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气和,笑傲人生
任何一个人,包括我自己在内,以及任何一个生物,从本能上来看,总是趋吉避凶的。因此,我没怪罪任何人,包括打过我的人。我没有对任何人打击报复,并不是由于我度量特别大,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而是由于我洞明世事,又反求诸躬。假如我处在别人的地位上,我的行动不见得会比别人好。
——季羡林(国学大师、北京大学原副校长)
人生活在社会中,总会受情感的影响,或喜或悲,或苦或甜,或宠幸或落寞,或荣耀或屈辱。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一旦受到情感因素的冲击,就会心理失衡,甚至导致神经系统紊乱,这时就需要自我调节,维系平衡,保持平和。”当一个人能够保持平和时,他就能够坦然面对一切。
北宋人富弼,年纪轻轻便成为文坛翘楚,人称“洛阳才子”,很是招人嫉妒。有一天,富弼走在大街上,有人过来悄声说:“某某在背后骂你!”富弼说:“大概是骂别人吧。”那人又说:“人家指名道姓骂你呢!”富弼想了想说:“怕是在骂别人吧,估计是有人跟我同名同姓。”如此气度,连令那个骂他的人都“闻之大惭”,赶紧向富弼道歉。一个人“不认骂”,反而成就了两个人的美名。而我们现实生活中却往往相反:你骂我我就骂你,你再骂我就打你,最终成为血淋淋的反面教材。
平和来自于强大的内心。生活中那些动不动认为别人不尊重他的人,其实质往往是他们过于自卑。
平和源于智慧。只有那些没有智慧的人才会火冒三丈,怒发冲冠。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也在于智慧。真正的智慧是知识和思想的叠加,是对事物的深层次的理解和全盘考量。当然,性情粗暴的人也会有智慧,但任何人的智慧都离不开平和的心境。
谁是《三国演义》中最有智慧的人呢?大家都知道是诸葛亮。诸葛亮的智慧从哪里来呢?应该不是从平和中来,但诸葛亮却曾经说过:非宁静无以致远。如果在关键时刻,诸葛亮做不到心无杂念,凝神安适,怎么开拓思维,想出如许妙计?
谁又是《三国演义》中最鲁莽的人呢?很多人认为是张飞。其实张飞固然是个粗人,但很多时候也是个粗中有细的人。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一见到马超,便生了爱才之心,非常器重他,不仅将他与“关张赵黄”并称五虎将,还任命他为平西将军。马超见刘备对自己很器重,自己做过老板的他就忽略了君臣之间应有的礼节,因此与刘备相处时往往大大咧咧,说话时还张口闭口“玄德”,而不是叫“主公”。旁人不说,刘备的二弟关羽最是看不过眼,气愤的他几次借故请求刘备允许自己杀了马超,刘备当然不会同意,但又说服不了关羽。张飞看在眼里,便找了个机会劝二哥道:“马超虽然可恼,但终究是些小节。我认为咱俩不如给他做个样子,让他明白如何去遵守礼节,何必一定要杀他呢?”关羽表示同意。第二天一早,刘备召集部将时,关羽和张飞便都持刀站立在刘备身旁,并显出很严肃的样子。马超进来后,发现二人并没有像往日一样坐在席子上,而是直挺挺地立在刘备身旁侍候,当即大吃一惊,并迅速想通了其中的微妙,此后,他再也不敢大意,每每以君臣之礼小心侍奉刘备。
除了巧妙地教导马超,张飞还曾有过义释严颜之举,并且懂得用自己喜欢饮酒的弱点麻痹敌人从而赚取了关口,这些举动都需要过人的心计才能办到,而后人却一味地将他视为粗人,实在是太冤枉他了。
北宋的宰相文彦博也是个深谙平和之道的人。文彦博早年曾做过成都知府,有一次,文大人在大雪天里与客人观饮达旦,夜很深了还没有要停下来的迹象,一直在外面站岗的亲兵们非常不满,竟将府中的一些木柱拆掉,升火御寒,并且围着火堆大声发牢骚。当军校将这一情况报告给文彦博时,客人们听了都吓得发抖,害怕发生兵变,项上人头不保,文彦博却轻描淡写地说:“这不是挺正常的吗?天这么冷,就应该拆点木头烧火取暖。”说完,他神色自若,饮酒如故。亲兵们见里面没有任何反应,便找不到继续闹事的理由,再说他们也烤上了火,不久气便消了。但文彦博的气可没消,第二天,文彦博不费吹灰之力就查出了那个最先拆柱子的士兵,打了几十军棍,然后将其革职。
文彦博的故事告诉我们,怒气如同火气,挑动它,就像火上烧油,只会越烧越旺;而平心静气则如釜底抽薪,没有了柴草,火自然就熄灭了。现实生活中,平和的最大敌人便是愤怒。就连那些平日里一贯胸襟开阔、修养极高的人,也会偶尔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怒从心起。人一愤怒,平和便飞到了九霄云外,智慧和冷静也便不复存在,把人际关系搞僵、把事情搞砸也是显而易见的。
平和并不是对激情的否定,恰恰相反,激情是平和最好的诠释。因为平和是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激情就是这种人生态度的外化。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的最高追求。保持平和,我们就会不因一时的失意而放弃理想和追求;保持平和,我们就会在身处绝境之时,想到的不是绝路而是出路;保持平和,我们就会在平凡生活中怀着激情去实现人生的价值。
2.生气不如争气,争气还要顺气
很多年轻人习惯于把自己的平庸归咎于先天条件的不足,喜欢跟人斗气,惹一肚子闲气。事实上,输在起点并不意味着就会落于人后。命运是自己掌控的,所有的不凡都源自于平凡。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便可以跑到最前面!
——俞敏洪(新东方创始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外语系)
清末著名学者辜鸿铭学贯中西,精通9国语言,先后获得过13个博士学位,号称“清末怪杰”,以至当时西方学术界均称“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
辜鸿铭之所以享誉全球,与其年轻时的闻耻发愤分不开。28岁那年,辜鸿铭从欧洲归国,做了两广总督张之洞的幕僚。1896年,适逢张之洞六十大寿,嘉兴大儒沈曾植前来祝寿。宴会上,辜鸿铭高谈阔论中西学术,沈曾植却始终一言不发。辜鸿铭觉得奇怪,便问:“先生为何沉默不语?”一向自视饱学无匹的沈曾植当时根本瞧不起这个没什么国学根基的小伙子,当即冷冷地说:“说了你也不懂。你的话我都懂,但你要懂我的话,还须勤读20年中国书。”
辜鸿铭受此羞辱,并不生气,只是从此更加发愤,潜心研读中国典籍。两年后,沈曾植再次前来拜会张之洞,辜鸿铭听说后立即叫手下将张之洞的藏书搬到客厅,沈曾植不解地问:“你让他们搬书作什么?”辜鸿铭说:“没别的,就是请教一下沈公,有哪一部书你能背,我不能背?又有哪一部书你懂,我不懂!”沈曾植大笑说:“今后,中国文化的重担就落在你的肩上啦!”干脆挂起了“免战牌”。
辜鸿铭既是圣哲,也是怪杰和狂儒,坊间关于他的段子非常多。比如有一次,一个外国人嘲笑他用饭菜祭奠祖先,说这样做你的祖先就能吃到供桌上的饭菜吗?辜鸿铭马上反唇相讥:“你们在亲人的墓地上摆鲜花,他们就能闻到花香吗?”他曾经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贵妇,在美国说美国人没有文化,在德国用纯正的德语挖苦一群德国人。英国作家毛姆来中国时特别想见辜鸿铭,但请了很多次,辜鸿铭也不肯赏光,毛姆只好自己找到辜鸿铭的小院。一见面,辜鸿铭就不客气地说:“你的同胞以为,中国人不是苦力就是买办,只要一招手,我们便非来不可。”一句话,便让毛姆陷入尴尬境界,不知所对。
对待他看不对眼中国人,辜鸿铭也很狂。慈禧太后过生日,他做了“贺诗”一首: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袁世凯羞愧而死,全国举哀三天,辜鸿铭却特意请来一个戏班,在家里热闹了三天。
然而上述都不是真正的辜鸿铭。辜鸿铭的狂放,是一种带泪的表演,是以狂放来保护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就像他在《中国人的精神》一书所说的那样,他本质上也是一个温良恭谨让的中国人。辜鸿铭曾经在给学生上外语课时说:“让你们学习英文诗,是为了你们将中国人的平和、宽容去晓谕那些四夷之邦。”辜鸿铭还曾将中国人与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进行过对比:美国人博大、纯朴,但不深沉;英国人深沉、纯朴,却不博大;德国人博大、深沉,而不纯朴;法国人没有德国人天然的深沉,不如美国人心胸博大和英国人心地纯朴,却拥有这三个民族所缺乏的灵敏;只有中国人全面具备了这四种优秀的精神特质。也正因如此,辜鸿铭说,中国人给人留下的总体印象是“温良”。
辜鸿铭生活在一个不幸的时代,生活在一个所有中国人不堪回首却又必须回首的时代。事实上,也正是因为正视历史,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生气不如争气,中国人才能一改昔日任人宰割的悲惨命运,骄傲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如果说辜鸿铭时代的中国人是被迫“温良”的话,那么今天的中国人流露出来的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平和。
当然,这种平和仍不是我们期望中的那种平和。在中国,对上平和对下不平和者、对外平和对内不平和者、对顺境平和对逆境不平和者、自己独处很平和一到人群中就心理不平衡的人,都大有人在。概言之,这都是因缺少一颗平和的心。
因为不平和,所以不清醒,从而不能正确面对五光十色的诱惑,无法处理错综复杂的是非,无法站在全局的高度想问题、办事情,不能平静对待世态炎凉,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甚至于守不住自己的道德底线,人为地导致自己的命运陷入无尽的凶险之中。
如何保持一颗平和的心呢?我们还得取法古人。古往今来,无数自甘贫贱者,能淡泊名利,安贫乐道,处深山,居陋巷,仍不改其乐,原因就是他们有一颗平和安详的心。与此相对,无数富贵者,常贪得无厌,长年累月,心劳力绌,神经紧张,心里烦乱,这种生活无异于是对生命的一种煎熬,原因就是没有一颗平和安详的心。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我们之前讲到过的北宋宰相富弼。史载自唐朝以来,就有一项不成文的规定:百官向宰相行礼时,宰相可以不用还礼,而来拜见的人,无论老少都要行礼;宰相送客时,不用下台阶;等等。但到了富弼做宰相时,即使是芝麻小官和普通百姓来见他,他也会以平等的礼节来对待,请对方坐下,心平气和地与他们说话,客人走时还每每送到门口,看到客人上马才回转。可以说,富弼绝对称得上平易近人。然而有一次,告老还乡、迷上了佛法的富弼去参访华严修颙禅师,适逢修颙禅师正在说法,富弼见前来听法的信众那么多,心中颇有感触。不一会儿,说法结束,他去见修颙禅师,刚一进禅房,修颙禅师就说:“你已经进来了,但富弼还在外头。”富弼一听,顿时汗流浃背。所谓“富弼还在外头”,是指富弼神不守舍,他之所以神不守舍,是因为他对修颙禅师的影响力感到羡慕,或者说是不平衡。其实他曾经是三朝元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即使是告老还乡后,也是无数人羡慕的对象,反过来还要羡慕别人,这一方面说明人们对于生活,尤其是对于精神生活的迷惘;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人类的贪心永不知足:财富越多越好,权利越大越好,地位越高越好……
不要羡慕别人。其实你羡慕的不是人,而是名利物欲。更不要嫉妒别人,因为那折磨的同样是你自己。当然也不必为用消极的眼光去看等平和,平和不等同于苟且偷生。真正的平和,其实是一种对荣誉、金钱、利益的豁达与乐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只有心态平和的人,才能耐得住寂寞,长久地去追求属于自己的那种人生;也只有心态平和的人,能够在失败时冷静面对,反躬自省,同时给自己鼓劲,为自己加油;即使遭遇命运之神的残酷对待,心态平和的人也懂得为自己疗伤,为自己鼓掌,顺其自然,“一蓑烟雨任平生”,于不平的人生中发掘出无限的蓬勃与乐趣,而不是放任生命在无常中煎熬。
3.多些宽容,少些计较
现在我们中国人的容忍水平,看了真让人气短。在公共汽车上,挤挤碰碰是常见的现象。如果碰了或者踩了别人,连忙说一声:“对不起!”就能够化干戈为玉帛。然而有不少人连“对不起”都不会说了,于是就相吵相骂,甚至于扭打,甚至打得头破血流。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怎么竟变成了这个样子!
——季羡林(国学大师、北京大学原副校长)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宽容是一种素质,一种情操,更是一种美德。宽容不是懦弱、胆怯,而是海纳百川的大度与包容,是笑看风云的开怀与爽朗,那些具有像大海一样宽广胸怀的人是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人,通过他们人生轨迹不难看出,他们的心胸的宽窄和其所开创的事业是正比的关系。
魏武帝曹操是个非常复杂的历史人物,关于他,历来评价不一。这里我们仅从容人的角度来一窥这位乱世英雄的内心。
曹操在官渡打败袁绍之后,袁绍的许多东西都落入了曹操手中,包括大量的辎重,以及珍宝、图书等。曹操在清理这些战利品时,意外地发现了许多手下将官写给袁绍的信件。换言之,曹操手下有很多内奸。换作旁人,肯定要逐个查出,逐个清洗。但曹操却没有多看,便吩咐人将它们全部付之一炬,并公开说:“在袁绍没被打败之前,不要说我的这些部下很担心自己的前途,就是我本人也有自身难保的忧虑。事先为自己找出路是正常的,不值得大惊小怪。”事实也的确如此,当人们得知曹操获得了自己通敌的信件时,许多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害怕遭到曹操的处罚,有些人甚至做好了逃跑或叛乱的准备。看到曹操把信烧了,人心顿时就踏实了,从此也就死心塌地地追随曹操了。曹操的这一举动,的确很了不起。不管曹操在别的方面做得如何,但此时的曹操,绝对称得上心比瀚海。
曹操还有许多容人的故事。他手下有许多武将,比如张辽、徐晃等,都是收降的原来属敌对一方的人,这些人做曹操的敌人时,对他是毫不手软,曹操没少吃他们的苦头,可是曹操仍然毫无芥蒂地放心使用他们。可以说,没有他们,曹操的事业就不可能做到这么大。
除了武将,身为“建安七子”之一的曹操也没少收编当时的文化精英,其中最典型的人物就是陈琳。公元200年,袁绍与曹操争雄中原,袁绍按谋士郭图的建议,命书记陈琳起草讨伐曹操的檄文。用现代话说,就是在军事进攻前大造舆论,展开宣传攻势。陈琳素有才名,在建安七子中是排第二位的大牌作家,领命之后,他当即写了一篇《为袁绍檄豫州文》,文中写道: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从前的中常侍,与左悺、徐璜,同时兴风作浪,骄横放纵,损害风化,虐待百姓,他的父亲曹嵩,是曹腾收养的义子,借助曹腾的地位,乘坐金车玉辇,勾结权势,篡夺皇位,颠覆皇权。曹操是宦官阉人的后代,本来就没什么品德,狡猾任侠,喜欢制造动乱和灾祸……文中不仅骂了曹操,连曹操的祖先都没放过,大张旗鼓,挖地三尺,刻薄狠毒,措辞用字无所不用其极。据《三国演义》载,檄文传至许都,曹操的偏头疼正在发作,卧病在床,听完之后竟毛骨悚然,以至出了一身冷汗,不觉头风顿愈,从床上一跃而起。官渡之战后,陈琳被曹军俘虏,一路上浑身发抖,面无人色。然而事情却出现了转机,《三国演义》载,曹操责问陈琳,你骂骂我也就行了,怎么连我的祖宗也给了骂了?陈琳说,当时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曹操觉得这回答很老实,也很妙,便生了爱才之心,把陈琳留在了身边,做自己的记室。
客观地说,陈琳的回答并没有什么出奇,他能得到意外的宽容,仅此一点,历史又有几人能超越曹操呢?当然,曹操是个复杂的人,但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如果能多一份宽容,势必就少一份纷争,少一份干戈,少一份阴霾。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给人带来朋友和快乐,也能助人走向成功。因为一个人心宽了,路也就宽了,欣赏他、帮助他、拥戴他的人多了,他想不成功都难。相反,一个人习惯于斤斤计较,心胸狭窄,容不得人,无论做什么都不会太成功。比如司马懿的高祖司马钧,他是汉安帝时的征西将军。汉安帝二年秋,司马钧统领关中诸郡兵马8000余人讨伐羌人。临战前,司马钧再三叮嘱部下的战将,如果发现羌人逃跑,千万不要追击,以免中埋伏。但一个名叫仲光的将官却不以为然,见羌人逃跑,便擅自带兵出击,结果果真中了羌人的圈套。仲光且战且退,并派人向司马钧求救。司马钧恼恨仲光违背军令,赌气不肯相救。后来仲光又数次求援,司马钧仍不予理睬。可怜仲光所部3000余人,无一生还。汉安帝得知后大怒,立即将司马钧下狱,司马钧这时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过错,但为时已晚,不久他便于狱中自杀身亡。
司马钧能提前预知羌人诱军之计,堪称明智;但部下不听军令,出击中伏后却坚决不肯相救,则大不应该,实为不智。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放下一时之气,少计较,多退让,必要时还要适当妥协,否则就有可能在无意中走向极端,或与目标背道而驰。只有放下怒火才能心平气和,只有心平气和的人才会有爱人之心和容人之量,才能识大体、顾大局,广交朋友,多见世面,才不会把自己长期封闭在狭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