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西夏目前处于四国夹击之中,可一旦西夏完全倒向那方,这个夹击的形式就有可能被打破。而摆在西夏国主面前的选择,其实唯有大辽跟大宋两方罢了。
来西夏前,段誉跟段正明等人就商议过,觉得此次征婚更多都是走样子。目的就是希望,在大辽与大宋两方,挑选一个盟友。分担一下,目前西夏所面临的困境。
用段誉的话说,此次赵孝锡的机会很大。只是西夏目前倒向大辽的官员,想必也不会让赵孝锡轻易得逞。在这种情况下,西夏会倒向那一方,都是个未知数。
面对段誉的分析,赵孝锡却很放心地交:“联姻,永远都是不可靠的结盟。如果真觉得,一场婚姻就能让两国亲密无间,那就真的成傻子了。
无论是大辽还是大宋,西夏这次怕是都要赔人夫人又折兵。此次前来西夏,我是以江湖人的身份增加。不代表大宋皇族的意思,那自然谈不上什么结盟。
如果让大辽捞到好处,我保证他们的王子回不到大辽去。一句话,这次西夏的招亲结盟,真要把它当回事,那就真的傻了。说到底,还要看谁的底气硬。
不管是大辽还是大宋,如果有实力吞并西夏,你觉得一个女人就能让掌权者放弃这种机会吗?说不定,这次的招亲结盟结束之时,就是西夏开始倒霉的时候。
你看过几个当墙头草的君主有好下场?在我看来,如果西夏君臣聪明,将公主下嫁与你,说不定还有一些用处。嫁到大辽或大宋,只会让情况更复杂。”
听完赵孝锡对此次西夏招驸马的分析,段誉也觉得有一定的道理。这样说来,西夏公主究竟花落谁家,还真的是个未定之数。
其实出发的时候,段正明跟段正淳也特意找过段誉,分析过迎娶到西夏公主的利弊。做为相对中立的大理而言,迎娶到西夏公主,对吐蕃拥有一定的震慑作用。
只是对大宋而言,只怕大宋的皇帝会开始对大理抱有警惕心。这对依赖大宋的大理而言,未必是件太好的事情。那么赵孝锡抱的美人归,又有什么好处跟坏处呢?
好处无外非多了一个助力,那怕西夏是做做样子,可驸马真有什么要求,西夏想来也会帮衬一把。这就意味,赵孝锡有大理跟西夏两国帮衬。
可这对于大宋现在的皇帝而言,必然会对赵孝锡加与提防。这种提防,如果是私下不见血,赵孝锡可能还有一线生机。如果是快刀斩乱麻,赵孝锡只怕也非常麻烦。
现在看到赵孝锡,对此次西夏征选良婿有了非常深的分析,段誉觉得这些担忧,想必赵孝锡也自知。既然赵孝锡敢参加,那就说明他有了相应处置的手段。
做为大理未来的储君,段誉也清楚赵孝锡的野心。其实对段誉而言,他内心也希望赵孝锡能坐上那张宝座,那时大理跟大宋才是稳如磐石的联盟。
第二卷 第二百七十六章 夜宿平原
考虑到安全问题,赵孝锡跟段誉汇合之后,进入西夏的第一晚,并没入住官道附近的西夏城镇。反倒在一番挑选之后,找了个依山傍水的小平原,打算在这里扎营住宿。
有武卫提前准备好的帐篷,赵孝锡一行人也不用担心,住在外面就会风餐露宿。相反得知在外面住,不去城里住客栈,一帮女孩都显得很开心。
都是第一次深入这种西北边陲,她们也很喜欢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尽管还感受不到‘风吹草低现牛羊’的美景,可那柔软的青草野花,还是令女孩们非常兴奋。
看着赵孝锡做任何决定,都会得到女孩们的拥护,段誉这位当哥的心里颇有些不是滋味。同时他也很敬佩,赵孝锡这种不拘小节的一面。
堂堂的郡王爷亲自烧烤美味,甚至不惜下河捕鱼,这种事情说出去,只怕也不会有几人信。偏偏这位郡王爷,自己似乎也乐在其中,与一帮女孩们玩的不亦乐乎。
有武卫们准备的一些食物,加上赵孝锡就地取材搜寻出来的食材。段誉尽管已经看过许多次,却也佩服赵孝锡这种野外求生的能力。却不知,这才是赵孝锡的拿手戏。
帮不上赵孝锡什么忙的段誉,也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的就是不希望,这帮有了赵孝锡,就把他这个大哥抛脑后的妹妹们笑话。
带着巴天石等人开始找寻生火的枯枝,以便晚上宿营时,有足够的柴火让他们燃烧。此刻的西夏已然进入初秋季节,没有火堆取暖晚上还是有些冷的厉害。
伴随着赵孝锡将晚上准备信用的食材腌制妥当,一帮女孩跟段誉等人,也都全部席地而坐。静静等待搬到烤架上的全羊宴,能够早一点端过来让她们食用。
至于那些武卫们,此刻则开始在宿营地四处进行警戒。身处这种边陲异国之地,谁也不敢保证。不会出任何问题。多留个心眼总归不是什么坏事!
况且在进入这座依山傍水小平原时,有眼尖的武卫就发现,这附近似乎有狼群出没。在这种空旷之地,如果遭遇到狼群。也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虽然他们的安全警戒,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可关系到赵孝锡一行人的安全,每个武卫都不敢掉以轻心。至于今晚的篝火晚会,武卫们自然不会去凑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