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决口的根本不解决,这些灾民原本的田地就种不下去。
没有田地可以耕种,自然就没有能够收割的粮食吃。
人都没有吃的了,不造反难道还能等着饿死吗?
可问题就在于,朝廷能把这源头堵上吗?
“朝廷那边做何反应?”
“汲黯和郑当时,已经奉旨征调民夫前往瓠子口,这两人还算是朝中能干点事情的家伙,估计情况会好上一点吧。”
曹襄话是这样说,但脸色可没有丝毫的平缓。
“只是我担心时间拖得太长,事情会闹大啊。”
曹襄已经从书架上找出来了一张黄河下游地区的舆图,摆在了自己的桌案上。
董仲舒顺着曹襄的眼神往舆图上面看去,赫然发现,曹襄此时看着的地方正是在黄河以南的淮泗地区。
“太守担心这些流民会南下?”董仲舒轻声问道。
曹襄皱着眉头,只是缓慢但却用力的摇了一下头,随后就没有说话。
作为知晓后面历史的曹襄,他当然清楚在汉武帝时期,还有一场可以被称之为闹剧的淮南王谋反案。
淮南王本身是个能力一般的家伙,谋反来谋反去,如果按照正常历史走向的话,他真的东窗事发的时候,还要再往后推上几年。
那个时候,朝廷的实力已然达到顶峰,刘小猪的地位可以说是史无前例般的巩固。
淮南王并没有足够多的支持者,自身也没有那般能力,来挑战已经达到顶峰的中央朝廷。
所以根本就没花费多大的力气,这一场淮南王谋反,便被刘小猪挥手指就平定了。
可是同样,按照正常历史走向的话,如今可没有发生过任何流民造反的事情。
这一件根本没有在史书当中出现的流民造反,是否会让淮南王蠢蠢欲动的心思被勾引出来,从而选择提前动手呢?
如果再等上几年,淮南王的年纪更大一些,也就没有年轻时候的锐气,到时候即便是还有一丝反心,但也被时间消磨的七七八八了。
意志不坚定,想要拿捏起来自然是易如反掌。
可如今的淮南王还是挺年轻的。
何况淮南王麾下,也有不少有本事的人为他效命。
而且这些人,和刘小猪所奉行的儒术,是截然相反的路线之争。
说句不好听的,如果真有这个机会能够把刘小猪拉下马来,这些人绝对是乐意至极的。
现如今,整个黄河以南地区被淹成了一片泽国,为数不多还没有遭受太多波及的山东地区,更是被造反的灾民填补了空缺。
谁也不敢保证淮南王麾下的那些人,会不会趁着如此好的时机搞事情。
就算是淮南王自己没那个本事和胆量,但架不住他手下有人能帮他出主意。
甚至直接裹挟淮南王,也不是没可能。
“若是真的牵扯到淮泗,那问题恐怕就大了。”董仲舒不知是突然想到了些什么,眉头同样低了下来,道:“而且就在下感觉,汲黯和郑当时此行,恐怕不会太过顺利。”
“哦?为何?”
“太守之前说,此次黄河决口是发生在南岸,北岸并未有太多损失。”
“不错。”曹襄点头。
董仲舒则是叹了口气,道:“若此次黄河决口发生在北岸,说不定还会顺利一些。黄河北岸多是朝中勋贵的封地,如今黄河南岸遭灾,百姓生灵涂炭暂且不说,但被淹没了如此多的良田,必定会导致粮食的价格飞涨。”
“如今手中有粮食的,恰恰就是这些黄河北岸的勋贵们。”
“更不要说,还有不少人想趁着这个当口,侵吞黄河南岸的土地。”
“受灾的时间越长,他们能得到的好处也就越多啊。”