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超级电力强国怎么样 > 第285部分(第3页)

第285部分(第3页)

“从没听过。”老魏摇了摇头,“我在这里30年了,从没听过。”

“这……”

“诶!张局长就别谦虚了,忆古思今,遥想当年,这就是才华。”侯丰说着又问道,“烦请张局长再说一次,我记一下。”

他说着已经拿出本笔。

没等他说,老魏就复述了一次,非常好记。

“这样……”张逸夫见拗不过,只得建议到,“非要题的话,以电力局的名义题在这里就好了,我的名字不配在这儿落款。”

“太谦虚了,张局长太谦虚了。”老魏立刻转头冲女子道,“这句词你也记下来。”

女子无辜点了点头,要记的东西真是越来越多了,这回来的领导玩的太跳了吧?

随后时间,张逸夫参观了其它几个厂房,并换了个角度看电厂,看水坝,螳螂川的细流就是穿过了这个坝,换来了坤明的万家灯火。

不知道三溪,能换来多少家灯火啊。

在食堂用过午餐后,老魏提出下午参观螳螂川,这也是坤明市郊不错的风景区,有山有水有河流,环境特征可以媲美南美的丛林。

张逸夫最终还是婉拒,他不是抗拒旅游玩耍,是抗拒和一堆老男人旅游玩耍,太煞风景了。

下面的行程,将对金沙江、澜沧江以及怒江三大水域进行考察,看着流域地图,张逸夫才意识到滇南这块土地有多么的肥沃,高原雪山的清泉在这里蜿蜒流过,湿润的气候,三江并流的奇观,也难怪相对于其它地方而言,这里的人并不太热衷于往外闯,这里太美了,为什么还要去其它地方。

张逸夫酸书生劲儿开始作孽,对于开发这里产生了怀疑。

在一切伊始之前,必须要说的一点是,水电并不是最优秀的能源,你可是说它最划算,最省心,最省钱,但绝不是最优秀,其潜藏的,对环境的影响至今未有定论。

在很久以前,夏雪家中,张逸夫曾经和一个人争论过这件事,其中他引入了美国水电发展停滞的数据来攻击对方,对方无言以对。

实际上这件事如今刚好可以用来攻击张逸夫,美国水电发展起步非常早,早在19世纪他们就建设了世界上第一个商业运行的水电站FoxRiver,20世纪30年代建成了举世闻名的胡佛大坝,后又兴建了包括大古力在内的数座世界级水电站,然而进入20世纪后期,他们的动作突然变得迟缓,水资源利用率趋于饱和、电力市场的管理难度和经济增长减速固然有原因,但只论水电,他们的态度很明确——

就这样吧,够了,不要再多了。

他们主动刹车。

而现在这边的状况是,正要全力踩油门。

过犹不及的我们,永远不会理会“够了”,只要哪里还有利益可以挤压的时候,总有人会上,一条河上隔着几公里就是一个大坝,这样过度开发的情况在后来必定屡见不鲜。

张逸夫的路更多一些,他开始思考要不要去碰这一块。

后来他跟博哥聊起了这个想法,博哥直接说他有病,理由简单而又充分——你不干也有人干,而且干的比你狠一万倍。(未完待续……)

544 口小袋大

一个月的滇南行程就此展开,主路线自然是围绕着金沙江、怒江和澜沧江三大流域,其间也顺带考察周围的地县电力局以及农电,侯丰联系招待也算透彻,各地头目也是一片和气,有条件的,甚至可以请来当地的水文、水利部门干部带路考察。

虽然实际情况是50%的时间在路上,剩下的时间又是50%在吃吃喝喝,真正来到江边乡下的时间屈指可数,但这也够了,不是你盯着大江看得越久就越有用的,除去知识技术理解外,最关键的还是搞好和这帮人的关系,对博哥尤是如此。

博哥在这里更是如鱼得水,就像一个在正规角斗场身经百战的斗士来到了二线城市的地下拳击台,无论是处关系,热场面还是套话,几乎都手到擒来,这边人还相对单纯耿直,但心里也有那么一丝丝油滑和利益心在蠢蠢欲动,博哥一挑,就翻涌开来。

《云计划》在路途中也愈发完善,对三江有了更现实具体的规划。

首先是澜沧江,湄公河上游中国境内河段名称,主干流长度2139千米,水量充沛,落差集中,滇南政府从50年代起就开始组织研究开发,80年代中期到达高峰,得到了水电部门的全力支持,如今正要启动的蛮湾水电站正是开山之笔,其后将有十余个规划中的水电站上马,形成澜沧江水电基地,尤其在电力改革,公司化经营后,这个进程将大大加速。

再看怒江,现下虽风平浪静,却是未来最大的争议所在。

21世纪初。滇南政府吃到了水电的甜头,将目光瞄向了这个干净的处女——怒江,很快与五大发电集团之一形成了战略合作,勘测规划出了开发战略,报到蓟京批示,然而这一批示就是五年。当时继三溪的成功后。全国都开始大搞水电,国家层面上对于水电建设也采取了谨慎的态度,怒江规划没有赶上好时候,滇南政府其后多次组织人马上京请命,连续数年在“两会”上请缨,均未得到明确的允许。

并不是说怒江就比其它江要高贵多少,主要问题还是生不逢时,在全国重要流域都已经开始开发的情况下,在渭河流域大水灾。三门峡大坝再次背锅的前提下,在诸多环境问题都归结于水电开发的背景下,这会儿滇南提出了这个规划,领导真的要慎重了。

与环保界舆论寻求一种妥协,留下中国最后的处女地,在这个强调人权的时代就不要折腾原住民移民了,我国水电已经相当多了,滇南再开发怒江自己也用不到。只能往外送,沿海城市已经不需要那么多电力了……这诸多原因交织在一起。让怒江开发的规划长期止步于一个规划。

其实说白了,对于领导层而言,无非就是弊大于利。

你供电吧明明淤够了!还折腾什么?不就是为了省GDP,开发电企的那点利益么?在反对的惊涛骇浪中,中央没有站在滇南这一边,只因利益有限。

想着三溪。都被反对成这样了,照样上马,因为它是壮举,可以创造许多个第一,这才确定了是利大于弊。

绕过生不逢时的怒江开发。最后来到了金沙江。

金沙江的开发相对温和一些,并未遭遇太大的阻力,也恰恰符合国家的发电期望,规划中的电站一一上马,属于一步一个脚印。对于金沙江水电基地来说,主力多半在泗川,而非滇南,而滇南在政策上也受益,赶上西电东送的大潮,因此开发顺畅。

着眼此时此刻,澜沧江的规划已经开始实施,插手空间不大。

先着手澜沧江也绝对是正确之选,拿三溪来比较,计划1820万的装机容量,需要搬迁110万人口,相当于为了每百万瓦装机容量需要搬迁60人,而澜沧江8个电站,规划容量1590万,需要搬迁不到8万人,相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