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石桥村看热闹的人还不少,这对母子是另外个村子的。村子在石桥村的前面,也就是以前刘俊芽和刘蓉梅上学的那个村子,叫兴乐村。
兴乐村所在的地势平缓,没有山,以前比石桥村的条件好,毕竟他们离小镇近一些,通往小镇的路也要平坦一些的。
这些年石桥村发展起来,渐渐超过了他们。他们也想过种植果树,结果那里的水土并不适合种植果树。
“蓉梅,你孩子是不是也快上学了?”刘俊芽问道。
“嗯,明年就可以上幼儿
园了。”刘蓉梅笑着说道。以前农村里是没有人上幼儿园的,乡村学校,也没有幼儿园。这些年来,国家一直在致力于建设农村,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也终于有了幼儿园。
兴乐村那个小学现在也有了幼儿园。但是并没有大中小班的区分,只要三岁以上,六岁以下的,全部一个班。都在一个大教室上课,有两个老师看顾。
“明天我们去兴乐小学看看。”刘俊芽忽然说道。那所学校的名字也是以兴乐村命名的。
刘蓉梅虽然不知道刘俊芽为什么忽然想去学校看看,但是还是答应下来,明天一起去学校看看。那个学校她也很久没去过了,不知道是什么样子的。儿子明年就要上幼儿园了,先去看看也好。
刘俊芽和刘蓉梅慢慢往家里走,刘俊芽边走边在回忆事情,到刘蓉梅家门口,刘蓉梅和她打招呼的时候她都没听到,而是径直往家里走去。
刘蓉梅站在原地,看着刘俊芽的身影远去,嘀咕着:“俊芽这是在发什么呆啊?”
殊不知,刘俊芽想起来她刚大学毕业回到村子时候的情况了。
那时候,她从首都回来,很多人都不理解她放弃在首都工作的机会回来家乡来种植果树的事情。
不止是石桥村的人不理解,隔壁村的,小镇上的,很多人都无法理解她的行为。
她记得很清楚,当年隔壁村子有个村民拉着自己的孩子对自己的妻子说道:“读书有什么用啊?花了那么多钱,还读了那么多年,结果有什么用啊?还不是回来种地了。”
虽然现在那个村民肯定不这么想了,但是当时他那些话,刘俊芽记得非常清楚。
教育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立国之本。
刘俊芽非常清楚教育的重要性。
石桥村这些年,也有孩子考上过大学,但是也只有依稀的那么几个。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永远是真理。
这一刻,刘俊芽忽然觉得,自己似乎找到了下一个努力的方向。
第二天一早,刘俊芽就找到了刘蓉梅,等刘蓉梅吃过早饭后,两人步行往兴乐小学走去。
“看,俊芽,以前上学快迟到了,我们就会抄近路走那边的田埂。但是那里有一户人养了一条很凶的狗,我们每次过那里,都很害怕,怕那家人的狗没拴过来咬我们。”刘蓉梅指着右前方说道。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