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宽心的智慧读后感 > 第十章 退得出才能进得去舍得权(第3页)

第十章 退得出才能进得去舍得权(第3页)

对于自己的意外出局,小范无奈地表示,可能自己对社会关系怎样处理还不是很明白,想把事情做好结果却适得其反。“就拿那次谈判来说,我确实完成得很出色,但是后来觉得有些越俎代庖了。其实我只不过是个销售助理,很多事情还是应该让销售经理来处理和决定,我当时没有意识到。后来老总表扬了我,反而让我们经理脸上难看了。”虽然满肚子委屈,但小范也无可奈何,只得接受这个事实。

经营企业也是如此,“龙头老大”的位子一旦不保,就会给人“某某公司倒了”的印象,于是兵败如山倒;力挽狂澜?恐怕没有那么容易!“老大”之路,真是一条不归路啊!所以,当“老二”的确也有其实际的地方,这也就是许多人宁当“老二”不当“老大”的原因。其实当“老二”还有其他的好处:——静看“老大”如何构筑、巩固、维持他的地位,他的成功与失败,都可作为你的经验和指标。——可趁此机会培养自己的实力,以迎接当“老大”的机会(假如你有当“老大”意愿的话)。——因为志不在“老大”,所以就不会太急切,造成得失心太重,不会勉强自己去做力不逮的事情,反而能保全自己,也会降低失败的几率。因此,做事或经营企业,从老二、老三或老五做起都没关系,就是先不要当“老大”!有一段童谣是这样子的:“老大屁股大,裤子穿不下”,当“老大”,麻烦真的很多哩!如能好好地当“老二”,当主客观形势形成,自然就会变成“老大”,这个时候的老大,才是真正的“老大”。

会做“老二”并非真的是甘居人后,而是可以从做“老二”中尝到更多的甜头,从而使自己的创业在一开始就可以借“蹭车”获得利润。中国台湾企业的经营管理的概念中,有一种叫“老二哲学”的说法,就是不做第一,不做第三,而只是紧紧跟在排名第一的后面做老二,瞄准机会再冲刺第一。或许是暂时不愿做“出头鸟”,或许是想挂在后面搭个便车,但最终是没有一家会甘居第二的,“老二”也只是个过渡。创业者在创业之初,要学会做“老二”。

做人也好,经营企业也好,不要一心只想做老大,枪打出头鸟,所以,不妨低调一些,做一下老二,也许会是另外一番天地。

7.大智若愚总是智

《菜根潭》中说:爽口之味,皆烂肠腐骨之药,五分便无殃;快心之事,多捐身败德之媒,五分便无悔。帜只杨五分,船便安;水只济五分,器便稳。

意思是说只张“五分”(二分之一)帆却平安地驶行着的船,只注“五分”水却稳妥地保持着平衡的容器,对于个人如何更好地处世,如何保持包括上下在内的各种人际关系的平衡,是一项很好的启示。

为人处世应严守操行,不露锋芒,即应做到智通权财不足自恃,不足自耀也不足自夸。人与人之间的一般言行答对,看似区区小事,但能否有一种高深的修养,能否处理得稳妥、圆熟和周到些,往往就决定着事的成败、人的生死,也就是“善用者生机,不善用者杀机”,从效果上使各人为人处世的高下水准之见。所以注重精神修养的人,在这一方面不得不引起足够重视,不得不加大力度。我们先看看洪应明列举的几位历史人物的史实,就可以明白其中道理。

霍光是西汉的重臣,受武帝遗诏;辅佐年幼的汉昭帝,昭帝死后,他迎立昌邑王刘贺为国君,因刘贺荒淫无度,即位二十七天后即遭废。霍光再迎立刘询为汉宣帝。史载汉宣帝即位时,在去拜祭祖庙的路上,霍光同车陪乘。汉宣帝十分畏惧,好似芒刺在背,浑身不自在,后因霍光有事离去,由另一位将军代替霍光陪乘,汉宣帝才敢活动四肢,才有了少少的一种安全感,霍光死后,他的妻儿子女全遭诛杀。《汉书》记载当时流行着这样的一种说法:“声威权威能镇住皇帝者,当然不可容留,霍氏家庭的灭门之祸,正是始于霍光陪同宣帝乘车一事啊”。

石崇是西晋文学家,他任荆州刺史时,曾纵容部下拦路抢劫客商,却得了很多财物,成为巨富,生活奢侈,连晋武帝的舅舅王恺也望尘莫及。石崇与王恺曾多次想着法儿比富;王恺命家人用米酒洗锅头;石崇就拿家人用白蜡来当柴烧。王恺为带妻妾出外游玩,所经之路,就命人用紫色的丝布来围成一条有四十里长的临时“胡同”,让老百姓能闻其声不见其人;石崇听说后,则命仆人用五彩绵缎围成了另一条足有五十里长的“胡同”。王恺在比富的路上老是输给石崇后,唯有向晋武帝求援,晋武帝就将国库中收藏的唯一一件外国进贡来的二尺多高的珊瑚树赐给了王恺,想为自己的舅舅争回一次光,殊不知石崇见后,故意将这珊瑚树打烂,并让仆人抬出了六七株高三至四尺、更为富丽的珊瑚树来赔给王恺,令其目瞪口呆。由此可见,石崇的财富有着国库的财富也无可比拟之处,最终,又正是财富美色使石崇及其全家老小尽遭灭门之灾。史载石崇在刑场上叹道:“这回那些下贱者可以沾得我家的财富利益了”。他至死不忘的依然是财富,旁边有人回敬他说:“你知道过多的财富可招祸患,为何不将这些财富早些分给百姓呢?”石崇才哑然无对。

韩信作为刘邦魔下的头号战将,勇冠三军,不论是带兵方法或是军事谋略,都有远非刘邦所可企级之处,对此,刘邦与韩信都是心知肚明的。问题出自作为部下的韩信,对此毫不谦逊,有一次,刘邦问韩信:“在你看来,我能带多少兵?”韩信答:“不超过十万”。刘邦又问:“那么你呢?”韩信直肠直肚就答;“我是越多越好”。虽说这留下了“韩信将兵,多多益善”的千古美谈,但却在刘邦的心中埋下了祸根,引起戒备。后来韩信又在刘邦受困之时竟提出设“齐王”的要求相要挟。眼下虽然答应了。到后来终于借故杀掉了韩信。

陆机是西晋的文学家,出身于吴国的高级士族家庭,吴国被西晋剿灭之后,他与其弟陆去远居旧里,闭门勤读近十年之后,兄弟二人来到晋都洛阳以他们的文才为当时的权贵所推崇,以至有“伐吴之役,利获二俊”之说,陆机趁此而热衷任途,依附权贵,后卷入著名的“八王之乱”,为成都王率兵攻伐长沙王,战败而归,被宿怨者进谗言,诬告他久怀不轨之志,终被成都王杀死,并夷灭三族。

以上的悲剧,是由封建社会的臣子与君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所决定的。韩信可称为西汉的开国元勋,霍光则是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他辅政时所采用的一系列政策,在客观上有助于西汉社会上的稳定和生产力的发展;陆机和石崇都是在自己的时代里久负盛名的文学家;他们或他们的家人罪不当死,但历史事实却与此相反。这样看来,在当时的社会状况下,他的锋芒毕露、争强好胜、不居人后、缺乏谦逊的种种处事方式及表现,成了导致他们悲剧的直接诱因,他的才华盖世,权势在握,都在为人处世方面缺了一条心弦。

当智则智,当愚则愚;愚也是一种智。必要时,甚至装一装“低能儿”,做一做“糊涂人”都是可以的。“难得糊涂”这句话并非一般人能够说出,这是聪明人说出的一句聪明话,只是过分聪明的人理解不了,糊涂人也不懂。明朝刘基说:“智而能愚,则天下之智莫加焉”(智者能带几分愚,就是天下的大智慧了),和这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所以说,大智若愚总是智,贵生“大智”,妙在“惹愚”。

8.以进为退,以退为进

当前面的路被一座山挡住,我们只能绕过去。这样虽然要多走一些路,但却能保证到达目的地。

因此,一个人要做成一件事,不懂得后退是不行的。后退是一种策略。不懂得后退的人,往往难以达到目的,还可能碰得头破血流。

几个月前,一位同事忧心忡忡地对我说,他的小孩最近数学成绩大滑坡,气得他一连数顿都没吃好饭,来问我该如何办。我问他是何种原因导致这种局面。他说也并非孩子不刻苦用功,老师的作业每天使孩子累得连自己心爱的足球赛也无法看,体育锻炼的时间更不用说了。可这孩子对戏剧艺术挺感兴趣,无论什么时候一谈起京剧便能脱口而唱出,而且其嗓音也是极其出色的。但孩子的父亲认为,在目前社会学京剧是没有出息的。于是对这孩子的兴趣横加指责而不去鼓励他自由发展。听他这么一说,我颇感兴趣。好一个急于事功,只求成而不愿败的父亲!

后来,我建议他必须退让,不能强逼孩子去干自己不愿干的事,也不能强逼他放弃自己的兴趣和业余爱好,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让孩子在广阔的天地里找到自己的影子、欢乐、痛苦、失败,当然,最终他肯定会找到自己的成功!

果不出所料,过了几周,同事跑来告诉我说他孩子参加了业余京剧班,进步很快。同时,学习也得心应手,心理压力被去掉了,似乎前边的路很宽,也很轻松。

“盛极必衰,物极必反。”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自古以来,人的进退,原来就不是件容易处理的事,尤其是“退”字,但是不管个人的主观愿望如何,只知进不知退。

后退是为了造就自我进取的资本。身处竞争时代,首先应要造就自己进取的资本。

美国的“钢铁大王”卡耐基,运用此法之高明,足以称得上谋略过人的商战高手。

1898年,“华东街大佬”金融巨头摩根与“钢铁大王”卡耐基开始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由于美西战争的缘故,使得匹兹堡的钢铁需求高涨。而美西战争最后以美国胜利而告终,使得美国在国际上声望日降。在这样的背景下,摩根向卡耐基发动钢铁战争其意义就更加重大了。

摩根意识到钢铁工业前途无量。所以,他早将目光盯上了钢铁。并把安插高级管理人员作为融资条件,送入伊利钢铁和明尼苏达钢铁两家公司,从而控制了这两家公司的实权。

但这两家公司与卡耐基的钢铁公司相比,只能算中小企业而已。由于美西战争导致钢铁价格上涨,摩根对钢铁的兴趣更加浓厚,便决定向卡耐基发起进攻。

野心勃勃的摩根,一心想主宰全美钢铁公司。所以,一出手就首先拿卡耐基开刀。摩根首先答应了号称“百万赌徒”的兹兹的融资请求,合并了美国中西部的一系列中小企业,成立了联邦钢铁公司,同时拉拢了国家钢管公司和美国钢网公司。接着,摩根又操纵联邦钢铁公司的关系企业和自己所属的全部铁路,同时取消了对卡耐基的订货。

原以为卡耐基会立即作出反应。但与摩根的预想相反,卡耐基却纹丝不动。作为玩股票起家的卡耐基,他比任何人都更明白:冷静是最好的对策。特别在这个关头,自己面临的对手是能在美国呼风唤雨的金融巨头,如果此时仓促作出反应,那最后倒霉的将是自己。

卡耐基更清楚自己的“份量”。他深知自己的钢铁业在美国所占的市场,这些市场如果失去了卡耐基的支持,势必会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因此而蒙受损失,到那时,卡耐基并不愁自己钢铁的出路,——你不要自然有别人要!

摩根很快意识到在这事上栽了跟头。他马上采取了第二步骤:美国钢铁业必须合并!是否合并贝斯列赫姆,我还在考虑中,但合并卡耐基钢铁公司,则是绝对的!摩根向卡耐基发出了这样的信息,甚至他还威胁道:“如果卡耐基拒绝,我将找贝斯列赫姆。”

别的挑战并不可怕,但是,一旦摩根与贝斯列赫姆联手,自己显然不妙。在分析了形势,估计了发展后,卡耐基终于作出了决定:“大合并相当有趣,不妨参加。至于条件,我只要大合并后的新公司债,不要股票,至于新公司的公司债方面,对卡耐基钢铁资产的时价额,以1元对1。5元计算。”这对摩根来说,条件太苛刻了!但摩根沉默片刻。还是答应了卡耐基的条件。

在商战中,不能死抱住一些今日的蝇头小利。应该为了长远目标而放弃眼前利益,尤其是在情形不利时,更是善于退让,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只有善于退让的人,才能赚到大钱。

卡耐基瞅准了摩根的心理,同时抓住了摩根的弱点:你不是迫不及待地想合并吗?行,我答应你。但条件要听我的。这样,以1∶1。5的比率兑换了卡耐基钢铁公司资产的时价额后,卡耐基的资产一下子从当时的2亿多美元跃到4亿美元!

卡耐基对付摩根的办法,看似卡耐基非常“软弱”,当摩根采取第一步时。卡耐基无动于衷;当摩根采取笫二个步骤时,卡耐基更似乎未作任何抵抗便“就范”了。但是,卡耐基的看似让步,而实际上却取得了一次大的飞跃,不能不说卡耐基退了一步,而实际上进了两步。最后的真正胜利者,是卡耐基,而不是摩根!

“退”从表面上看,意味着胆怯、失败。但是下面一个事实也许会令你感叹不已。森林中,唯老虎为百兽之王,谁见谁怕之,无不撒腿而逃跑。可谓虎者,威风凛凛的权威和王者象征也。可是,你仔细观察,这样一种虎王,在捕食时却总是先后退几步,然后狂奔而上,紧紧地抓住猎物。老虎尚知道在进攻时后退几步,以便产生更大的势能,而我们又何苦于只知前进,不知后退呢?

经典小测试:你是一个固执的人吗

测试攻略

测试意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