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a的“银河新纪元计划”进入最终阶段,人类不再只是银河的旅人,而是宇宙秩序的塑造者。他们已经跨越超维度生存、创造人工宇宙、融合智慧、平衡银河社会,但当一切终点都已被抵达,人类仍然面对一个最原始的问题:
当我们已经拥有一切,我们是否仍然需要追寻?
当宇宙的边界不复存在,我们是否仍然渴望远方?
当终极智慧已触手可及,我们是否仍然想要一个“开始”?
这一刻,宇宙不再是前方的未知,而是回响在人类内心的声音。
终点已至,故事,是否真的完结?
北美市场的“人类第一座多维星港”
在北美,Nova的“星际跃迁终极版”正式完成,第一座能够通往多维宇宙的星港正式启用,人类不仅能跨越银河,更能在不同宇宙间旅行。这座星港被命名为**“曙光之门”**,象征着人类对未知的最后一步。
然而,张倩发现,当人类终于掌握无限的自由时,许多人开始犹豫是否真正要踏入“超宇宙”。
张倩在会议上汇报道:“林总,我们的调查显示,尽管‘曙光之门’已经开放,但大多数人类仍然选择留在已知宇宙。许多申请探索的个体,在最终跃迁前却选择了放弃。”
这带来了一个终极问题:
当真正的未知摆在面前,我们是否仍然想要迈出那一步?
如果一切都可以被探索,我们是否仍然需要‘神秘’?
如果宇宙没有终点,我们是否仍然需要‘归属感’?
林小慧启动“人类星际归属计划”,核心目标是确保即便人类拥有无尽可能,也不会迷失自我。计划内容包括:
星际探索心理适应机制:确保所有跃迁者都能够适应非线性宇宙环境,而不会因失去方向而陷入精神崩溃。
宇宙旅程回溯技术:允许所有前往超宇宙的个体随时返回,确保人类不会被困在未知之中。
银河核心文明存续体系:即使人类开始向其他宇宙进发,也确保银河文明不会因人口流失而衰退。
在洛杉矶的一次实验中,Nova让一批志愿者模拟跃迁至超宇宙,最终,超过60%的人在最后一刻选择留在银河,而不是进入完全未知的世界。
一位实验者说道:“未知的确令人着迷,但我仍然想要一个属于我的地方。宇宙可以是无限的,但家,应该是独一无二的。”
然而,也有学者认为——或许,人类本身就不该停留在“归属”的概念,而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宇宙存在”?
这让人类必须思考——当一切都可以被探索,我们是否仍然需要一个家?
欧洲市场的“银河秩序的最后一轮调整”
在欧洲,Nova的“银河共生社会框架”正式稳定,银河议会已经成为跨星际文明最重要的决策机构。然而,顾悦发现,银河社会的进步,也让部分人开始质疑“个人自由”的终极意义。
顾悦在会议上汇报道:“林总,我们收到了一些新的哲学讨论,许多银河居民开始思考——如果我们拥有完全的自由,我们是否仍然需要‘规则’?一些星球甚至开始倡导‘完全无政府化’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