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心理动力学
无意识冲突和童年早期形成的敌意情绪在抑郁的形成中起了关键的作用。
(3)行为学派
当一个人在经历丧失或其他重要的生活变更之后得到不充分的正强化而且经历很多惩罚,就会导致抑郁。这种悲伤的状态被注意的增加和他人的同情所强化。
(4)认知学派
负性认知定势,使得人们消极地认为自己对生命中的负性事件负有责任。解释风格模型,抑郁是因为个人抱有一种信念就是没有或只有极少控制有意义生活事件的能力。
亚伦?贝克抑郁的认知三合一:对自己消极的看法,消极的当前体验,对未来的消极的看法。造成了抑郁中的主导症状——意志的瘫痪。
塞利格曼和梅尔所称的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现象。习得性无助的标志是三个类型的缺陷:动机缺陷、情绪缺陷、认知缺陷。
抑郁病人也是处于一种习得性的无助状态;他们有种做什么都无济于事的期望。
那些将失败归因为内部的、稳定的和整体性的个体对抑郁有易感性。
抑郁病人通常有自我验证的倾向,即人们寻找信息来验证自己的自我概念。
5、抑郁的性别差异
苏珊?诺伦和胡克斯玛:女人的反应风格偏向于思考和回味,倾向于过度集中在自己的问题上,这增加了女性对抑郁的易感性。
(1)自杀
亲密关系的破裂在男女两性中都是最具创伤性的事件。
埃德温?施奈德曼:“自杀是在看上去似乎不可忍受的和不可解决的痛苦中混乱和受限制的心灵的一种绝望的孤注一掷的行动。”
特里萨?拉弗朗布瓦兹(Teresa La From Boise),指出了青年自杀的社会原因(家庭离散、普遍的艰难、严重的丧失、药物滥用、频繁搬家、监护人入狱等)。
6、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是一种持久的(慢性的)、不可变的、不适应的感知、思维或行为模式。
* 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人,对与他们打交道的人的动机表现出一贯的不信任和猜疑。
* 表演型人格障碍的特征是过分情绪化和寻求注意。
*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有一种夸大的自我重要感、被成功或权力的想象所占据,需要持续的赞美。
*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特征是持久的缺乏责任感,不遵守法律,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模式。
人格障碍发生有基因基础,环境因素对于人格障碍形成也有重要作用。
7、分离性障碍
分离性障碍(dissociative disorder)是一种身份、记忆或意识的整体性扰乱。
没有器质性障碍而仅仅是由于心理因素导致的对个人重要经历的遗忘,称为分离性失记忆(dissociative amnesia)。
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DID),多重人格障碍,是一种分离性心理障碍,指两人或多个显著不同的人格存在于一个个体之中。通俗地被称为分裂人格。
在DID中,每一种显现出来的人格都与原体的自我有显著的反差。
心理动力学派观点认为受害者通过分离符号化地逃脱恐惧。他们通过制造出比他们自己强大的内在性格来应付眼前的创伤情境,保护他们的自我。通常,DID的受害者是那些报告在童年期曾长期遭受父母、亲属或亲密朋友殴打或性虐待的女性。
四、精神分裂症
1、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类型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c disorder)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病理形式,患有这种病的人人格似乎解体,思维和知觉出现歪曲,情感变得迟钝。
幻觉(hallucinations)病人认为其想像出来的感知觉,包括视觉、嗅觉或者最常发生的听觉是真实的。
妄想(delusions)是尽管有清楚的相反证据存在却仍然坚持的错误的或者非理性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