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赵孝锡都觉得,做完一件事情之后。他就会发现,后面似乎有无数件事情等着他去完成。总之。赵孝锡有时觉得,他这辈子怕没时间,好好享受生活了。
从意识到,他来到这个年代,很有可能带着一种使命。赵孝锡就一直希望,能通往余生的时间。将固有的历史做些改变,而这种改变会持续多久。只怕他也不知道。
清楚后世历史发展的赵孝锡,如果华夏一直延续帝王统治。他敢说大宋必然也会被淘汰。将来的帝国统治者,能否延续他的扩张主义,只怕也未尝可知。
现在他能做的,就是打破华夏内斗的局面。先完成民族的融合。提升汉族百姓的凝聚向心力,改变延续了上千年儒家思维独尊的局面。
只有让思想百家争鸣,让华夏人永远不被一种思想所统治,那么这种内斗的局面就会被打破。当然,这个前提是,每一任帝王都有他这种心理。其实赵孝锡有时也觉得,他似乎想的太多。有时候,想着未来没有太多自信的他。总会用一句话安慰自己,那就是‘他死后。管它洪水滔天,关他鸟事呢?’
原本按照赵孝锡的安排,此次视察最多留宿一夜。可他还是低估。这些火器工匠师们,积累下来的诸多问题,硬是拉着他询问了一整天。
清楚这些问题,也是困扰这些工匠师技艺提升的难题。如果破解之后,相信这些工匠师,会加快对一些武器的研发速度。
为了早点实现强军目标。赵孝锡自然不好离开,就待在技师院。陪着这些工匠师探讨了一天。至于李云聪等人,也趁着这个时间,找到武卫统领学习了一番火炮知识。
自从知道,未来他们驾驭的战船,将配备这样的火炮。李云聪等人也明白,如果他们做不到熟悉掌握武器,跟相应变化的作战指挥,就将被淘汰出现有的位置。
相比这些测试员,都是赵孝锡的亲信武卫部下。如果他们掌握不好新武器,那么根据赵孝锡制定的军规,就有可能被淘汰出局,武职被别人取而代之。
明白先行一步,领先一步道理的武官们,自然不想错过这样的学习机会。面对这些好学的武官,赵孝锡自然很欣慰,而武卫统领也有什么教什么,并没隐瞒什么。
觉得这个时代工匠师,丝毫不比后世的科学家好学。很多东西,赵孝锡都觉得回答不上来。可只要他提供一些简单的案例跟知识,这些工匠师就会豁然开朗。
正是靠着赵孝锡这种,前世对武器的熟悉程度,还有一些化学理工知识,总能给这些工匠师一些有用的提点。靠着这种提点,工匠师总能从赵孝锡收获良多。
对于赵孝锡的离开,最不舍的无疑就是这些工匠师。如果不是知道,眼前这个男人,是给他们发俸禄的王爷,这些工匠巴不得,天天将他留在岛上当解答师。
可是他们都清楚,赵孝锡是他们所有人的支持者。如果没有赵孝锡,给他们提供这样舒适的研制环境,他们也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不用为家人的生活担心,有使用不完的材料供他们研究实验。这种环境对他们而言,无疑是想都没想过的。为此,他们打心里感恩赵孝锡给他们这个机会。
在古代人心中,很多时候都存在‘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想法。想学一些真本事,就必须经过漫长的学徒期,等到师傅认可后,才有可能学到师傅的本事。
可在火器工坊里面,只要你肯学,这些工匠都会毫无放心地交授于学徒。这一点,也得利于赵孝锡,就是如此无私的,将很多超前的科技知识传授给他们。
明白火器工坊关系着赵孝锡的大业,这些工匠师也清楚,只有各多人熟悉火器制作,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将质量最好的火器给生产出来。
在返回新南城的船上,赵孝锡将几个分基地的统领给找了过来。略显严肃的道:“尔等都是本王的亲信,有些事情本王不会隐瞒,可你们也清楚,有些事情不能向任何人透露。
接下来,你们都需要挑选亲信成员,陆续前往澎湖基地,接受炮船的培训。只要你们能做到,跟前日武卫的射击熟悉度一样,那就能将战船做为你们的旗舰。
另外本王需要告诉你们的是,再过一段时间,本王将移居琼州岛。一旦琼州岛完成建设,本王下一步,将征讨四海,你们都是本王的先锋将。
相信你们都清楚,金王妃原是新罗王室后裔,她有一个心愿,就是推翻当下高丽王室的统治。而本王答应过她,要替她完成这个心愿。
短时间,本王没办法重回朝廷,可尔等都清楚,目前大宋周边群狼虎视。高丽目前虽跟大宋称臣,可它们现在,却向大辽进贡,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说这些,就是本王想告诉你们,从接下来的时间,你们都将做好战争的准备。一旦高丽之战打响,就将是我们琼州王府崛起的机会。
对于未来,本王暂时不想告诉你们太多。能告诉你们的就是,只要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