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赵孝锡的母亲。还被接进了皇宫,用的名义是专门伺候高太后。而在徐王府外面,也多出不少皇宫的禁军秘探,情况显得很复杂。
望着这一封接一封的密报,赵孝锡紧急将段誉给找了过来。也没隐瞒他什么。很直接的道:“三哥,看来我们是时候离开了。这次我就不能同你一道返回大理,我要回京城了。”
看着赵孝锡一脸严肃的表情,段誉显得很放心地交:“怎么了,出什么事情了吗?”
赵孝锡摇摇头道:“不知道,但这次我必须回趟京城,你也必须随我一起离开西夏。尽快返回大理,不要在路上有任何逗留。我担心会有大事发生!
先前我收到京中的密报,我那位祖母病危,怕是时日无多了。而我那位堂弟,似乎对我有所提防。所以,我必须拜托你几件事情。让我可以放心上京。”
听到这话,段誉显得很愕然的道:“怎么会这样?大宋官家,不是对你很器重吗?”
对于这种询问,赵孝锡苦笑道:“三哥,你也是未来要当大理国主的人。你连帝王无情的道理都不明白吗?现在的我。对你形成了威胁,明白吗?”
有了这话,段誉也终于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很快道:“行,有什么需要我做的,你尽管说。不管将来怎么样,你永远都是我的好兄弟。”
给出这样一句支持的话,赵孝锡却笑着道:“放心,此次进京虽然有风险,可我也不是好拿捏的。有些事情,我一直没说,我相信你也知道。
这次我将孤身一人返回,茑儿就拜托你照顾。有关皇祖母的事情,你千万不要告诉她,省的她担心。此次回京,如果真的闹翻,我一人脱身也方便。
除非赵煦真的不怕闹的民怨四起,不然他还是不敢对我做什么。更何况,我的武功你也是清楚。我想逃,相信还没人能留的住我。但茑儿就不一样!”
‘好!’
很干脆的答应了这个条件,接着赵孝锡又道:“婉清跟灵儿,此行也全部跟你们返回大理。此次回京,我只带赵大他们几个近卫回京,其余人全部护送你回大理。
你先跟巴司空商量一下,即将离开的事情,我去一趟西夏皇宫,找一下那位师叔。顺便把这个事情跟她说一下,看看她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这次的和亲,看来想大操大办是没办法。如果她愿意等的话,我会答应迎娶李清露,这对我们两国都有利。可没同意,那这件事情就暂时搁下,往后再议!”
对赵煦而言,赵孝锡最大的威胁,无非就是两个驸马的身份。除此之外,赵孝锡在军中的威望,也是赵煦所担心的事情。因此,敲打一下想必少不了。
只是这种敲打,对于赵孝锡而言,选择顺从还是对抗,却是值得考虑的事情。可眼下赵煦软禁徐王府一干人的做法,无疑触动了赵孝锡的敏感神经。
这次返回京城,赵孝锡不管如何,都不会把家人再留在京城。对他而言,赵煦所掌握的那点东西,是他实力中最微不足道的,就算舍弃他也没关系。
知道情况紧张,段誉也没多说什么,很快找来巴天石。让他指挥驿站的护卫,开始收拾东西准备离开。至于原因,段誉也没怎么细说,只说是赵孝锡的意思。
离开驿站的赵孝锡,同样让人通知赵大,开始收拾行装准备离开。为了保证不走漏消息,赵孝锡此次去见李秋水,还会让其半夜帮忙开城离开。
这两晚是月亮最圆的时候,加之城外的官道都一马平川,也不用担心迷路的情况。等到明天有人发现他们离开,就算想追击也来不及。
而赵孝锡要做的,就是在出城后,跟段誉分成两路离开。段誉自然是,抓紧一切时间往大理方向返回。而赵孝锡要做的,就是以最快速度返回京城。
有沿途的布衣阁跟武卫负责联络,至少赵孝锡可以相信,段誉一行人的返回。赵煦就算想阻拦,也要考虑一下跟大理闹翻的后果。
只要段誉一行人顺利返回大理,剩下制衡赵孝锡的,无非就是京城的家人。而此次回京,赵孝锡真正决心要做的,就是不管什么情况,都要把家人给接出京城。
他不敢拿家人的性格,去赌赵煦的帝王心。如果赵煦真的不相信他,那赵孝锡会选择,以另外的方式去实现登顶的愿意。至于想软禁他,别说门,窗户都没有。
拿着李秋水给的通行令牌,赵孝锡很快见到了李秋火,见面第一句话就道:“师叔,师侄今晚就将离开了,特来跟师叔请辞。”
一听这话,别说李秋水愣住了,那怕李清露也听的有点发愣。可很快李秋水就道:“这么急着走?你与清露的事情还没办呢?出什么事情了吗?”
对于李秋水的询问,赵孝锡清楚,有些事情想瞒也瞒不了多久。还是回道:“皇祖线病重,从收到的密报中,想来时日无多,我必须赶回京城,迟则生变!”
迟则生变!
这放心地交重,李秋水也是眼神一凌的道:“这样说,大宋那位少官家,真的开始担心你了?撑着你的太皇太后一死,他就迫不及待准备动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