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智慧不等于会选择
我们都有畅想未来的权利,但未必每个人都会为梦想找到合适的停泊地,所以,我们要学会选择。
——王立群(河南大学文学系教授,曾于北京大学演讲)
时下有一句流行语,叫“选择不对,努力白费”,言下之意,选择大于努力,频繁出入于各大电视台相亲节目的美女们就是最忠实的拥趸。收看类似栏目时,很多人都会嗤之以鼻——哼,拜金!其实我们也应该站在女嘉宾的角度考虑一下,毕竟女怕嫁错郎,毕竟我们有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不良传统,现在虽说婚姻自由了,但也不能老给民政部门找麻烦吧?
受一些穿越剧的影响,好多女同志都想穿越回古代去生活,做个古典美女,其实古代除了空气比现在好些,别的方面根本就不好玩儿,尤其是女性,让你嫁给谁你就得嫁给谁,几时想休了你就休了你,一点儿选择权也没有,有什么好玩的?
古代的男人们也不好玩儿,尤其是在官场。因为他们虽有选择权,但最终解释权不在手里。运气好的,队站对了,飞黄腾达、锦衣玉食不成问题。可一旦队站错了,棋差一招,那么对不起,轻则黄牌罚下,重则身陷囹圄,甚至直接把小命弄丢,又何谈什么事业、前程、人生幸福?来生再谈吧!
因此,古人没法不重视站队的问题,可问题难就难在这队伍又实在不好站:是跟张大人好呢?还是跟刘大人好呢?如果选项只限于张大人和刘大人,那还比较幸运,万一要再有个李大人,或者逢着终极大人皇帝老子不给力,哪个大人都不能得罪,总不能全选吧?要知道,墙头草往往是第一个倒霉的。
就因为历史的选择变数太多且不容有失,每朝每代不乏站错了队的悲剧人物,而那些“幸运儿”,自然而然地会成为后人效仿的对象。
曾国藩就是个中典范。太平天国爆发后,曾国藩适时建立了自己的武装——湘军,积极围剿义军。当时,清廷与他的关系非常复杂且微妙:不用他吧,太平天国声势浩大,无人能敌;用吧,曾国藩是个汉人,手握重兵,难保日后不生异心,而且湘军还是他一手建立的子弟兵,这是对清廷的巨大威胁。权衡利弊,清廷对曾国藩采取了一种用你干事可以,但是不给高位实权的策略,这让曾国藩不是很满意,而且很担忧。为消除朝廷的疑虑,曾国藩暗地观察分析,准备找一位朝中重臣为自己说话、撑腰。
不久,清军江南大营溃败,两江总督何桂清临阵逃脱,咸丰不得不考虑替代人选,这时重臣肃顺站了出来,极力推荐曾国藩,咸丰准许。但在圣谕未下之前,肃顺便将此事通过胡林翼(湘军将领之一)秘密转告了曾国藩。曾国藩看完肃顺的密函,激动得双手发颤,心里充满了感激之情,以至他产生了给肃顺写一封感谢信的冲动。
但提起笔,曾国藩总觉着有点儿不对劲,他想,肃顺为什么要把这件事告诉胡林翼和我?很明显,他想讨好我,或者说是利用我。曾国藩开始冷静地分析肃顺:他精明干练,魄力宏大,敢于重用汉人,但骄横跋扈、独断专行,仗着皇上的宠幸,甚至连恭亲王也不放在眼里。恭亲王等人在朝中势力很大,肃顺却人单势孤,听说皇上身体很差,万一不测,肃顺岂是恭王的对手?他这样拉拢自己,莫非心怀叵测?还是谨慎为好!所以,他没给肃顺写感谢信,而且从始至终都没与肃顺有过任何私下联系。
后来的事情我们前面已经提过:慈禧、慈安连同恭亲王处决了肃顺等八大臣,连带处决了大批与肃顺关系密切者,曾国藩却因为没有在肃顺家中留下“只言片语”而受到慈禧的“另眼相看”,深得倚重。
曾国藩是近代历史上的争议人物,但他的智慧是不容争议的,因此才有“做官要做曾国藩”一说。通过上面的案例,我们不难发现,站在十字路口,曾国藩同样难以抉择。这时候,一般人往往跟着感觉走,谁对自己“好”就跟谁,而曾国藩却在关键时刻冷静了下来,通过自己的分析,找准了自己的路。当今社会虽不再像古代官场那么残酷,但派立林立、相互倾轧在很多领域、很多单位还是现实存在,因此,在必要的时候保持必要的清醒,本着不害人也不能被人害的逻辑做出精准的选择,对谁都很重要。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反面案例——田丰是三国时期的著名谋士,有才华,他的上司袁绍最初也最有实力,但这原本应该成为一对黄金搭档的两个人最终却联手导演了一场悲剧——一个死于囚牢,一个官渡兵败。
田丰最初和袁绍是同事,都是皇帝老子的官。后来,他因不满宦官专权,索性弃官归家。袁绍起兵讨董卓时,邀他出山,他欣然答应,此后多次为袁绍出谋划策,消灭了公孙瓒,平定了河北。公元200年,袁绍与曹操对峙于官渡,关键时刻曹操抽身东击刘备,田丰力劝袁绍趁机偷袭曹军后方,袁绍却以儿子生病心情烦乱为由拒绝,以致贻误战机,气得田丰跌地长叹,一再苦劝,肯定也没少说不中听的话,最终惹恼了袁老板,把田丰关进了大牢。稍后,曹袁大战在即,田丰又写纸条托人劝袁绍进行持久战,不可妄动,否则必为曹操所乘。袁绍是个小心眼儿的人,心说你这不是明摆着骂我没曹操心眼多吗?当即大骂田丰,并说等我凯旋归来一定将其斩首!
没多久,袁绍就被打得七零八落,残兵败将们想起田丰的话议论纷纷,袁绍也很后悔,但他死要面子,不好意思去见田丰。这时,田丰的对头逢纪又进言道,我听说田丰在狱中听说我军败了,拍掌大笑,还说什么“果然不出我所料,老袁无能”云云,袁绍听罢大怒,立即派人去杀田丰。
在狱中的田丰也通过看守得到了袁军大败的消息,看守说:“先生真是神机妙算,袁将军很快就会放了你,大加提拔,恭喜您!”但田丰却长叹一声,说道:“我活不成了!”看守不解,田丰解释道:“主公嫉妒心强。如果他打赢了,还有可能一高兴把我放了;如果他战败了,他必然会处死我。”话音刚落,便有传令者命取田丰的人头,田丰坦然自杀。
由于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时把诸葛亮当作第一智者大书特书,因此像田丰这类“很早”就退出了三国舞台的人,在人们的头脑中印象并不深,但仅凭上述一事,我们就可看出,田丰即使比不上诸葛亮,至少也称得上料事如神。然而,他明知袁绍是个刚愎自用、心胸狭隘之人,仍固守着“好女不嫁二夫,忠臣不事二主”的迂腐观念,最终做了“袁家的鬼”,实在令人没法同情。不过这也从另个角度为我们提了个醒,那就是没智慧的人固然谈不上什么选择,但有智慧也绝不等同于会选择。有时候,可供选择的条件还是不断变化的,比如田丰,他最初选择袁绍并非毫无道理,但是当袁绍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而且还会对自己的生命产生不利影响时,他仍不谙或不屑“良禽择木而栖”的道理,他不倒霉谁倒霉?
2.错一步便是歧途
到了山顶才发现,错误的路和正确的路就差那么几步的距离。
——王立群(河南大学文学系教授,曾于北京大学演讲)
先秦哲学家杨朱是个很有意思的人,有一天,有人发现他坐在一个十字路口上哭泣,很是诧异,便问他为什么悲伤。杨朱解释说:“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十字路口,这分明是人生的歧路,是现在哪怕踏错半步到将来觉察时追悔莫及的地方啊!”
尽管杨朱这种行为艺术式的哲学直到今天依然不能被大众所接受,但他的中心思想是没错的。人生就是一条路,走好了,可能是金光大道,阳光普照,走不好,错一步就是歧途,甚至“一步踏错终身错”,最终走上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