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的,照顾人都这么不周到。”
这种知道给你盖被子,却懒得把你扶回房间的照顾,天底下恐怕也只有一个人能干出来了。
回程路上,牛大猛实在不好意思再让张逸夫开车了,干脆他自己操刀上,让张逸夫坐着休息。老牛这一路可开心了,丰州事故怎么处理去他娘的,关键是昨晚跟南钢喝美了,到时候考察达标的时候,一万个好处。
对于撮合了这一切的张逸夫,他要好好保护起来,不能开车伤神!
张逸夫则在想着另外的事情。
估计几个月后,EMC就滚蛋了,这个空子,这批开关的需求,谁来填?
我大恒电工建,需要融资啊!
老子研究了这么半天该死的少油开关,不能白干啊!
…………
回到冀北,首先要做的事,自然又是召开加强安全生产专项会议。
会上,由张逸夫向全厂中层干部通报了丰州电厂的事故情况,听过引发爆炸的原因后,冀北的人也不禁吓出一身冷汗,虽然这边用的开关并非是EMC那批的,但前日阴雨绵绵冀北也有份,搞不好也有受潮的情况。
为了举一反三引以为戒,张逸夫自然早早跟老牛商量好了应对措施方案,自今日起至年度检修之前,巡检力度要加大,尤其是对于户外设备,巡检人员必须携带红外测温仪,保证每两小时溜达一圈确定设备没有过热现象。
而在之后的检修中,对于开关的检修力度同时要加大,完工后进行彻底的烘干,不能图省事儿。这些细节都被当做金科玉律记在了众人的本子上。从丰州的事已经看出来了,不管最终问题被归结在安装上还是设备上,出事的电厂是一定会倒霉的。拿烘干的事情来说,通常南方电厂才会经常这么做,北方电厂本是无所谓的,但在这次的事故总结中,就这一点就是记了丰州一笔“检修不够细致”的罪过。
通报完这件事,最后又由老牛进行总结发言,张逸夫已经把技术上的问题说透了,身为领导他要将这一切升华到精神觉悟层面上。
“这次丰州的事,苗德林的事,也给了我和小张不少的启发与警醒。”牛大猛这次没有抽烟,就这么语重心长地说道,“有的时候真是应了那句话,人在做,天在看。说句实话,像苗德林那样习惯性耍滑头的人,在哪里都有,在咱们冀北也不例外。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当这种作风形成习惯,形成风气后,就不是那么容易改的了。因此我希望咱们的同志,有疏忽,有过错,都要主动第一时间站出来,只要态度诚恳,没有造成恶劣影响,我这边决不深究,树立良好的作风,要从基层开始。”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他们感觉经过了这件事,厂长在情绪上有些微妙的变化,不再那么急了,人情味也更浓了一些。(未完待续……)
133 稳中有乱
其实不只是牛大猛,张逸夫的心境上也产生了一些变化。
眼见他起朱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坍塌了。
经过了这大风大浪,人的心情都会变得开阔与沉稳一些。
达标固然重要,但不能失了根本,苗德林的教训就在眼前。
张逸夫不禁又回想起老爹的过往,也许当年老爹也是那样的春风得意吧。
谈过丰州的事情,会议又回到了本厂的重点上。丰州出事,电科院专家正在紧急试验分析,也许后续还要停机停线路,因此全华北的电厂检修计划都会做一些调整,冀北的检修不得不往后推迟。一切都要等待调度重新安排,正好,冀北可以借着这个机会缓一缓,梳理一下。
各车间主任轮流汇报生产情况,最后由牛小壮对近期达标工作进行总结。这些日子虽然大哥小哥不在,达标工作却并没有停,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稳固推进。
该说的都说了,正要散会,一向没怎么发言的燃料车间主任突然咳了一声,抓住了这个空隙:“对了,昨天下午的时候,上面通知下来,乌鲁姆煤供应不足,下个月开始只能用赵县煤了。”
对其他人来说,这是个无关痛痒的消息,但听在老牛、张逸夫和黄宏斌耳朵里,却是足足的晴天霹雳。
“什么意思?”牛大猛本来轻松的神色又紧了起来,“乌鲁姆怎么了?”
“具体我也不清楚。”燃料车间主任付波摇了摇头。“赵县的煤咱们以前也烧过,问题不大。”
“什么问题不大!”牛大猛面皮一抖,没想到刚回来开会就碰到了这种事,“你怎么不早说?!”
付波见厂长起了怒意,这才慌了起来,连忙解释道:“厂长,计算供电煤耗的时候,都是要把煤的质量折合成标准煤的,用什么煤种差异不大。”
“不大?”牛大猛沉哼一声,转望段有为。“老段。这两种煤差得多么?”
段有为没有过多的思考,直接答道:“乌鲁姆煤是5100大卡,无烟煤,赵县我没记错的话是褐煤。发热量应该不到4000。煤种煤质相差这么大。肯定会影响锅炉效率和厂用电的。”
付波见老段这么说,随即应付道:“不管哪种煤,最后都会折合成标煤。影响不大吧?”
“平常是不大,但眼下是绝对不能忽略的。”段有为摇了摇头,“现在正是每克煤耗必争的时候,锅炉那边忙里忙外做了这么多的努力,也许效果都不一定比得上煤质的变化。”
身为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