合,予以平等的发展条件。其次是在家务上齐心协力,密切合作,见缝插针。

夫妻都要做到眼勤、手勤、腿勤。其实有些家务活很简单,只要夫妻一起干,很短时间就能料理完,这样既不耽误双方的事业,又能及时做好家务。还能充实生活内容,增进夫妻感情。

第二,保证重点。

所谓“保重点”,就是一方甘愿作出自我牺牲,多承担家务,保证配偶集中时间和精力从事于自己的事业。这里首先要解决重点的确定问题。重点并非自封的,也不是某人指定的,而是根据客观需要和夫妻各自的素质、潜能等综合的考虑。一般说来,谁的发展前途大,谁急需要更多的时间学习提高,就以谁为重点,所以男女都有可能作为重点。重点确定后,非重点的一方要自觉主动地承担家务,当好配偶的“贤内助”,为其事业成功铺平道路。

当然,非重点的一方也应该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提高自己,尽量缩小夫妻间的素质差异,以保持“角色平衡”。

在一对夫妻中,并非重点永远是重点,非重点永远是非重点,两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比如,开始是妻子包下家务,使丈夫读研究生,当丈夫毕业,有了稳定的工作时,妻子又由于:工作的需要而外出进行业务进修。遇到这种情况时,丈夫和妻子都要尽快适应这种变化,顺利完成重点与非重点的位置互换,尤其是降为非重点这一方,要努力消除心理上的失落感,挑起家务重担。

第三,简化家务。

美国的琼斯夫人在她的《时间的挑战》一书中,强凋人们应简化家务,致力于自己的事业。为使人们更好地利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琼斯夫人提出了一些简化家务的具体措施:去商购物,外出进餐或去看电影,—定要避开交通高峰期;多留几把备用钥匙,放在易找的地方,当“值日者”失踪时,你可以马上调用“后续部队”;不要试图让任何事情都完美元缺,那只是无益的空想,只要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条,窗明几净,令人舒畅就行了;无论是对家人还是客人,饭菜都要简单一些,你不拘礼节,客人就会感到轻松自然。回请时。他们也就不会浪费时间“大宴宾客”了。

总之,夫妻双方必须有对共同事业的理解和追求,要相互尊重和体谅对方在事业的时间投入和精力投入,为对方事业的成功创造条件。

6.不要只把目光停留在眼前利益

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懂得放弃小利益,不为小恩小惠所动,这绝对是一本万利的。当然,用自己的利益做赌注,即使再小,也不是任何人都愿意去做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有长远的眼光,要敢于下注。

刘邦死后,太子刘盈当了皇帝,吕后成了吕太后。吕太后见刘邦死了,就大肆消灭异己。她把戚夫人的手脚砍掉,挖去双眼,灌下毒药,使她变得又聋又哑,然后又把她扔到厕所里,称为“人彘”,朝廷的大权都由吕太后一人把持。

刘盈当皇帝的第二年,齐王刘肥来看望他,刘盈听说哥哥来了,很高兴,就吩咐摆酒招待,并且让哥哥坐在上头,自己在下面作陪。吕太后看了很不高兴,因为皇帝是至高无上的,怎么能坐在下面呢?于是,她就叫人斟了两杯毒酒递给刘肥,让他给惠帝祝酒,不想惠帝见齐王起身,也跟着站起来,拿过另一杯酒,准备兄弟两人干一杯,吕太后一看很着急,她装作不小心的样子,把刘盈手中的酒撞泼了。刘肥看到这种情形,知道吕太后想置他于死地,所以回到住处后,很害怕。这时一人献计说:“太后只有当今皇上和鲁元公主一儿一女,自然对他特别宠爱。如今大王您的封地有70多座城,公主却只有几个城。您要是向太后献出一郡,把它作为公主的领地,太后定会高兴,你也就免除危险了。”

刘肥听后,就照着这位谋士的方法,把自己的封地城阳郡送给了公主,太后果然很高兴,就这样刘肥平安地离开了长安。

刘肥以失去了一座小城的代价,保全了自己,这实在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一些人的目光只会停留在眼前利益,做生意不舍一分一厘,只求自己独吞利益。恰好是一时赚得小利,而失去了长远之大利。可谓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李嘉诚却正好相反,他舍弃了小利,而赢得了大利。

李嘉诚出任10余家公司的董事长或董事。但他把所有的袍金都归入长实公司账上,自己全年只拿5000港元。

这5000港元,还不及20世纪80年代公司一名清洁工的年薪。

以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水平,像长实系这样盈利状况甚佳的大公司主席袍金,一间公司就该有数百万港元。进入20世纪90年代,便递增到1000万港元上下。

李嘉诚多年维持不变,只拿5000港元,按当时的水平,李嘉诚万分之一都没拿到。李嘉诚的经商天才在这里表露无遗。

李嘉诚其实是小利不取,大利不放。甚至可以说是以小利为诱饵钓大鱼。李嘉诚每年放弃数千万元袍金,却获得公司众股东的一致好感。爱屋及乌,自然也信任长实系股票。甚至李嘉诚购入其他公司股票,投资者莫不步其后尘,纷纷购入。

李嘉诚是大股东和大户,得大利的当然是李嘉诚。有众股东的购入,长实系股票被抬高,长实系股值大增。就这样,李嘉诚每欲想办大事,总会很容易得到股东大会的通过。

对李嘉诚这样的超级富豪来说,袍金算不得大数。大数是他持有的股份所得到股息的价值。

1994年4月至1995年4月的年度,李嘉诚所持长实、生啤、新工股份,所得年息就共计有12.4亿港元——尚未计他的非经常性收入,以及海外股票的价值。

有人说,一般的商家,只能算精明。惟李嘉诚一类的商界超人,才具备经商的智慧。

舍“小”是为谋“大”。这是定则。李嘉诚说过:“如果一单生意只有自己赚,而对方一点不赚,这样的生意绝对不能干。”

李嘉诚的意思是,生意人应该利益均占,这样才能保持久远的合作关系。相反地,光顾一己之利益,而无视于对方的利益,只能是一锤子买卖,自己将生意做断做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