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
正常个屁!
这首《追光者》虽然也是好歌,但是明显也就精品歌的程度。
放在顾全以往唱过的几首歌里面,质量顶多也就算是中规中矩的样子。
可发布在音乐平台后的数据涨幅,却显然比之前的几首歌吓人多了。
无论是聚集在顾全身上的热度,还是以《暗号》为首,并未发布的四首新歌,对数据的加成太大了。
流行乐坛的其他歌手、音乐人在这种时候。
甚至觉得只要顾全新歌维持一定质量,都不用怎么努力,就能吊打一群人。
如此。
顾全在每次发布新歌的时候,只要保证质量方面不出问题,这种歌迷信任的加成就能够一直持续下去。
这无疑是一种很简单的市场逻辑。
但相较于商人维持商品质量的难度,音乐人一直维持歌曲质量这种事……都已经不是难度的问题了。
问题是整个流行乐坛的历史中,只存在谁能把这件事坚持的更久,并不存在谁能一直坚持下去的情况。
一张张专辑、一首首新歌制作出来,质量水平也总会有个起伏,谁都做不到首首精品好歌。
哪怕是以高质量著称的成名歌手,拉长专辑的制作时间,也顶多保证一张专辑,会有两三首精品好歌。
其他用于构成一整张专辑的歌曲,都只能说是听起来至少不会差劲。
即便如此,也足够让歌迷粉丝满足,认为专辑有这种质量的歌手,都是有坚持、有追求的优秀音乐人。
顾全本身就是再有才华的音乐人,也不可能做到一直首首精品这种事。
流行乐坛现今都很相信顾全的才华,所以都比较敢想象顾全才华的极限。
他们认为以顾全这种罕见的才华,若是用乐坛里从未有过的方式,一直坚持首首精品好歌的做法。
25岁的顾全最多也就坚持个一两年,一两张专辑是首首精品好歌的程度。
想坚持的时间更长……
他要么是放缓制作新专辑的速度,将新专辑发布的时间拉得更长,什么时候凑够了好歌的数量再发。
要么就是出过两张首首精品好歌的专辑以后,就此彻底不再制作新的专辑。
以不发歌就不跌落神坛态度,厚着脸皮一直吃自身的老本,用这种方式把记录时间无限延长。
别看这事其实是挺不要脸的。
但如果乐坛还有其他音乐人,能做到首首精品好歌的程度,一定会有很多人选择第二种方式保持不败。
挣钱嘛,反正已经证明了自身的才华,凭本事吃老本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