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六、七号机组外,其它机组相关焊口自检已经完成,辛苦各个车间的同志了,经排查,问题还是存在的,我们的合格率大概在85%上下,距离达标要求的90%还差一步,下周将开始逐台机组针对问题焊口重新焊接。”
…………
一系列基本完成的任务汇报过后,牛大猛不禁面露微笑,几个小伙子做事还是很利索的么,同时,他也向段有为投去肯定的眼神。
最后,该是避雷接地的事情了,三天时间,检修车间只象征性的动了几铲子,接地装置连看都没看到,镀锌扁钢还挤压在库房一动未动。张逸夫如果是厂长,早就劈头盖脸的骂了,但他不是,所以他得委婉的说。
“另外,还有一个比较大的避雷接地改造工程,我厂一号机组较老,设计规范上比较落后,这部分并未达到达标考核标准,需要改造,设计图和材料已经交予检修车间,检修车间也已动工,有可能的话,还希望王主任这边督促一下,争取快些完成,毕竟我们时间紧迫,距离达标自检只有174天了。”
张逸夫委婉地向王振华提了一些意见。
未等牛大猛发话,这位主任自己就不乐意了,有些气恼地说道:“张逸夫,你这是什么意思?我们车间已经加班加点自检问题了,眼下还有这么重的检修任务,避雷工程我们又没做过,我们已经在做了,你还有意见?”
“王主任你误会了,只是希望能再抓紧一些。”
“这也要抓紧,那也要抓紧,我们就这么点儿人,你教教我怎么抓紧?”老主任眼睛一瞪,一股混劲儿终于露了出来。
这也难怪,他最近早已被达标办催疯了,走到哪里都会碰到达标办的人询问工作情况,几个小犊子仗着有老段老牛撑腰就牛逼了?我老王也是人啊,我老王可也带了个“老”字,非要说的话,我老王的工龄比老牛还要长上两年!
062 突发事件
牛大猛见状,哪好再埋怨老同志,连忙劝道:“呵呵,老王别动火,年轻人做事急,你这边的难处我理解,抓紧就可以了。”
“厂长,我真的是极力配合了。”王振华一见厂长说软话了,立刻哭叫起来,“我们车间的同志都要跟我闹罢工了!达标办的人还是缠着我催啊催啊,我干了30多年了,知道怎么干活,用不着几个小子在我耳边嗡嗡。”
“逸夫。”牛大猛不得沉了沉脸,望向张逸夫,“老王的工作能力绝对没问题,任务交待过去就可以了,不要耽误车间正常工作。”
老牛也是没办法,毕竟要顾及老同志的情绪,假装训一下张逸夫,期待他能理解吧。
张逸夫不理解也得理解,只能悻悻坐下。
段有为这会儿的脸色也没好到哪去,自己很久不过问具体工作,稍微做点事就这么多不愿意,这帮车间主任真够本事的,比当年管的电力工程队还本事。
会议就在这种气氛中结束,牛大猛不得不又留下达标办的同志们单谈。
他自知理亏的是王振华,而非张逸夫他们,人一走干净,便好言相劝:“逸夫,老同志翘尾巴,没办法的事,而且他当年还算我半个师傅,我这边不好下重话。你该催就催,我当不知道就是了,刚才说你两句,别在意。”
“厂长,这我肯定明白。”张逸夫心胸自然没那么狭隘,直言道,“可今后还有很多工作,老这么哄着老师傅们,我们也吃不消啊。”
“是是,合适的时候我会适当督促。”牛大猛无奈道,“现在任务比较重,各有各的难处,最好还是平心静气的沟通,戒骄戒躁。”
张逸夫彻底没话说了,牛大猛的管理思维毕竟还停留在这个时代,顾忌辈分与资历,果敢有些不够啊,单拨一批奖金的事,他就是不敢做,张逸夫又不好说。
这时代国企的平均主义便是如此,谁也别多,谁也别少,有人多了,就有人给你告状捣乱谋福利,少了也是同样,身为一个稳妥为先的人,牛大猛的魄力恐怕就到这里了。
段有为一直沉着脸,他要说的话其实张逸夫已经说了,厂长这么说,他也不好再多说。
回到堆满图纸的办公室,四个小伙子都有些不满,但还没到泄气的地步,他们的步子太快,快到其它人受不了,生拉硬扯给他们拖慢了。
牛小壮进了办公室就往椅子上一坐,毫不掩饰地骂道:“王振华真他妈可以,拖拖拖,就是不想干么!资历老怎么了?不就是多混了几年!当年是我爸的师傅怎么了?我爸都当厂长了!他不还是个小主任!”
文天明在旁劝道:“也别都怪王主任了,那么多个车间的事情,全都落到了检修车间这边,忙不过来也是正常。”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