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捣鼓出来的口红颜色很正,又滋润,不容易掉色,一经推出,反响巨大。
很多名门富家千金都是一套二十八个颜色的买,这还限量呢。
又建了一家香薰厂,专门生产香薰精油香皂等清洁护理产品。
还建了一家药厂,专门制做各种伤药,这个专供给季昀卿,让他去处理。
为了这些产品的配套,还专门开了一家玻璃厂,专门做外包装瓶子。
又建了一家木具厂,做些定制高档家具,以及益智玩具和木头模具等。
她还开了一家农具厂,各种新工的农具让老农民们爱不释手,集资都要买入。
工业厂区一片欣欣向荣,难民们迅速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过上了努力干活吃饱穿暖的安稳小日子,这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所以格外珍惜。
这一拨壮劳力暂时是工人,必要的时刻就是后备役,平时也不忘每天操练一个小时,美其名锻炼身体。
南乔在工业厂区建了宿舍楼,还建了一条商街,里面什么都有,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这都不用进城就能满足一切,这年头的人本来就宅,不爱出门乱逛,就在南乔划下的舒适区生活,不露山不露水。
她又从中挑了一批聪明伶俐又爱闹腾的人组成商队,贩卖这些产品,同时,四处搜罗粮食带回来。
这么多人就这么迅速消化掉了,在季昀卿的掩护下,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这些生意也有季昀卿的一半,他负责保驾护航,派兵护卫商队走南闯北,赚的飞起来。
当然,这是后话了。
眼下,季家主召集两个儿子和部将们商量怎么应对流民队伍,好几万啊,压力颇大。
“你们是怎么看的?有什么对策?”
部将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抢着发言,而是转头看向两位公子。
季昀卿把玩着腰间的玉佩,眉眼淡然。
季伯辉看了他一眼,抢先回答,“我建议征兵,从流民中征兵,把所有的壮劳力抽走,其他人也就闹不出什么事。”
自从他跟河东薛家的婚事敲定后,声势大涨,不少人投到他麾下,他近来春风得意,腰杆都挺直了。
以前从来不会抢在季昀卿前面说话,低调再低调,如今,他力求表现,争取更多的筹码。
季家主不置可否,看向季昀卿,“老二,你说说。”
季昀卿挑了挑眉,带出一丝讥讽。
“征兵?准备征多少人?钱粮准备了多少?”
季伯辉是没有私兵的,只在父亲麾下当一个副手,还没有独自领军,不像季昀卿手头早就十万大军,只听他一人号令。
季伯辉早就眼馋不已,“难民中有二万壮劳力,每人给五两银子安置费,那也就十万两银子,至于粮食,哪里挤挤总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