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笑不出来。
我已不是当初那个可爱的小美女了。
那沥沥的小雨连续下了好几天,下着下着,终于不下了。久违的太阳终于扬眉吐气地露出了笑脸,肆无忌惮似的把一大片一大片灿烂的阳光洒到了大地上。初秋的阳光虽不比盛夏时来得毒辣,但仍然是来势汹汹,有一股不射穿万物心不甘之势。
我去长乐宫给太后请安。
第19卷 第511章:人总是要长大的(2)
太后卧病在床已有了好些日子。
时间和岁月还真的是一把无情的杀猪刀,一刀一刀催人老,四年前我进宫的时候,太后是一个风姿绰约的中年美妇人,保养得像一朵盛开到极致的牡丹花,短短的几年过去,太后已不复当年风采,又老,又瘦,加上又病了好一段日子,整个人已完全落了形,看上去,就是风烛残年的老太婆一个。
“臣妾给太后请安来了!太后万福安康!”
太后躺在床上,微微的睁开眼睛,原来一双犀利的眼睛,此刻也变得无神起来,她轻轻地说:“淑妃你来了啊?哀家听说,这段时间淑妃也病了,淑妃身体是不是好了些?”
我说:“回太后,臣妾身体好些了。”
太后瞧了瞧我:“你瘦了不少,瘦得身上都没几两肉了。你还这么年轻,要好好调养身子,别落下什么病根子。”
我说:“是。太后。”
太后精神不济,神态很是疲倦,说了几句话,便咳嗽了起来。有宫女拿来痰盂子,太后咳了好一阵子后,一口痰吐到痰盂子去。我刚好站在旁边,目光无意中往痰盂子看去,看到太后吐出来的痰竟然带着暗红色的血。
我吓了一大跳。
看来太后这病,可病得不轻。太后闭着眼睛,喘着气,停顿了一下后又再咳,咳着咳着又再有痰吐出来。太后好不容易止住咳了,又再有宫女捧了茶过来,太后喝了一口,清了清喉咙。
过了一会儿,太后突然就喃喃地说:“淑妃,昨儿哀家又梦到你爹爹了。你爹爹埋怨哀家说,当初姐姐就不应该让金莲进宫里来。哀家醒来后想了想,哀家让你进宫里来,是不是错了呢?”
我低头,不说话。
如果当初我不进宫里来,也许,我的生活是另外一个样子吧?
太后叹了一口气:“有些事情,有时候并不想这样做,可常常是身不由己。”
我还是低头,不说话——我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我没坐多久,就告退了。走出来的时候,刚好看到武三郎和谢家兄弟来了,估计他们也是来给太后请安。
第19卷 第512章:人总是要长大的(3)
看到我后,武三郎和谢家兄弟齐齐走了过来,给我行礼请安。
然后,谢希小就歪了头,上下左右的瞅了瞅我,小声嘀咕说:“淑妃娘娘如今瘦得是可以跳那个什么掌上什么的舞了,可惜如今皇上也瘦,比淑妃娘娘好不了多少,皇上瘦得估计没什么力气让淑妃娘娘跳到他的掌上跳那个什么的掌上什么的舞了。”
武三郎摇头,他也说:“真不明白,淑妃娘娘你到底和皇上怎么啦?两人互相折磨,皇上痛苦,淑妃娘娘你也痛苦,难道你们两人,就不能够好好在一起吗?非得在这样吗?”
我咬着嘴唇,只是木着脸。
倒是谢希大了解我:“你们别说了,淑妃娘娘也不好受,她的心,也够苦的了。”
“哎。”武三郎叹息了一声,他转头,对谢希大说:“看到她愁眉不展,郁郁寡欢的样子,还真的让人适应不过来。我还是希望她像了以前,调皮捣蛋,任性刁蛮,无法无天,那个时候她的所作所为虽然令人哭笑不得,但那个时候她最少是快乐的。”
我低着头说:“人总是要长大的。”
武三郎说:“但你这长大的代价,是太大了。”
谢希小跺着脚说:“我也赞成怡王爷的话,淑妃娘娘还是像了以前的好。如今我看到淑妃娘娘这样子,也不禁跟着她愁眉不展,郁郁寡欢!”
他们是关心我的。
他们希望,我能够像了以前那样开心快乐。
谢希大阻止他们:“你们别说了。你们再说,淑妃娘娘心里会更加难过。”
武三郎看了我一眼,又再看谢希大:“别说就别说!反正她的脾气这么犟强,我们说得再多,她也不会往心里去,还是我行我素!哎,看来我们都成了吕洞宾,白白的替她操这劳什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