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鹿园的书房里,李修然正与孙承宗详细讨论觐见的策略。
"陛下性情刚烈,又多疑,"孙承宗说道,"这些年来,想要推行新政的大臣,大多铩羽而归。"
李修然抿了口茶:"但这次不同。我们有足够的准备,而且。。。。。。"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眼桌上的密折,"我们掌握了一些特殊的信息。"
"说说你的计划,"孙承宗道。
"分三步走,"李修然站起身,走到舆图前,"第一步,要让陛下认识到目前朝廷的真实处境。"
卡洛琳娜从暗处走出:"我已经整理好了各地的详细报告,包括军需、民生、吏治等各个方面。"
"第二步,"李修然继续道,"要让陛下看到希望。不能只谈问题,还要给出解决方案。"
他打开一个檀木盒子,取出几份文书:"这是我们这些年在江南试行的新政成果。光是今年,赋税就增加了三成,而民怨反而减少。"
孙承宗拿起文书仔细查看,不禁点头:"确实有说服力。"
"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李修然压低声音,"我们要让陛下明白,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
"这。。。会不会太冒险?"孙承宗担忧道。
"不,"李修然神色坚定,"陛下虽然性情刚烈,但明辨是非。只要证据确凿,他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五更时分,紫禁城外灯火零星。天还未亮,御道两旁已经站满了前来早朝的官员。寒风中,官袍猎猎作响。
李修然站在队伍中,心中默默梳理着今天要说的每一句话。这是他精心准备了三年的机会,容不得半点闪失。
"大人,"方谦在他耳边轻声道,"刚收到消息,礼部那边已经按计划行事了。"
李修然微不可察地点点头。这是他布局的第一步:让礼部尚书倪元璐上奏边境告急,为他后面的话做铺垫。
"陛下驾到!"
随着太监尖细的唱喏声,文华殿内群臣肃立。崇祯帝神色倦怠,显然又是一夜未眠。
李修然站在班列中,仔细观察着天子的神情。他知道,崇祯近来为边事忧心,这正是他要把握的时机。
果然,倪元璐的奏报让崇祯的神色更加凝重。
"诸位爱卿,"崇祯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可有应对之策?"
李修然等待着,看着几位大臣你推我让。正当崇祯面露不悦时,他才不紧不慢地出列。
"陛下,"他躬身道,"臣有本奏上。"
崇祯的目光落在他身上。自从李修然揭发了曹化淳和范景文的案子,天子对他明显另眼相看。
"讲。"崇祯简短地说。
"陛下,"李修然抬头,目光炯炯,"臣以为,边事只是表象,根子在内。"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几位老臣面露不悦,但李修然不为所动。
"怎么说?"崇祯来了兴趣。
"请陛下容臣细说,"李修然从袖中取出早已准备好的奏章,"臣想先从江南说起。"
李修然的声音沉稳有力:"去年夏天,江南发生了一件小事。。。。。。"
他讲述了一个看似普通的税收案例:一个县令如何通过改革征税方式,既增加了收入,又减少了民怨。
"这只是一个县的变化,"李修然话锋一转,"如果推广到全国。。。。。。"
他细致入微地分析着目前的困境:税收不足、军饷空虚、吏治腐败,层层剖析,直指问题核心。
正当满朝官员以为这又是一个诉苦的奏章时,李修然话锋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