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在北大听到的24堂历史课 马银春 > 第十五课 反思 闻过则喜见贤思齐(第1页)

第十五课 反思 闻过则喜见贤思齐(第1页)

.先认识自己,再了解别人

有的人只愿意做讲者,不愿意听,即使别人的言语正确,也听不进去,因为习惯了发号施令,即使他人的谈论有理,想法正确合理,也不愿意采纳。有的是虚荣心作怪,有的是放不下架子,有些是逆反心理作怪,类似于某些年龄段的儿童。

——马寅初(当代著名经济学家和教育家,曾任北京大学校长)

《百喻经》是一部由古印度流传而来的古籍,单是从梵文译成汉文后的时间,距今已有1500多年。其中有个譬喻讲到,有几个人坐在一起,谈论某人的品行,其中一个人说道:“这个人,别的都还好,只有两件事不好∶第一,他常常发火;第二,他做事很鲁莽。”或巧他说话时,所说的那个人刚好经过,听到这些话他立即怒气冲冲走过来,扬手就要打谈论他的人,并说:“你这个家伙,胡说八道,我什么时候曾经发过火?什么时候又曾经做过鲁莽的事?”一个年长的人劝住他,反问他:“你现在的举动,难道不能证明你的恼怒和鲁莽吗?”

生活中有不少这样的人,一旦听到不同意见,不但不虚心接受,反而容易恼羞成怒,挟隙报复。这样的人,不仅走到哪里也处不好,也阻碍自己的进步,甚至招致不良后果。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正如那句流行语所说的,倡导什么就缺失什么,从古至今,中国人能坦然面对自己的不足和缺点的人屈指可数。用柏杨先生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的话说,中国人不但不习惯认错,反而往往有一万个理由,掩盖自己的错。为掩饰一个错误,中国人不能不用很大的力气,制造更多的错,来证明第一个错并不是错。

柏杨先生还在文中举了一个例子:“中国有句俗话:闭门思过。思谁的过?思对方的过!我教书的时候,学生写周记,检讨一周的行为,检讨的结果是:‘今天我被某某骗了,骗我的那个人,我对他这么好,那么好,只因为我太忠厚。’看了对方的检讨,也是说他太忠厚。每个人检讨都觉得自己太忠厚,那么谁不忠厚呢?”想想我们自己,看看周围的同胞,你不得不佩服柏杨先生的深刻。

当然,真正闭门思过的人虽少,但还是有的。至少,这个成语的缔造者韩延寿本人就是。

韩延寿是西汉昭帝时期的左冯翊太守。有一次,他到高陵县巡视,遇到兄弟二人向他告状。其中的哥哥说:“我弟弟占了我的地。”弟弟则说:“这地本来是我父母在世时分给我的,哥哥不讲理,硬说是分给他的。”这件事对韩延寿触动很大,他说:“我身为太守,不能教化百姓,以致民间发生骨肉争讼。这既伤风化,又使贤人孝子受耻。其责任在我,我应该退职让贤。”当天,韩延寿推脱有病,不再处理公务,而是独自一人呆在馆舍里,关门闭户,思考自己的过错。事情传到那兄弟俩耳中,他们感到很不好意思,当即痛心疾首地流着泪,光着膀子前往韩延寿那里请罪,一桩诉讼就这样圆满地解决了。

我曾经在电影《大决战》中听刘伯承元帅讲过,古时候每个县衙里面都有一间房子叫“退思堂”,县太爷每天处理完公务回家前,都要独自在里面待一会儿,回顾一下自己今天都做了些什么,反思一下有没有哪里地方做得不妥当?应该怎样补救,等等。不知道设立“退思堂”是不是受了韩延寿的启发,但这无疑是个好的制度。今天的各级政府是不是也应设立个类似的场所呢?

需要反思的绝不止县太爷。那么在房价越来越高的今天,对普通百姓来说,都设立个类似的场所,无疑不太适用。所以古人教导我们,要“从五更枕席上参勘性体”。所谓“性体”,说通俗点儿就是人的本性,“参勘”则是一种非常深刻的自我反省、自我检讨。为什么要在五更枕席上做此事呢?古人也说了,因为这时“气未动,情未萌”。我们在白天忙碌的时候,情绪烦躁不安,哪有心情自省?即使自省,也往往由于受情绪的影响,容易分辨不清,感情用事。

古人又有“闻过则喜、闻善则拜”一说,这当然值得推崇,但更值得推崇的无疑还是反思能力。因为生活中很有一些人,由于诸多原因,有时候会闻不到“过”、也闻不到“善”,比如一些“不能得罪”的领导,以及一些脾气暴躁到了大家都敬而远之的人。

战国人邹忌就曾遇到过类似的问题。邹忌是齐国大臣,身长八尺,潇洒挺拔。有一天早上,邹忌穿好衣服,戴上帽子,照着镜子问妻子说:“你认为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谁更漂亮?”妻子立即说:“当然是夫君更美,徐公哪儿比得上你呀!”原来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著名美男子。邹忌虽然长得确实很帅,但跟徐公比总觉得缺乏信心,于是他又问自己的妾说:“我跟徐公谁漂亮?”妾与妻子说得差不多。不一会儿,来了位客人,邹忌又问:“我和徐公谁漂亮?”客人也认为徐公不如邹忌漂亮。巧的是,客人刚走,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把他看了又看,送走徐公后邹忌再次照着镜子端详自己,方觉得相差太远。晚上躺在床上,他反复考虑这件事,终于明白了:“妻子赞美我,是因为偏爱我;妾赞美我,是因为害怕我;客人赞美我,是想要向我求点什么。”第二天上朝时,邹忌便从此事出发,劝谏齐威王说:“我根本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求我,都说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的国土方圆一千多里,城池有一百二十座,王后、王妃和左右的侍从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上的臣子也没有不害怕大王的,全国的百姓也没有不想求得大王的恩遇的……由此看来,您受的蒙蔽想必不少。”齐威王点头称善,当即下了一道命令:“各级大小官员和老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得头等奖赏;书面规劝我的,得二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评论我的过错让我听到的,得三等奖赏。”命令刚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言规劝,宫门口和院子里热闹得像菜市场。几个月后,偶尔才有人进言规劝;一年以后,有人即使想规劝,也没有什么说的了。齐国得以大治。

闻不到过,不等于受了蒙蔽,但世上大多数过错,往往都是从自己蒙蔽自己开始的。做人,首先要认识自己,正视自己。否则,就算读遍天下所有的《读心术》,又有何用?

2.别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想问题

一天只有21小时,剩下3小时是用来反思的。

——傅斯年(历史学家、学术领导人,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

吾日三省吾身——众所周知,这是曾子的名言。孟子也说过“君子必自反”。这两位儒家顶梁柱的反思精神是毋庸置疑的,但这并不等于他们就真的像后人所说的那样,这圣人那圣人,从不犯错。关于曾子迂腐的故事此前已经讲过,下面讲一个孟子的糗事。

有一次,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伸开双腿坐在席子上,这在当时是不符合妇道的,可巧被孟子见到了。不一会儿,孟子便去拜见母亲,说:“这个女人不讲礼仪,请准许我把她休了。”孟子的母亲吃惊地问:“什么原因呢?”孟子说:“她伸开两腿坐着。”孟母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孟子说:“我亲眼看见的。”孟母说:“这是你不讲礼仪,而不是你妻子不讲礼仪。《礼经》上不是这样说吗:将要进门的时候,必须先问屋中有谁在里面;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睛往下看。《礼经》这样讲,为的是不让人没准备,无所防备。如今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去,进屋没有声响,人家不知道,因而让你看到了她两腿伸开坐着的样子,不能怪她,而应怪你啊!”孟子听的满脑门汗,再也不敢说休妻的事了。

孟子有个好母亲,不仅肯为孟子的学习三迁其所,也懂得站在儿媳妇的立场上规劝、教育自己的儿子,而不是像很多生活和电视剧里的婆婆一样,千方百计地整自己的儿媳妇,一旦输招还哭天抢地的让儿子给自己出气。中国的女孩子们若有幸遇到孟母一样的婆婆,那真是好福气。

不过孟母仍不是No1。她充其量做到了以人为本,而我们之前提到过的杨朱却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史料记载,杨朱有个弟弟叫杨布,有一次,杨布一大早就穿着一身白衣服出了门,晚上回来时,因为淋了雨,他就脱了白衣服,换了一身黑衣服。结果家里的狗可能眼神有问题,没认出这位二主人来,对他狂吠不止,杨布便像大多数狗主人一样,怒不可遏,抄起一根大棍子就要耍打狗棒法。杨朱及时拦住他说:“你为什么打它呢?假如你的狗早晨出去是黑毛,晚上回来却变成了白毛,你不奇怪吗?”

若不是哲学家,绝说不出这么有意思的话来。不过这种有意思的话有时候也经不起检验。比如杨朱去游说梁惠王时说,我治理天下,就好比翻翻手掌那么简单(易如反掌),梁惠王却说:“你算了吧,你家里二亩大的菜园都拔不净草,一妻一妾也管理不好,还谈什么治理天下?”这么看来,梁惠王倒是颇懂反思。

如果说梁惠王是颇懂的话,那么前面提到过的范仲淹就是深谙了。史料记载,庆历三年,南方出了个叫张海的大盗,不仅无恶不作,而且还有一支数百人的队伍,而各地方政府却只有少数狱卒、捕快,因此难以制衡。有一天,高邮城的军事长官晁仲约得到消息,张海正率大批人马向高邮城而来,他思考再三,自认无法抵挡,便号召了一批有钱人,捐了一批金钱、牛羊、酒菜等,提及前去欢迎慰问贼兵。张海见没费力气就得了这么多钱财,非常高兴,吃足喝足后便率众扬长而去。但消息传到朝廷中,他这种开门揖盗的做法却引起了轩然大波,大臣富弼当场提议必须处死晁仲约,以正国法。范仲淹却持反对意见,他说:“我们应该站在晁仲约的立场上想一下:如果他手上有足够的兵力,哪怕只够防守,那么他遇到贼兵不抵御反而去贿赂,必须处死;但当时实际情况是高邮兵力不足,根本没有办法防守。况且这样做最终免使百姓遭遇杀戮和更大的抢劫,所以没有必要杀死晁仲约。”宋仁宗最终采纳了范仲淹的意见。与他持不同意见的富弼自然很生气,他私下问范仲淹:“我要弘扬法令,你却多方阻挠,这样如何治理百姓?”范仲淹答道:“本朝从祖宗开始,未曾轻易处死臣下,这是一种美德,怎么可以轻易破坏?假如皇上做惯了这种事,他日一旦手滑,没准你我的性命也不保啊!”富弼当时不以为然,但后来遭遇政治危机时却感叹道:“范公真是圣人啊!”

富弼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个颇有正能量的政治人物,但跟范仲淹一比,立即落了下风。尽管范仲淹的做法未必符合今人的法律观念,但他总体来说还是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且在具体操作一些问题时很有灵活性,上面的例子就是明证。而富弼,不仅处理问题相对僵化和片面,也缺乏一颗基本的仁爱之心。即使是到最后感叹“范仲淹真是圣人”时,他也不是发自内心地佩服范仲淹的做法,而只是因为自己遇到了类似晁仲约一样的危机而已。所以,我们不仅应该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想问题,还应该尽量站在道德的高度去想问题。如能这样,不管是思自己、还是思别人,都不难思出其中的是非对错。

3.不要跌倒在同一个地方

儒家说,正心诚意是修身的出发点,修身则是治国、平天下的根基,因此我想,救国必先救己。

——蒋梦麟(近代教育家,曾任北京大学校长)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这是大家很熟悉的一首歌,也有不少人用它来指导生活。无可否认,谁的人生都没有绝对的胜算。遭遇失败,在所难免。而且失败也并非一无是处——失败是成功之母嘛。

不过失败绝不等同于成功之母。这个世界上失败的人多了,但从失败中站起来的人却少之又有。原因,就在于他们往往知道执著,而忽略了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一而再、再而三的穿新鞋、走老路,直到有一天,他自己也开始质疑,自己屡战屡败、愈挫愈勇到底有没有意义?

如果说这算得上一种可悲,那么还有一种人更可悲。因为他们已经历千辛万苦,赢得了成功,但最终却因为管不住自己,并最终死在了一些小节上面,岂不是更可悲?

北齐文宣帝高洋就是这么一位可悲人士。高洋是中国历史上残忍的暴君之一,他在位时,宫女、宦官和亲信,每天都有人惨死在他的盛怒下。后期,他甚至还设立了一个专门机构,让相关人员为自己供应死囚,供自己大开杀戒,可见其杀人之多。高洋还喜欢打人,包括他的岳母在内的很多人都遭过他的毒打。他之所以如此,很大原因是酗酒造成的。在执政后期,高洋几乎每天从早喝到晚,喝醉了就撒酒疯。有一天,他的老母亲实在看不下去,操起拐杖责打他。高洋受杖数下,不敢还手,但却气愤地指着老母说:“你敢打我?看我不把你嫁给胡人!”老母亲大怒,但她也管不了高洋,只是从此再也不复言笑。高洋醒酒后,也觉得自己很过分,屡次向老母谢罪,并表示自己一定要戒酒。但老母刚一原谅他,他便好了伤疤忘了疼,最终反反复复,越喝越厉害,最后直接死在昏醉之中,年仅三十岁。

与之相反,梁武帝萧衍则是毁在了自己的滥爱上。萧衍当上皇帝后,有感于很多王朝都因为皇室内部骨肉相残最终导致国破家亡,于是他想尽办法维护皇室的团结。即使其中有些人威胁到自己的皇位和生命,他也格外宽容。比如他的六弟萧宏,生活上腐败堕落、无恶不作,上战场则临阵退缩,导致梁军惨败,而萧衍非但不惩罚他,反倒好言安慰,并加官晋爵。在萧衍的“娇生惯养”下,萧宏越来越有恃无恐,最后竟做起皇帝梦来。公元518年,萧宏第一次刺杀梁武帝未果,梁武帝给他讲了一番大道理后仅仅罢免了他的官职。这助长了他的野心——反正造反不成也不会死。于是没过几年,萧宏再次造反,这次他还给自己拉了个垫背的——与梁武帝的亲生女儿永兴公主勾结造反。再次失败后,梁武帝也只是将永兴公主赶出宫,对萧宏仍没有治罪。不过萧宏自己不争气,不久便惊恐而死,但他的儿子萧正德却接上了班。他倒是没敢直接刺杀萧衍,而是直接跑到了梁朝的敌国北魏。可惜北魏根本不缺他这号,因此没得到重用的萧正德不久又跑了回来。事实证明,他跑回来算对了,因为梁武帝只是哭着将他训斥了一番,便照旧予以重任。

仅仅是对家人“仁慈”,尚不足以体现梁武帝的滥爱。他人生最大的败笔,同时也是导致他活活饿死的仁慈之举,是收留了小人侯景。公元547年,侯景前来投降。当时人们都知道他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因此谁也不接纳他,梁武帝不仅力排众议接纳了他,并封其为大将军。不久,为解救被东魏俘虏的另一位侄儿萧渊明,梁武帝准备与东魏讲和。侯景听到消息后,为求自保,立刻举兵反叛。梁武帝立即派萧正德统帅军队征讨,侯景早就知道萧正德的劣迹,于是便骗他说只要肯做内应,推翻梁武帝后便拥戴他为皇帝。萧正德喜不自禁,便帮助侯景顺利渡过长江和秦淮河,可惜转眼他就被侯景杀死。侯景攻入南京后,将梁武帝团团围住,而平日受梁武帝娇纵的王公贵族们,尽管握有几十万兵马,却都袖手旁观,最终86岁的梁武帝被活活饿死,死前倒是没少骂那些不孝子孙,但悔之已经太晚。

高洋和梁武帝的故事,有力地证实了人可以犯错,但不能在同一个地方犯两次相同的错误。人们常说,老天无情,历史无情,其实老天也好,历史也罢,往往不会一次性地赶尽杀绝,当一个人发展到某一阶段时,只要他细心,只要他愿意反思,他就会发现老天对自己的警醒,比如一场尴尬,一点小惩。所谓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只有那些无视历史的提醒的人,才会将尴尬升级,将小惩酿成天怒人怨。

同理,大浪淘沙,优胜劣汰,纵观历史,成功总是属于那些备尝艰辛、异常顽强而又能时刻总结自己、重新上路的人。芸芸众生在对他们头上的光环顶礼膜拜的同时,也应悄悄地反思:到底是成功之神不曾来过,还是自己总是吃一堑却从没长一智,眼睁睁地看着成功的机会一次次从身旁溜走?

当然,历史有时候确实只会给人一次机会。换作是别人,别说就精心安排的数次刺杀,一个小小的意外,就有可能丢了国家与卿卿性命。因此,我们不仅要尽量做到自己不在同样的地方跌倒两次,还要经常到别人摔跤的地方看看,看看别人为什么会摔倒?换作自己会不会也摔倒?如果不想摔倒应该怎么做,等等。这其实也是我们读历史的最直接的初衷。熟读历史的人,如果也让同一块绊脚石绊倒两次,那么原因只能是他一直都在看花红热闹,而不是以史为鉴,让历史照进现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