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冀北电厂归北漠管了,连名字都变了,变成北漠发电公司冀北分公司,厂长变成了总经理,车间变成了部门,牛小壮也成了部门主任,别说,他现在的薪水还真不比他爹少!改制后,薪水跟企业效益挂钩,冀北电厂的工资也朝着北漠公司的方向靠,但主要还是管理层干部,工人薪水提的有限,而且现在北漠主张走自动化路线,优化人力配置,提出的方针是减人增效,已经不怎么进人了,也许不久之后有人要下岗,这又单聊了。
至于华北局这边,日子还真不一定比巴干时代好过。巴干时代虽然只手遮天,虽然有局霸,但只要不去招惹是非,不碰敏感的事情,日子倒也舒服。巴干还时不时搞点全员福利,让大家都有口汤喝。而现在新来的这位东北局长,什么都要,要权力也要业绩,要安全要生产也要大发展,可以说他揽的利益,丝毫没比巴干少,但要求大家做的事,却多了几倍。最让牛大猛诟病的还是他恨透了的地缘政治,东北派别势力太大了,近几十年的工业生产中,东北电力工业也培养了最中坚的一批电力人才,甚至于贾老爷,黄正辉,也都是这一时期的骨干力量。而现在东北工业逐渐降温,贾老爷荣升首辅,黄正辉成为部长,东北势力随之向中央和其它地区渗透,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基层一些还没那么明显,有能力或者有关系都提得上去,那么要再往上,就是瓷瓷实实的局级干部,这年头提局级,不是东北系的,太难了,牛大猛就是“受害者”。
还是冀北日子舒服啊……
聊完华北局,再聊电力部,除了被吐槽了一万年的地缘政治以外,电力部的情况倒是很稳定,原先张正诚时代,很多事情做的略显激进,内部又有斗争,反而乱一些。现在好了,黄正辉绝对权威,事情说做就做,反而效率提高不少,根据他的态度,来决定做的程度如何。
全部上下,唯一敢说个“不”字的,怕是唯有贾天芸了,然而贾天芸管的是天上楼阁的新能源事宜,实在也没什么机会说“不”。
段有为在体制改革办公室这段时间,倒也做了些事,首先就是北漠发电公司的事情。电厂并过去由公司管理,体改办也终于有了发挥的机会,研究交流报告,提供一些咨询意见的事情,最终还是要黄正辉拿主意。
段有为也是干一行爱一行,一年来的研究中,还真研究出了一些东西,外加跟计划委之类的领导干部交流,没想到,从他嘴里吐出了一个新潮到爆的名词——
厂网分离。
这实际上已经是后来的发展方向了。
发电厂归发电公司管理,电网归电网公司管理,发电是发电,供电是供电。
毫无疑问,北漠公司就是一次厂网分离的实践,通过电力部向北漠公司拥有的电厂购电,完成在资本上的运作,观察几年,行得通行不通也就显而易见了。
在段有为研究这件事的过程中,实际上细节操作,都没什么太大的难点,非要说的话安全问题很重要,但可以通过足够严谨的监察监督体系和坚决的规章、奖惩制度来解决。
真正不可逾越的,依然在“私营”和“国有”的纷争上。
电网不可能私营,即便是在欧美,也都是政府控制的,私营化的问题太多,尤其在国家安全稳定这个层面上,输电命脉不可能交给某几个人。
但发电私营,好像没那么不可行,这在国外也是屡试不爽的,根据对欧美国家数据的研究,根据段有为一年来的探索,发电行业私营,可以极大节约生产成本,杜绝内耗、贪腐等国营永远无法解决的问题。(未完待续……)
746 合理公关
实际上在国内也已经有了一些“试点”,但走的不是电力部的流程,而是地区政府和企业家,直接去走计划委的流程,计划委再用行政命令的形式,让电力部配合工作,最近又在搞外资办电,吸引境外资产投资中国发电的事,但力度很小。
力度小的原因也很明朗,现在的掌权者,完全掌控着电力系统,私营可就玩儿蛋去了,相当于绝对权力被削了,这么重要的根据地一削,掌权者的政治力量也就被削了。
所以这件事还要酝酿很久,什么时候再出什么政策,这张逸夫也不知道,他只知道方向,但世界早就不一样了,没法踩得那么准。
聊过了体制内,又聊起了恒电,张逸夫的发展远超了牛大猛和段有为的预料,莫想到四五年后,摇身一变,成了企业家大佬。
牛大猛还聊起了当年在冀北,向晓菲领着初创的恒电搞达标工程的事,一回忆那个工队,现在都想笑。
一路聊下来,张逸夫也喝了不少,很多话憋不住了,在聊三溪北漠之后准备上马工程的时候,他憋不住说了句狂话:“恒电,其实也计划着搞发电。”
若是往常说的,牛大猛和段有为指定会震惊一下,而后侧耳倾听,该劝劝,该聊聊,但这会儿谁都喝了小半斤,也便当个醉话,没那么在乎了,牛大猛干脆跟着一起醉起来:“逸夫你要是建电厂,可要请我当厂长啊!别的行不行另说,电厂没有管不好的道理。”
“不嫌我老,也请我当总工程师,也让我退休有个事做。”段有为竟也跟着说起醉话。
“哈哈!一定一定,这话我可记着了。别到我请的时候,您二位不出山。”
“哪有!”
这席对话,怕也就张逸夫自己认为是真的了。
随着行业局势的稳定,人员也自然而然踏实下来,王树杰有了归宿,尚晋却被判了死刑。除去张逸夫与卢伟的双重封杀外,他本人起点也过高,无论在恒电还是南森拿的都是高薪,再谋出路,凭着他的底子,无论如何也达不到从前的一半。对他来说,好在萧咏有一点好,讲义气,他见尚晋无处可去。竟是收留了,只是他的学历和技术底子都没用了,只成为了南森公司的一名普通的管理人员,主要作用就是哄着萧咏高兴,陪他出去喝酒。
本来一心求学,最后步入了社会关系的海洋,这个锅也不知道该给社会,还是他自己了。
这一幕已经过去。张逸夫也没那么多时间跟这个人较劲,真正的行业大事就在眼前——CIGRE。
不得不说。CIGRE是一个神奇的组织,他本身并不盈利,甚至不制定任何标准,主要做的事就是组织写论文,组织出报告,凡是与电力相关的。一切技术性的论文报告。对于专业人员来说,这是无上的荣誉,你能牵头一个研究,发表一个论文,得到肯定。收录到报告中,就奠定了你是这个技术方向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