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凝视着朝堂之上再次因分歧而沸沸扬扬的群臣,眉宇间凝聚起一抹不耐与威严,他沉声喝道:
“够了!此事暂且搁置,容朕深思熟虑后再做定夺!”
言罢,他的语气稍缓,却仍旧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今日早朝便到此为止,朕感疲累,若诸卿尚有未尽之言,可书于奏折之上,呈递上来。退朝!”
语毕,他身形一展,径自迈向殿后,留下一室愕然与逐渐消散的喧嚣。
众臣面面相觑,旋即纷纷躬身行礼,依序退出大殿,步伐中带着几分未尽的议论与揣测。
李夜亦混于人群中,正欲随众人步伐离去,忽见张阿难自殿门一侧疾步而来,神色恭谨,轻声而又不失庄重地唤道:“楚王殿下,陛下有请。”
李夜轻颔首,步履沉稳地随张阿难步入深宫。
待他踏入李世民那幽静而威严的书房时,一室之内,已汇聚了帝国最为智谋深远的近臣——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魏征。
李世民坐于案前,龙袍加身,不怒自威,见李夜步入,眼中闪过一丝温和的光芒,随即爽朗开口:
“夜儿,且上前来,朕欲细听你于早朝之上所言之商人之道,其中究竟有何玄机?”
李夜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坚定:“陛下,世人常以偏见目视商贾之流,视之为末等,
然则,商贾之于国家昌盛,实乃不可或缺之基石。
试想,四海之内,货物何以流通无碍?金银钱帛,又如何能生生不息,驱动万业?此皆商贾之功也。
古有士农工商之序,本为区分行业,非为划分贵贱。
时至今日,此序却渐成等级之桎梏,实乃谬误矣。
士以才学治国,农以耕稼养民,工以巧手造物,商则以智勇通财。
四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筑盛世之基。
然观当下,商贾之人,身着粗麻,难披锦绣,即便家财万贯,亦不敢轻露锋芒,恐遭非议。
如此境况,市场之血脉何以畅通?财货之流转何以活络?
陛下,当知商贾非但无害于国,反为繁荣之助力。”
魏征闻言,沉吟片刻,目光中闪烁着深思的光芒,缓缓道:
“楚王今日之论,虽鲜少耳闻,然殿下今日所陈,实乃洞见肺腑之言。
我大唐商人,芸芸众生,欲求安稳与繁荣,往往需依附于世家大族或朝中显贵之荫庇,此非个人之愿,实乃时势所迫也。”
李夜轻轻颔首,眼中闪烁着智慧与温和的光芒,接道:
“诚如大人所言,商海浮沉,其中艰辛,非亲历者难以尽知。
倘若朝廷能秉持公心,广开才路,为这些勤勉奋斗之商贾提供一个展露才华的舞台,
并以荣耀之匾,表彰其杰出贡献,试问陛下,此等举措之下,焉有商人不愿倾其所有,以报国家知遇之恩?”
房玄龄眉头微蹙,言辞间透露出一丝忧虑:
“然而,商人素日里名声不佳,又常以利字当先,若是委以重任,而他们未能尽心竭力,又该如何是好?”
言罢,他目光深邃,似在权衡利弊的旋涡中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